广场舞市场估值千亿,明星老师说:感谢这个时代

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作用下,广场舞明星老师成为广场舞热潮的第一批受益者。
大陆

2016年10月19日是广场舞老师美久的人生巅峰。在北京奥运场馆水立方举办的“国舞风云榜颁奖盛典”上,她和著名歌手李玲玉、萨顶顶一同坐在评委席上。

“不是她们降低了,而是我拔高了,”美久那天穿了一条滚著金线的雪青色连衣裙,长发垂肩、粧容姣好。台上跳舞的大姐们哭了,她也跟著哭。

美久一直记著别人写她的一首打油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跳伤不起”(注:《伤不起》是一首网络口水歌)。写诗的人对她说:“广场舞不是芭蕾,你不可能走上大雅之堂。”

“这是我扬眉吐气的一天,”看著水立方的蓝色穹顶,美久觉得,广场舞的时代到来了。

广场舞涉及一亿人、千亿市场

“国舞风云榜”的宣传定位是“广场舞界的奥斯卡”,由国内几家知名药企联合主办,投入数千万,参赛人数近五万。在历时四个月的全国选拔中,官媒新华网和中国最大的视频媒体优酷土豆对此进行了持续报导。

2016年,类似规模的广场舞大赛在中国各地勃兴。2015年发布的《中国广场舞行业研究报告》估算,中国跳广场舞的人数接近一亿,大多数是生于五、六十年代的退休女性。她们掌握著家中的财政大权,覆盖养生、理财、旅游、采购等各项消费,由此形成一个估值千亿人民币的市场。

于是,以广场舞为入口,各路商家都想从这庞大市场中分一杯羹。《报告》指出,在淘宝上与广场舞相关的三类商品——音响、看戏机(注:大屏幕的MP4,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消费群体)、服装的月销售额超过2500万元人民币,保守估计,线下销售额至少为线上的10倍。

更多企业看中了广场舞作为渠道的价值。从2013年起,中信银行已连续举办三届全国性的广场舞大赛,以推广旗下主打中老年市场的“幸福年华卡”。据体育营销咨询平台“禹唐体育”报导,每届比赛都能为中信银行带来超过十万张的开卡数。

被业内称为“广场舞创业元年”的2015年,更孵化出一批提供广场舞视频的APP和微信公众号,他们的商业模式是:通过视频平台聚合人群,再引流到广场舞服装、理财养生产品等的销售上。

以流量最大的“糖豆广场舞”为例,从2015年上线至今,每日的活跃用户已达到250万人次。2016年9月,糖豆广场舞宣布完成1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2016年“舞动北京”全民广场舞大赛暨北京市海淀区首届“广场舞达人秀”选拔赛在中央电视塔广场开赛。
2016年“舞动北京”全民广场舞大赛暨北京市海淀区首届“广场舞达人秀”选拔赛在中央电视塔广场开赛。

这些平台维持用户黏度的法宝之一就是明星老师。糖豆广场舞签约了100多位广场舞老师,每个老师都拥有忠诚、庞大的粉丝群体。据“i黑马网”报导,一个明星老师开的淘宝服装店每周销售数额超过七万元,其中七成购买者是直接搜索老师的名字进入店铺完成购买的。

美久,就是明星老师中的佼佼者。在广场舞的世界,有25个围绕她建立的QQ群,微信群则超过100个(一个普通QQ群和微信群的人数上限都是500)。有资格进入这些群的,都是各地广场舞的领队,“粉丝我肯定有几千万,跳广场舞的大妈一亿多,一半儿都得认识我。”

她拍摄舞蹈视频,卖给各大平台。“一般老师都是三四百(一个视频),我这个级别得几千。”她还代言化粧品、在广场舞比赛中担任评委并出席各类商家的推广活动。一场活动的出场费是五位数。有药企请她编排推广一个美臀操,她形容收费“非常非常贵,不止五位数了。”

被美久选中作为广场舞背景音乐的曲目,往往也会火。“美久就是歌手的推手,这个行业都知道这句话,我跳哪个歌哪个歌就火。”她颇为得意地说。美久告诉端传媒,自己合作的歌手有60多个,请她编一支舞的价格是3000元。

十年前刚开始跳广场舞时,美久和她的朋友们都没有想到,广场舞可以带来今天的名利双收。

美久会于土豆网发放广场舞教学的视频。
美久会于土豆网发放广场舞教学的视频。

“国家看重这一亿大妈,她不跳舞去闹事儿怎么办?”

美久本名周晔宏,河南省漯河市人,生于1970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工商银行漯河分行工作。2006年开始,还没到四十岁的美久,下了班就和同事们在银行门口的广场上跳舞。第一天来了二十多人,第二天五、六十人,不久就聚集了几百人。美久负责编舞和领舞。

用美久的话说,自己是“一曲成名,没有消沉期”。2010年,美久想要把跳舞的影像拍下来留给女儿——“回忆妈妈曾经有过的美丽”。尽管那时女儿并不理解她对广场舞的热爱。

“她觉得我跳得可low,不屑于跟人家说,”2011年,美久参加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给歌手龚琳娜伴舞。美久心里美滋滋的,女儿却不屑一顾。美久有张和舞伴的合照,照片里的女人们手掐著腰,精心打扮了一番。彼时在读初中的女儿瞥了一眼,说:“一群老娘们儿!”

但美久就是喜欢。她和六个伙伴每人花130元买了一套舞蹈服。在那家名叫“红舞鞋”的服装店里,七个人穿上暗红色的紧身上衣和黑色灯笼裤站在镜子前,都忍不住说道:“哎呀哎呀,漂亮漂亮!”拍摄当天,她们还去当地影楼每人花30元钱做了头发、化了粧。

她们的第一支舞是音乐组合“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找了一个婚庆公司来拍。在漯河市区马路边的一小块空地上,不时有行人走进镜头,有人挑错拍、记错动作,但站在最中间的美久一直保持笑容。在后来的每一支视频、每一次比赛或节目中,美久都带著同样的笑容。

她们特意找了一个婚庆公司来拍摄跳第一支舞《荷塘月色》时的片段。
她们特意找了一个婚庆公司来拍摄跳第一支舞《荷塘月色》时的片段。

美久把视频传到土豆网上,视频点击量蹭蹭地上涨。

“哇!五万!吓死人了!”彼时广场舞刚刚开始在各大视频网站崭露头角,美久的视频既接地气又自成一派:跳舞的人都是普通中年女性、场地就在马路边或广场上、服装统一、动作简单易学、节奏感强,很快就火起来。美久记得当时在百度上搜广场舞,第二条就是她们跳的《美了美了》。

有很多同龄人在QQ上找到美久。她建了一个群,很快满了,当天又连开了两个。有河北省邯郸市的粉丝专程来漯河来找美久,“我才知道其实我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她们紧接著拍了第二期视频,散开头发,穿上豹纹上衣,“圈定我们的时尚定位。”

美久开始以广场舞老师的身份频频亮相各大综艺节目。2012年,她带著姐妹们参加了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从那以后有很多企业找我,”美久决定要多找媒体曝光,从各个渠道镀金,把自己的名字打造成一个响亮的品牌。她有一个更宏伟的目标,要引领广场舞走向大舞台。

美久觉得自己赶上了好时候:“国家看重的是这一亿大妈,你说她不跳舞去闹事儿怎么办?广场舞参与的人越多,对社会稳定非常好。”

美久参加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节目。
美久参加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节目。

在广场舞及其市场繁荣的背后,的确有一股推力来自国家。

在2005年发布的《全国文明城市数据指标细则》中,要求“业余群众文体活动团队数量每街道不少于15支;区级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次数每年不少于8次”。这些指标上的压力促使各地政府将刚刚兴起的“广场舞”划定为适合推广的体育文化活动。

2008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市民自编了一套广场舞,这套舞蹈在2010年由黑龙江省体育局向全省进行推广,并在2012年被国家体育局推向全国。

广场舞不可遏止地蓬勃起来。《报告》指出,2012年广场舞的百度指数(注:指“广场舞”作为关键词在过去30天内的网络曝光率及用户关注度)达到最高峰,此后长盛不衰,“广场舞逐渐发展成为群众运动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2015年,广场舞登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此次开始在各大电视台亮相。同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文化部发布了12套广场舞健康操示范动作。8月,文化部、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将广场舞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和推动广场舞发展,以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为根本,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场舞火起来,和国家的‘和谐、大健康’相匹配,”美久说。据懒熊体育报导,美久原创教学视频累计点击量超过十亿,百度指数日平均过9000。

“我现在只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大家,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广场舞。”

“我就是我们时尚的引领者”

美久对“广场”有很多回忆。

从五岁起,她就在如今被称为“双汇广场”的南广场练习武术、劈叉下腰。那是漯河市唯一的广场,入了夏,很多人会到广场上乘凉。

美久从小学时开始跳舞,“非常像现在的广场舞”。她对其中一支舞印象很深。她和女同学们穿著黑白竖条纹的背带裤、白衬衫上系著红领巾,扛著一把扫帚走上舞台:“哨儿响,集合忙,拿起扫帚扛肩上……不怕苦、不怕脏,叔叔见我拍手笑,小小雷锋在成长。”

“我们小时候灌输的偶像都是刘胡兰、雷锋。小时候都是一本正经的,到初中以后才会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种流行歌。”

美久的童年始于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终结于文革结束后、思想开始解冻的八十年代。她记得从初中开始,南广场上开始有人跳交谊舞,舞曲是邓丽君的《甜蜜蜜》,后来还有《路灯下的小女孩》。

美久有过一个偶像——台湾歌手王杰。那是她读大一的那年,郑州的街头都在播放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他的声音好像经历了很多人间的沧桑,很空悲的感觉,不像那种可高亢的歌曲。”美久买了一盘王杰的磁带。她记得磁带封皮上,王杰坐在一间旧屋子的灯泡下,穿著牛仔服,很瘦、很另类。

这和美久熟悉和向往的美很不一样。

广场舞老师美久。
广场舞老师美久。

她从小就是自信、高亢的,关于人生中的风光时刻,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家境殷实,父亲是一名军官,在小学开始就是大队长,“全校集合,我在那拿著口哨、喊著队,非常享受那种领导(的感觉)。”

美久从小爱打扮,但那时“衣服不敢穿得太鲜艳”。读初中时,哥哥在外地给美久买了一件橘红色的羽绒服。那时学校里还没有人敢穿这么鲜艳的颜色,美久的著装“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很多同学专门跑到教室来看她。当天下午,美久只得换回了一件咖啡色的外套。

多年以后,仿佛一种偿还,美久总是想把最鲜艳的颜色穿在身上,尤其在跳舞的时候。尽管女儿常常嫌弃她“没眼光”。“我永远是光芒四射的,我非常喜爱舞台,所以才会去跳广场舞,它也是舞台啊,”美久说。

美久走红之后,淘宝上出现了大量“美久同款”,粉丝们会把美久穿过的衣服挖出来,买一模一样的来穿。“我就是我们时尚的引领者,”美久又说。

“我们都不想被社会边缘化”

美久常常会收到粉丝的微信,求助如何教育孩子、孩子高考志愿怎么填、夫妻吵架怎么办……曾有一个失独母亲常常给美久留言:她的女儿在外地工作时被害死,三年过去了,这位母亲还未走出伤痛。尽管不会跳舞,她每天都在网上看美久的视频。也有来自农村的粉丝向美久诉苦:村里人看不惯她跳广场舞,骂她放荡、神经病。

美久会把这些对话收录在她微信公号一个叫“美久粉丝问答”的栏目中。她还会写一些心灵鸡汤,“给大家一些正能量。”

“跳广场舞并不是锻炼身体吸引人,而是这个氛围,”美久说,“她相当于又重新‘上岗’了,重新回到组织。”

美久常常跟粉丝宣传自己上节目的消息,“对粉丝来说这是一个新的信息,她可以回去跟亲人说,我们老师要上电视了。这是她炫耀的资本,她至少有一个话题可以聊。”

北京陶然亭公园,大妈们身穿迷彩制服,头戴贝雷军帽,尽情舞动展现风采。
北京陶然亭公园,大妈们身穿迷彩制服,头戴贝雷军帽,尽情舞动展现风采。

与年轻人相比,中老年人并不熟悉互联网。退休后,他们有强烈的社交欲望,却只有极其有限的社交途径。广场舞成为他们再次融入社会的渠道。

美久广场舞团有个60多岁的音响师,退休后几乎和外界断了联系。美久让他买了一只智能手机,帮他注册了微信,当天充了100多元的话费,到夜里就用完了。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在微信群里非常活跃,分享美久的视频、学做音乐相册,还迷上了一款K歌的软件、天天把自己K的歌分享出来。

“我们都不想被社会边缘化,”美久常常和舞团的伙伴说,“咱们一群大妈,晚上吃完饭,嘴一抹,来广场跳舞,现在都跳到中央电视台了,你说多好!我们只有感恩、感谢,编好舞、跳好舞,一直保持这种初衷。”

美久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开讲啦》节目。
美久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开讲啦》节目。

美久的粉丝是质朴的。她们给美久烙油饼,送自制的香肠、亲手纳的鞋垫。

有时美久也会感觉到一丝成名后的烦恼。“我要保持威严。在广场舞上我越来越高,越来越和大家无话可说。现在也没有人会拍拍我的肩、和我开玩笑、搂著我的脖子了。”

但更多时候,她心里满涨著对未来的期待。她要有更多的代言,把美久这个品牌产业化,卖自己的产品,而不是帮别人卖东西。她还要继续编舞、做评委,“因为广场舞我才变成了人生赢家,”美久始终记得。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13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不知道是不是地域差别,小时候住的小区里跳广场舞的老头老太太们每天晚上都会和以学生家长跟保安为首的小区其他人展开激烈骂战,有那么几次双方还差点动手。物业后来专门为跳广场舞的人找了块地方,但是因为过于偏僻,那帮人拒绝搬走。(小区里至少四分之三的人都有孩子在附近上学。)
    搬到北美后就只见过一次广场舞,还是在附近的一个大mall里,只不过跳的人寥寥无几,而且声音开得基本听不见。旁边的同学这时来了一句:“看来Sears的保安才是唯一能止住广场舞的人啊。”

  2. 臺北街頭到處都是跳街舞的年輕人,我想跟這些大媽也是同一個興趣吧!沒礙著別人都很值得鼓勵!

  3. 主觀厭惡歸主觀,客觀而言政府真應大加宣揚廣場舞

  4. 當然廣場舞在中國是十分普遍正常的社交活動沒錯,本質上和在西班牙跟南美街頭跳舞的民眾是沒有任何分別的,說不定香港也是欠了一種像廣場舞的社交活動讓老人家參與

  5. 我很清楚我沒有正當權利批評人家合法跳舞,就是個人喜惡而已,和歧見的確只是一線之差。

  6. 我家樓下也有人跳廣場舞,每晚七至九點,準時跳完收工,音響也開的不大。其實不影響別人就無所謂了,正常的社交活動而已。

  7. 人家从小跳忠字舞,老了还不让跳广场舞。让人怎么活。

  8. 不影响其他人的情况下怎么跳广场舞都不要紧的,但是要解决噪音问题很难。

  9. 現時在屋邨跳舞的中老年人,很多都是local。其實這和舞者是不是local根本沒關係,舞者們只要沒違反香港法律,沒人能管。所謂「嘔心」,無非是腦補一個「跳舞的都是大陸人」,就覺得自己有了無限(還是無底線呢?)評價的權力。其實某人真正覺得礙眼的,是不論本地、內地所有跳廣場舞的中老年人吧?或者是所有不符合都市中產刻板印象的娛樂活動?
    其實某人明說自己討厭中老年人,誠實一點也沒關係的。
    其實某人明說自己只看得起踩單車、慢跑、行山等等運動(不是所有中老年人都有能力進行上述鍛鍊),誠實一點也沒關係的。
    中老年人都去撿紙皮、做保安、孤苦無比,或是佔住高位不讓位、動輒罵年輕人「廢青」,就符合某些人對「中老年人」的想像了。
    某人看不順眼的所有人和事,最好都成爲unspeakable,被其他人定義和評判就OK。
    嘔心。

  10. 楼上那位说广场舞恶心的,请你不要给香港人丢脸,好吗?从大陆到国外,遇到的香港人似乎都是趾高气昂的,好像是打心底瞧不起大陆人,不知道你们是哪里来的优越感?
    文章里面已经把老人们的心态说得很清楚了,他们不想与社会脱节,人都有老的时候。

  11. @BRN 雖然說人有評論的自由,但看到你的評論,主觀上還是覺得有點嘔心…

  12. 雖然說有人有跳舞的自由,但在香港看見中國人跳廣場舞,主觀上還是覺得有點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