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这个年代,香港疾呼本土,但在口号背后,不同形式的本土文化正悄悄流逝。
广东歌曾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一度夜夜响彻K房,现在伴随著音乐产业的衰落,颓势难挽;广东话生动活泼,但当下许多年轻人不懂当中俚语,加上普通话冲击,“鬼马”精髓或渐渐失传;红蓝繁体大字写就的小巴站牌,陪伴香港人走过不知多少公里的路,也被岁月冲刷、淘汰,仅仅变成一种装饰。
有人为之惋叹,有人挺身保育,我们又可以做什么?端传媒一连三日推出“港式文化”专题,与你一同反思。
麦锦生的小店藏在油麻地一幢唐楼的阁楼中,200多平方呎的店面,摆满白底红字的招牌,上面写着“旺角”、“北角”、“佐敦道”等香港地名。
走进阁楼,麦锦生正低着头,用毛笔蘸上油漆,一笔一划在白色的胶牌上写字。这些招牌是香港小巴的路线和价钱指示牌,被行家称为“水牌”,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和香港小巴一起投入使用,伴随无数市民跑过香港各区各地。
而到了今天,59岁的麦锦生成了全香港唯一一位仍坚持手写小巴招牌的老行尊。
我写了几十年,有很多小巴司机从入行到退休,都是在用我的牌,他们看惯了。
“我不是书法家,只是我的字是一个历史的见证,我写了几十年,有很多小巴司机从入行到退休,都是在用我的牌,他们看惯了。”他尴尬地对端传媒记者说,却掩不住那份满足感。
红蓝色、繁体字,组成香港特色
麦锦生的字是楷书,能够让人一眼就认出他的“小巴字”,是因为他的指定格式——白色底的胶牌上,以红色油写着终点站,中间以蓝色油写上途经的地点。
“比如观塘,中间写牛头角,是指经过牛头角去观塘。荃湾千色店,荃湾用红色写,代表终点站,它经过千色店,就用蓝色写。”
起初,这种招牌只是用纸皮写的,放在车外的保险杆上,但后来因不耐用才转用胶牌。“白色是最便宜的,他们就找白色胶牌写;白底红字最抢眼的,于是终点站用红色。应该是1970年代,大家已经公认这个颜色配搭代表小巴。”
代表小巴的,还有一个独有的“官”字。原来,“小巴牌”会将观塘的“观”字写成“官”,麦锦生解释:“这个写法是小巴司机要求的,他们要用这个『官』,因为写那个『观』字太密,远处看不清。”
这些小巴招牌的写法,与正统的毛笔字不太一样。一撇一划,麦锦生都会以四、五笔先画个大概,然后再填色,反倒更像在画画。“毛笔字是一笔过的,不可以翻手 ,但用油写一定要翻手的。”
多年来,麦锦生都坚持只写繁体字,因为在他看来,简体字是残缺的。“从古至今的毛笔字是不会有简体的,写毛笔字写简体是写不出来,个字好像站不稳,写字只剩下一半,所以很多人叫它做残体字。”
简体字像把一些东西切开了,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简体字像把一些东西切开了,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因为文字本身设计出来不是给你这样改的。其实我们中文字是源于象形文字,所以很多字也很有意思的。”麦锦生说,他举例说,比如“國”,简体只写成“国”,中间简化成“玉”,少了一个代表“武器”之义的“戈”字,就空洞了。
靠写小巴招牌,赚了第一桶金
麦锦生算是典型的香港人,三﹑四岁便和姐姐随亲戚从中国内地来港,小时候就靠年长他十年的姐姐照顾,后来姐姐嫁人,麦锦生再也交不了一个月8元的学费。小学未毕业,12岁的他就开始在鞋铺当杂工。
1973年,16岁的麦锦生想到未来发展,毅然放弃鞋铺600多元的月薪,转行当广告招牌的学徒。“因为学师什么也不懂,月薪只有100元,那就100元,但第一期出粮,老板出了120元,因为怕我走,给我多20元呢!”说时,他眼里流露着骄傲。
他成天观察师傅怎么写招牌,回家用毛笔练习,等他写得一手好字了,师傅再带他出去写招牌。
那是香港经济腾飞的年代,各路商机纷纷涌现,招牌需求大增,其中就包括灵活、快捷的香港特色交通工具——小巴的招牌。
在1967年之前,香港并没有小巴。但六七暴动之后,殖民地政府实施戒严,市民放工后个个都要赶回家,交通公具供不应求,原先在新界经营的9座位的士看见商机,也来市区分一杯羹,这些没有运营牌照的车一度被称为“白牌车”。
三年后,1970年,殖民地政府将“白牌车”正式合法化,这些9座位的士获发牌照成为小巴,可在全港九﹑新界行驶,不受路线﹑班次和收费的限制。“当时相当受欢迎,因为小巴快和灵活,哪里需要车,他挂个牌就可以马上到那里开工。慢慢就不够车,当时只有3500架,业界便说反正不够牌,叫政府多给1000个牌,政府又同意了,变了4530架。”麦锦生说,这时广告人的商机也来了。
1978年之后,麦锦生自立门户,开了自己的广告招牌店,四年之后,他就靠写小巴招牌,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82年,殖民地政府批准小巴安装冷气,于是全港4000多架小巴同时换车,车主换车时也顺道把所有东西都换掉,当然就包括招牌。“那时我们铺头门口,加起来有百多架车买小巴牌!”麦锦生兴奋地回忆说。
小巴招牌成收藏品
不过,到了今天,红色小巴数目大减,小巴招牌需求的高峰期已经过去。根据运输署网页的资料显示,截至 2016 年 5 月,全港共有 1120 辆红色小巴。小巴招牌需求少了,但麦锦生没想到,这种用了40多年的老招牌竟然变成许多市民喜爱的收藏品。
现时,麦锦生的客人中,八成都是买来收藏,真正的用家屈指可数。“有些中学生很疯狂,疯狂到我叫他们不要买那么多。”麦锦生笑着说。
他忆述,有个学生一星期到他的店铺几次,每次都买小巴牌回去。“他可能怕我会说他来了又不光顾,后来我知道他一星期只有500元零用钱,我就叫他不要再买,来看看就好。”
这块写满繁体中文字的“小巴牌”,更吸引外国游客喜爱,其中日本人最为狂热。
“现在每个星期也有日本人来,有些还会买礼物给我们 ,那些也是客人由日本带来的。”麦锦生指一指桌子上的日本零食,然后继续说:“有时我外出,他们还会等我回来合照 ,他们对这样东西很狂热呢!”
麦锦生后来才知道,原来有日本游客在他店外拍照,在旅游杂志刊出,他的店还因此成了旅游景点。
把事情做好,就是香港精神
现在,麦锦生会按客人要求,用小巴招牌的模式,写上不同词句,甚至有客人请他写“新婚愉快”等。“小巴牌”的实用性质减低,却慢慢变成了一种港式文化产物。
但他却坚持不以高价售卖,一块正常大小的“小巴牌”一直卖55元。“即使收双倍价钱,卖100元也不是赚了很多,我不如卖便宜一点,等多一些喜欢的人可以保存它。”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和保育见证时代的小巴招牌,麦锦生还从今年三月开始,做了几次义卖,客人只要出示向慈善机构捐款的单据,他就会送给对方一个手写招牌你。
不行也要行,要把它做好,就是香港精神。
说到未来,麦锦生估计再过十年就会退休,自己的子女无意接手,他也不打算收徒弟。“我很怕教年轻人,写两三天便说失去兴趣了,这没什么意思。”
那这些文化如何保存?麦锦生说,女儿愿意为他做一个网站,把他与小巴招牌的历史、文化等统统都记录下来。
大半生都在卖字,由小时候交不起8元学费,走到今天生活无忧,麦锦生认为,他们一代人的经历就是一种香港精神,“不行也要行,要把它做好,就是香港精神。”
…古代书法无简体字?笑话。多少简体字正是采用了草书的写法来简化的?
店的地址剛剛查到,在油麻地炮台街39號地下,叫巧佳。
不勉强使用繁体字的人接受简体字,但把繁体字称为残体字,心胸过于狭隘了吧。
Can someone please share the shop address? thanks!!
那裡有紅底白字的,鏡頭下全都是白底紅字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