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英国朴茨茅斯(Portsmouth)警局的影像资料室。警局刚刚更新审讯视频档案系统,键入证词中的关键字,就可以找到几秒到几分钟长度不等的审讯视频。
夜深了,你坐在一台电脑前,用临时开设的帐号登录,眼前几百个视频短片中是同一个纤瘦的长发女子,她时而羞涩紧张,时而放荡不羁。
《她的故事》(Her Story)
发行时间:2015年6月
类型:推理、解谜
游戏作者:Sam Barlow
平台:Windows、iOS
那是发生于1996夏天的命案。朴茨茅斯市青年玻璃匠 Simon Smith 离奇失踪,妻子Hannah 在家中痴等两天,心绪不宁,前来报案。大约十天后,Hannah 在地窖发现丈夫的尸体,死者喉咙被割开。Hannah 被列为谋杀嫌疑人,被警方多次审问,所有的审讯视频都存录在档。
因为系统只提供关键词查询,且临时帐号每次只有权限调看前五个视频,所以信息支离破碎,时间也在六、七次审讯中跳来跳去。你的任务,就是观看和聆听Hannah的故事,选择相信什么,不信什么,然后推理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的故事》构思奇特,作者是恐怖游戏力作《寂静岭》系列的核心制作人 Sam Barlow。他钟情警匪影视剧,希望将审讯环节也引入游戏。于是玩家在这款游戏中也采用审讯者视角,对案情判断和嫌疑人推测都全盘依赖 Hannah 的口供和自己的逻辑,游戏过程充满挑战。
游戏设计过程中,Sam Barlow 曾设法取得一例真实案件的卷宗,把自己放在玩家(不知情者)的角度,试图从嫌疑人的言行举止梳理案件脉络。他发觉人物语言风格、行为特点、证词口供中的各种细节错综复杂。观看几小时的审讯视频,接触到的信息可能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一生。
这造就了《她的故事》的另一层魅力:随着游戏深入,玩家会对 Hannah 的人生和性格产生强烈兴趣。这个美丽的女子,人生经历看似平平淡淡,但内心世界却如同惊悚电影,弥漫恐惧和黑暗。
Sam Barlow 的人物设计多少受希区柯克电影影响,是精致脆弱同极具神经质的双面夏娃。在几次审讯中,她的装扮、衣着各不相同,而证词内容也屡有出入,看得越多,玩家就越会对眼前这个女人产生好奇、同情、甚至惧怕。在多少带点窥视欲望的驱动下,很有可能你心中已有定论,但还是上瘾般地不断输入各种关键词,希望找出所有视频,听这个女人不停地讲下去。
关键词是策动整个游戏进行的核心机制。刚开始游戏,可能无从下手,但两、三段视频后,你会发现 Hannah 口中屡屡出现一些颇具象征意义的词汇,比如“自我”、“存在”、“身份”、“镜子”,这些形而上的词语不仅仅是符号或象征,而是导致惨剧发生的关键所在。
游戏画面简洁,你能看到的只是一台老旧电脑的桌面,左边一列文档文件,一个用来和房间外警官联络的聊天软件,而桌面的中心是视频档案系统,你可以在这里键入关键词搜索,给视频添加标签,保存核心视频。
Hannah 的故事像洋葱,层层叠叠,知道多了,不由背脊发凉。胆小的玩家,尽量不要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玩。这款游戏设计考究,很多细节都让人不寒而栗——比如你正在聚精会神听Hannah讲自己溺死朋友的幻想,屏幕忽然出现模糊的人脸,又伴有强光闪烁,定睛看才明白,原来这张人脸是正在档案室看视频的你,闪烁的强光则是因为天花板上的白炽灯电压不稳……
游戏上手后并不难操作。大约两至三个小时,可以看完90%的视频。而熟悉同一题材电影的玩家可能看过1/3视频后心中就能猜出大概,但这并不妨碍绝大部分人对这个游戏的痴迷。游戏论坛上甚至有人研究出,如何在后台按时间顺序调看所有视频。最有意思的是,玩家从始至终都是旁观者,没有操纵案件结果的可能,所以想要探究出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完全视乎自己的推理和逻辑。
在传统解密游戏中,故事往往为推动游戏前进服务,有时甚至可以持续点击鼠标或 Enter 键,让台词和画外音迅速扫过。但如今在独立游戏中,涌现出不少像《她的故事》这样故事本身就是游戏核心的作品:人物的台词和场景并不是简单的指令和过场,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操控的角色)的艺术性和游戏性都比传统游戏大幅提升。同时,玩家个人的人生经历和知识构架也会部分影响了游戏体验,这多少可算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作者已死”的观点在新的媒介——游戏中的再次应验。
如果在网络搜索“《她的故事》真相”或“《她的故事》结局”,会看到许多讨论。有些玩家撰写几页长文来证明自己推理的正确,而争论焦点就在于Hannah到底是谁,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还是双胞胎姐妹之一?“她”的故事到底是谁的故事?
写到这里,已经透露出少少关键剧情,不如就此停笔吧。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