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五十岁,1988年开始做杂志,一做就二十多年。虽然中间曾经离开几年转行开设计工作室,但从无间断为报刊供稿,所以基本上是一直和杂志和媒体工作扯上关系。
现在说杂志可能大家还不太确定我在讲什么,特别是在网络新媒体出现后,要解释我的工作范围和平台,还要加上传统媒体或者是印刷媒体的形容词,才说得清楚。
而我一直都是一个analogue的人,透过模拟进行创作。还记得初入行的时候,写作是真的要拿着笔在一张原稿纸上把文字写下来,让公司负责植字的同事用一部饭桌般大的中文植字机器把稿件利用特定的字体打印出来,再给设计部同事剪裁贴在版面上。
那时传真机开始普及,不久杂志也开始进入电脑植字的年代,但无论是自己写作或者和作者约稿,大家都依然是在原稿纸上爬格子,然后透过传真机收发稿件,只是植字这部分开始电脑化。
跟着到1990年代中期,报刊才开始进入全电脑化的年代,无论记者作者写作或植字排版设计,大家都在电脑上完成,我们迎来了email的世纪。但我自己却要到踏入21世纪,才真正开始用电脑写作。因为在20和21世纪交接那两年,我们遇上了源自美国的科网热,互联网正式成为直指未来的关键词。
还记得那时我们杂志亦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我自己除了写作,还参与了网上频道录制节目的工作。然而,由于当时科技仍未能配合,科网很快成为泡沫,迅间消失,我们又回到传统印刷媒体的工作模式。
直至十年后的2010年代,在iPhone和iPad的革命性面世后,传统媒体才又开始遇到挑战,不断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冲击。而正如大家有目共睹,这次挑战是势不可挡,而且一去便没有回头路,都要拜科技的长促进步所赐吧,今天不可能的事情,并不代表明天便不可能。我举一个自己的经验做例子。
2010年,iPad推出不够两年,但媒体行业已经跃跃欲试,觉得把传统纸媒转换成iPad上的App版杂志便是面对网络挑战的答案。大家先是把纸媒内容转换成pdf版本放到Apps Store里,让读者以折扣价钱订阅。结果没多久便证明此路不通,一来网络是免费的天下,二来把纸媒内容照搬iPad上亦不见得有多大吸引力。
跟着便见到大家开始将纸媒内容以视频甚至互动形式呈现,希望多少挽回读者的兴趣和信心。像我在《信报优雅生活》的时候便推出了平板电脑版本,我们刻意不以纸媒内容为蓝本,而是另外创作每期主题,同时加入许多互动多媒体的内容,精彩是十分精彩,但每次推出的新内容都起码200至300mb的容量,于是便出现了读者下载缓慢的问题,加上制作App版多媒体内容的费用太高,两年后便由月刊转换成为季刊,再到后来不定期推出。
现在回看,两三年前的下载问题当然已经因为科技进步而再不是问题,但却出现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发展,便是大家都不再拥抱平板电脑,只会低头和手机打交道。而我自己则为了想在五十岁前一圆自己的杂志梦,于是两年前毅然独立自主的出版了一本印刷版杂志。
第一年我们还可以收支平衡,第二年年中却开始感受到人们购买杂志和阅读内容习惯的大转移。简单的说,便是人们开始把时间和资源都投放到网络以至手机了。其实类似的情况早两年已经在大陆出现,那时我还安慰自己,因为杂志阅读文化在大陆只是发展了十几二十年,人们没有培养出一种对纸媒的感情,当有崭新的平台出现,想也不想便转过去了。反观香港杂志阅读文化始于1970年代,至今起码四十年的积累,人们要改变习惯也没有那么快吧?!怎知道……
先前我说过,自己从来都是一个习惯相似的人,就算网络世界近年发展得有多快多好,我也没有变得很感冒。只要看我在微博面书和微信上在过去数年所发的帖总数不够两百,便可见一斑,IG户口也是上两个月才开,至今一张相都未上载过。
但这不代表我没有从网络世界得到一些启迪。除了各种便利和速度外,有一点我经常拿来勉励从事网络新媒体创作的朋友们的,便是若以印刷版杂志来做例子,西方比我们是先进太多,发展的历史也上百年,所以我们做杂志的,便经常要拿外国杂志作为标杆学习。
但若果拿网络新媒体来比较的话,我们和西方是一同起步的,尤其像平板电脑刚推出,大家便一起往上面推出网络杂志,所以并不存在人家必定比我们先进的假设。而事实上,大家看近年在大陆网络世界的发展,更不时见到超前的创意。所以只要我们肯努力,在网络世界绽放创新光芒并非难事。
至于我自己,虽然我一直说自己是analogue的,但却要接受一个事实,便是发觉近期自己是愈来愈多在手机上阅读文章。还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便是愈来愈少翻阅杂志。像之前我固定每个月都要到香港崇光百货公司的旭屋书店拿取订阅的日本杂志,但最近一年我基本上是三个月才去一次,一次过拿几期的杂志。
这个现象意味住,人们阅读杂志的习惯已经不再以周期来定义,反而多以那期杂志的主题是否自己有兴趣的为要,那管你是四月号还是五月号,还是去年底便已出版的。
而可能都是对新鲜事物和角度依然有种渴求和好奇心驱使吧,当见到感兴趣的事物,便想深入地了解一下。现在除了每期的《纽约客》印刷版因为其轻巧易读而经常随身外,其他杂志则会待自己很休闲的时候才会慢慢消化。
但若要满足自己随时想吸收新鲜的欲望,唯有透过手机到网络新媒体的各种平台上寻找好的文章。我不需要最新最快,却肯定只想读能够冷静分析、有角度有见地的文章。
像立场新闻广纳博客日志文章的做法便可以让我一次过能看到不同博客意见和角度。端传媒则在世界各地广设记者站或特约作者,主动出击,寻找有趣新闻及社会生活话题,深度调查做报告文章。这些都是我觉得如果自己要做网络新媒体,便是要这样做的模式和方法。
他们亦令我看到,在网络平台不一定便只能做新、快、爆的内容,还可以有经过思考、消化和精心设计铺排的文字及影像世界(端传媒的图片拍摄都经过考量,拥有自己的角度和风格,是我在华文网络新媒体见过创作和编辑得最好的)。
所以在全世界都处身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形势下,我愿意加入战圈,看看自己多年来对文字对影像对设计的积累,能否引领自己为网络新媒体带来惊喜,并刷新个人的创作体验。
作者简介:黄源顺(Peter Wong),香港大学文学院毕业,主修英国文学及戏剧。曾任香港《号外》杂志出版人及总编辑、现代传播集团出版总监、香港《信报优雅生活》双周刊主编。2014年在香港创办《MAGAZINE P》文化创意生活杂志。现为端传媒创意顾问。
我在大陆做媒体行业,由此不断发现新的媒体网站,通过新的媒体设计以及媒体思路来重塑自己的价值观念,端传媒给了我很多的思路开启和价值 导向。
男神peter,期待你的下一步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