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Wong:紙媒積累20年後,我加入新媒體戰圈

科技不僅改變了閱讀平台、週期,也改變了內容生產思路。最新最快未必是重點。
編讀手記

我今年五十歲,1988年開始做雜誌,一做就二十多年。雖然中間曾經離開幾年轉行開設計工作室,但從無間斷為報刊供稿,所以基本上是一直和雜誌和媒體工作扯上關係。

現在說雜誌可能大家還不太確定我在講甚麼,特別是在網絡新媒體出現後,要解釋我的工作範圍和平台,還要加上傳統媒體或者是印刷媒體的形容詞,才說得清楚。

而我一直都是一個analogue的人,透過模擬進行創作。還記得初入行的時候,寫作是真的要拿筆在一張原稿紙上把文字寫下來,讓公司負責植字的同事用一部飯桌般大的中文植字機器把稿件利用特定的字體打印出來,再給設計部同事剪裁貼在版面上。

那時傳真機開始普及,不久雜誌也開始進入電腦植字的年代,但無論是自己寫作或者和作者約稿,大家都依然是在原稿紙上爬格子,然後透過傳真機收發稿件,只是植字這部分開始電腦化。

跟著到1990年代中期,報刊才開始進入全電腦化的年代,無論記者作者寫作或植字排版設計,大家都在電腦上完成,我們迎來了email的世紀。但我自己卻要到踏入21世紀,才真正開始用電腦寫作。因為在20和21世紀交接那兩年,我們遇上了源自美國的科網熱,互聯網正式成為直指未來的關鍵詞。

還記得那時我們雜誌亦開始建立自己的網站,我自己除了寫作,還參與了網上頻道錄製節目的工作。然而,由於當時科技仍未能配合,科網很快成為泡沫,迅間消失,我們又回到傳統印刷媒體的工作模式。

直至十年後的2010年代,在iPhone和iPad的革命性面世後,傳統媒體才又開始遇到挑戰,不斷受到網絡新媒體的衝擊。而正如大家有目共睹,這次挑戰是勢不可擋,而且一去便沒有回頭路,都要拜科技的長促進步所賜吧,今天不可能的事情,並不代表明天便不可能。我舉一個自己的經驗做例子。

2010年,iPad推出不夠兩年,但媒體行業已經躍躍欲試,覺得把傳統紙媒轉換成iPad上的App版雜誌便是面對網絡挑戰的答案。大家先是把紙媒內容轉換成pdf版本放到Apps Store裏,讓讀者以折扣價錢訂閱。結果沒多久便證明此路不通,一來網絡是免費的天下,二來把紙媒內容照搬iPad上亦不見得有多大吸引力。

跟着便見到大家開始將紙媒內容以視頻甚至互動形式呈現,希望多少挽回讀者的興趣和信心。像我在《信報優雅生活》的時候便推出了平板電腦版本,我們刻意不以紙媒內容為藍本,而是另外創作每期主題,同時加入許多互動多媒體的內容,精彩是十分精彩,但每次推出的新內容都起碼200至300mb的容量,於是便出現了讀者下載緩慢的問題,加上製作App版多媒體內容的費用太高,兩年後便由月刊轉換成為季刊,再到後來不定期推出。

現在回看,兩、三年前的下載問題當然已經因為科技進步而再不是問題,但卻出現了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發展,便是大家都不再擁抱平板電腦,只會低頭和手機打交道。而我自己則為了想在五十歲前一圓自己的雜誌夢,於是兩年前毅然獨立自主的出版了一本印刷版雜誌。

第一年我們還可以收支平衡,第二年年中卻開始感受到人們購買雜誌和閱讀內容習慣的大轉移。簡單的說,便是人們開始把時間和資源都投放到網絡以至手機了。其實類似的情況早兩年已經在大陸出現,那時我還安慰自己,因為雜誌閱讀文化在大陸只是發展了十幾二十年,人們沒有培養出一種對紙媒的感情,當有嶄新的平台出現,想也不想便轉過去了。反觀香港雜誌閱讀文化始於1970年代,至今起碼四十年的積累,人們要改變習慣也沒有那麼快吧?!怎知道……

先前我說過,自己從來都是一個習慣相似的人,就算網絡世界近年發展得有多快多好,我也沒有變得很感冒。只要看我在微博面書和微信上在過去數年所發的帖總數不夠兩百,便可見一斑,IG戶口也是上兩個月才開,至今一張相都未上載過。

但這不代表我沒有從網絡世界得到一些啓迪。除了各種便利和速度外,有一點我經常拿來勉勵從事網絡新媒體創作的朋友們的,便是若以印刷版雜誌來做例子,西方比我們是先進太多,發展的歷史也上百年,所以我們做雜誌的,便經常要拿外國雜誌作為標桿學習。

但若果拿網絡新媒體來比較的話,我們和西方是一同起步的,尤其像平板電腦剛推出,大家便一起往上面推出網絡雜誌,所以並不存在人家必定比我們先進的假設。而事實上,大家看近年在大陸網絡世界的發展,更不時見到超前的創意。所以只要我們肯努力,在網絡世界綻放創新光芒並非難事。

至於我自己,雖然我一直說自己是analogue的,但卻要接受一個事實,便是發覺近期自己是愈來愈多在手機上閱讀文章。還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便是愈來愈少翻閱雜誌。像之前我固定每個月都要到香港崇光百貨公司的旭屋書店拿取訂閱的日本雜誌,但最近一年我基本上是三個月才去一次,一次過拿幾期的雜誌。

這個現象意味着,人們閱讀雜誌的習慣已經不再以週期來定義,反而多以那期雜誌的主題是否自己有興趣的為要,那管你是四月號還是五月號,還是去年底便已出版的。

而可能都是對新鮮事物和角度依然有種渴求和好奇心驅使吧,當見到感興趣的事物,便想深入地了解一下。現在除了每期的《紐約客》印刷版因為其輕巧易讀而經常隨身外,其他雜誌則會待自己很休閒的時候才會慢慢消化。

但若要滿足自己隨時想吸收新鮮的欲望,唯有透過手機到網絡新媒體的各種平台上尋找好的文章。我不需要最新最快,卻肯定只想讀能夠冷靜分析、有角度有見地的文章。

像立場新聞廣納博客日誌文章的做法便可以讓我一次過能看到不同博客意見和角度。端傳媒則在世界各地廣設記者站或特約作者,主動出擊,尋找有趣新聞及社會生活話題,深度調查做報告文章。

這些都是我覺得如果自己要做網絡新媒體,便是要這樣做的模式和方法。他們亦令我看到,在網絡平台不一定便只能做新、快、爆的內容,還可以有經過思考、消化和精心設計鋪排的文字及影像世界(端傳媒的圖片拍攝都經過考量,擁有自己的角度和風格,是我在華文網絡新媒體見過創作和編輯得最好的)。

所以在全世界都處身同一條起跑線上的形勢下,我願意加入戰圈,看看自己多年來對文字對影像對設計的積累,能否引領自己為網絡新媒體帶來驚喜,並刷新個人的創作體驗。

黃源順,轉戰新媒體的創意雜誌人
黃源順,轉戰新媒體的創意雜誌人

作者簡介:黃源順(Peter Wong),香港大學文學院畢業,主修英國文學及戲劇。曾任香港《號外》雜誌出版人及總編輯、現代傳播集團出版總監、香港《信報優雅生活》雙週刊主編。2014年在香港創辦《MAGAZINE P》文化創意生活雜誌。現為端傳媒創意顧問。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我在大陆做媒体行业,由此不断发现新的媒体网站,通过新的媒体设计以及媒体思路来重塑自己的价值观念,端传媒给了我很多的思路开启和价值 导向。

  2. 男神peter,期待你的下一步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