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颖:别被构想出来的“如果”和“不过”困住

避险是现代人的主导思维模式。把时钟拨快的人时常都在赶时间,心境长期处于迟到的压力下,不是你我的写照吗?
风物

【编者按】在纷扰的世代,似是而非的价值观,莫衷一是的说法,让家长越来越迷糊。我们希望透过一封封给家长的信,集结两岸三地的智慧,期望为人父母的,可从中找到新的视点,增加大小同行路上的能见度。

相片由李卓颖提供

各位父母,同行者:

当下的香港,像初春的天气——天灰、雾厚、空气湿漉漉的叫人透不过气来。香港作为经济城市的地位已经不再独特,政治上的分裂深入社会不同层面,教育制度更是受尽批评。

坊间随处听到“香港病了”,甚至“香港已死”的宣告。还未及喘一口气,近来不断传出的学生自杀新闻,就像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向我们压过来。媒体上发声的人多,但都是叹息、谩骂和指责。这一刻的我又可以分享些什么呢?

思考良久,心里最想勉励大家的是: 要相信自己!

我听过一位朋友说:“我赞成给孩子多一些自由玩乐时间,不过…… ”就是这些“不过”使我们在教养上感到百般无奈和被动。我们要抚心自问,孩子早一点认字对他将来的成就有关系吗?以你的经验,成功真的就只在乎学历吗?若果不是,那你为何在做一些你自己也不相信的决定?

要相信自己就要先有自己的立场,而立场不应该是道听涂说得来的,专家和权威的意见顶多可作为参考,亲身验证和反省后的体会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举一个例子,六年前我和妻子决定回流香港,不少人都感到诧异,因为无论生活环境,政治生态和教育制度,澳洲都似乎比香港好。

但是在当地生活了十数年,我体会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重要的反而是心里的归属感,那份“这是我家”的感觉。确立了这一点,我就不再在意他人的不理解,也未曾想过要再搬家回澳洲。

相片由李卓颖提供

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家客厅的挂墙钟是拨快了五分钟的。因为我负责送儿子上学,太太怕我因散漫而迟到,于是就把钟拨快了。以我所知,这做法不算稀奇,也没有什么争议性。但是,假如我们把钟拨快十五分钟,你认为这有不妥吗?三十分钟呢?一小时呢?三小时呢?如果真的有人因为怕迟到而把钟拨快三小时,他显然是活在虚幻的世界里。

现代人确有这种“想得太前”的倾向。孩子未出世我们已经选定心仪的学校,留意合适的职业,计划以什么途径买楼。避险是现代人的主导思维模式,被视为是理所当然。只是,我们应该想得多前才合宜呢?把时钟拨快的人时常都在赶时间,心境长期处于迟到的压力下,这会不会是你我的写照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跟孩子看过一本绘本,英文书名叫“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故事非常简单,讲述主角一家去捉野熊,最终却被野熊吓跑。每当他们在路上遇到障碍,作者都会重复这一句:“We can't go over it, we can't go under it. Oh no! We've got to go through it!”当我们老是想避险,越想越远,越想越恐惧之时,我们就被构想出来的“如果”和“不过”困住,就好像生活在拨快了三小时的虚幻世界里。

可有想过,我们可以回到当下,儆醒但如实地生活呢?我们可有迎上困难的勇气?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世上所有发生了的事情,即使有多苦多难,也是能熬过去的。请留意,我指的是发生了的事情,未发生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当然是处理不来啦!

我知道香港的处境,我明白持家和教养的压力,但我选择张开眼去生活,不让空谈和预测困住自己,向困难迎上去。这态度其实是蛮刺激和释放的,你认为如何?

李卓颖

香港精神科专科医生​​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