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爆发大规模罢工,政治僵局与财政赤字成新总理的挑战|Whatsnew

此次罢工已是进入九月以来,法国第二次出现大规模群众示威活动。
2025年9月18日,法国西部城市南特,示威者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警方发射催泪弹。法国各地举行大规模罢工和抗议,工会组织这项活动旨在反对政府提出削减巨额债务的预算案。摄:Loic Venance /AFP via Getty Images

端传媒 10 岁了!一路走来,我们始终相信,有些故事必须被说出,真相需要被守护。这十年的坚持,来自读者的信任与支持。未来的每一步,我们仍需要你同行。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一起订阅守护独立报导,让真相持续被看见。

当地时间9月18日,法国八大工会联合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据法国内政部的统计,全国范围内有50万人参加了示威活动。示威活动的组织者方面,法国总工会(CGT)则宣称参加人数超过了100万。根据法国国民教育部(ministère de l’Éducation nationale)的统计,有近五分之一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罢工活动。在公共交通方面,巴黎市内交通的承运商,巴黎大众运输公司(RATP)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罢工行动,导致巴黎的多条地铁线运行中断或者是部分中断。根据公司内部的多数工会,“工人力量”(Force ouvrière)的说法,罢工者的数量达到了“历史水平”。

此次罢工已是进入九月以来,法国第二次出现大规模群众示威活动。有别于一周前的9月11日爆发的“让我们封锁一切”(Bloquons tout) ,这样一场在社交网络上起源的去中心化的示威活动,此次法国工会联合发起的罢工行动更加有组织性和代表性,其诉求也更明确。

不同的愤怒,相同的目标

参加此次罢工的行业涉及广泛,自然其诉求也具有明确的行业特征。比如说在能源行业,主要诉求我提高工资标准,同时降低普通民众的能源账单。而在公共交通领域,面对欧盟层面引入竞争的要求,长期拥有垄断地位的巴黎大众运输公司以及法国国家铁路公司(SNCF)将会面临私营公司的竞争,也引发了其员工对薪酬和待遇的担忧。而在电信领域,法国第二大电信运营商SFR,由于经营问题即将面临被拆分收购的境况,其内部员工则借用此次的罢工活动来表达对自己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最后在公共视听行业,法国电视台(France TV)和法国广播电台(Radio France)的工会也号召员工加入罢工,以抗议文化部长拉希达·达蒂(Rachida Dati)主导的法国各大公共媒体合并改革,以及持续削减刚刚媒体的预算。

2025年9月18日,法国各地爆发大规模罢工抗议反对政府的财政预算案。巴黎街头一名示威者从燃烧的广告看板旁走过。法国当局预计,当天全国有80万民众上街抗议,法国各工会罕见地团结一致,呼吁民众罢工,抗议政府为削减巨额债务而制定的预算草案。摄:Alain Jocard/AFP via Getty Images

在各种具体的诉求背后,此次的罢工活动共同目标就是在法国新政府尚未组成,2026年预算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对政府施压 。”尽管从九月九日上任以来,新总理勒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努(Sébastien Lecornu)已经做出让步,表示将会放弃其前任弗郎索瓦·贝鲁(François Bayrou)预算计划中取消两天公共假期这一最不受欢迎的措施,并且愿意就“开征祖克曼税“(Taxe Zucman)这一针对富人群体的新税种展开讨论,但这些示好依旧无法平息社会上的怒火。

工会方面,此次示威活动的庞大参与规模更加给他们提高调门,就政府一直以来牺牲社会福利的政策趋向“算总账“提供了机会。法国总工会(CGT)秘书长索菲·比内(Sophie Binet)在15日這周周初和新总理勒科尔努会面后提高调门宣称:“(2026年)预算在街上决定,否则勒科尔努先生的结局将会是大街。”一直以来在民意中被看作是改革倾向的的法国民主劳动联盟(CFDT),其总书记玛丽莉丝·莱昂(Marylise Léon)则强调,要在 2026 年国家与社会保障财政法案的准备过程中“发挥影响”。总体来说,法国工会的核心诉求包括:为公共服务提供更多资源、更公平的税收制度、废除 64 岁退休制、放弃收紧失业救济条件的计划。

法国进入新的政治动荡期

9月18日的罢工不仅是对具体预算措施的抗议,更折射出法国社会对政治体系整体运行方式的深刻不满。自2022年以来,法国国民议会的多数格局被打破,政府再也无法依靠单一政党稳固执政。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24年夏天解散议会重新进行立法选举则是让这种局面彻底形成。目前,法国国民议会(Assemblée nationale)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左翼党派形成了“新人民政线”(Nouveau Front populaire)的政治联盟,中间派和中右派组成了“共同基础”(Socle commun),而极右翼的“国民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和其盟友则单独形成了议会中的第三极。没有一方可以单独执政,但却又很少有其中的一方愿意妥协。

从2024年7月新一届议会选出之后,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勒科尔努已经成为继弗郎索瓦·贝鲁和米歇尔·巴尼埃(Michel Barinier)之后的第三位总理 ,且前两位总理都是因为在预算案问题上被议会推翻。如果再把时间线略微拉长到2024年,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法国已经有五位总理,足以见得其政治不稳定性。

与政治不稳定性所伴随的则是法国的公共财政赤字危机。在经历过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初期导致的通胀后,欧盟重新收紧了对成员国财政赤字的要求,即年度公共财政赤字不得超过 GDP 的3%;政府债务总额不得超过 GDP 的 60%。而法国在2024年的总财政赤字,根据欧盟的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就已经达到114.1%。

为此,政府从2024年甚至是2023年开始就试图削减赤字。但一直以来信奉自由主义的总统马克龙更加偏向于通过削减支出来降低赤字,而不是通过增加收入,尤其是开征新税或者是升高税率的方式从而降低赤字。

2025年9月18日,法国巴黎,各地民众因不满政府预算改革而举行示威游行和罢工,其中一名示威者手持烟火。摄:Kiran Ridley/Getty Images

然而,这种以“削减支出”为主的紧缩思路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2023 年的养老金改革已将退休年龄延长至 64 岁,当时就引发了全国性的抗议浪潮;如今再度提出的减少公共假期、收紧领取失业救济的条件、削减公共部门预算等措施,更被视为对社会福利制度的进一步“蚕食”。在公共服务已经长期人手不足、效率下降的背景下,工会、教师、医护人员乃至运输行业工人都普遍认为,他们正在为政府的财政失衡“买单”。

新总理上任的挑战

为了平息社会上的怒火,上任以来的勒科尔努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做了三条主要的政策宣布。首先,针对法国出现的“医疗服务荒漠”问题,勒科尔努保证将会在2027年前在法国境内设立5000个“法国健康”医疗点,从而保证在半小时内病患可以得到初步问诊。此外,出于回应民意在削减赤字上劳方和资方之间,以及政府和民间负担的分配问题,他宣布将会从2026年起取消法国政府前部长们的终身特权,从而削减政府运营开支;放弃取消两天公共假日的提议以及考虑对富人征税。

新总理勒科尔努自2017年马克龙当选总统以来便一直在内阁任职,并在重大事务上始终与马克龙保持一致。自2022年起,他出任国防部长,在任内推动通过了新的《法国国防规划法》,为法国在俄乌战争背景下重整军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该法案的出台过程中,他不仅成功整合了法国军队内部的各方利益,还赢得了部分反对派的支持,这些都为他此次出任总理铺平了道路。

在贝鲁下台后,马克龙在不到24小时内便宣布任命勒科尔努。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体现了马克龙试图通过迅速推举新总理来转移舆论焦点的意图。相比此前的两位前任,勒科尔努对马克龙的政治意志显得更加顺从,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逐渐退居幕后、担任“隐形首脑”的马克龙,能够借此重新走向前台。

与此同时,法国社会的不满并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层面。议会长期无法形成稳定多数,使得预算案的审议屡屡成为政治角斗场,甚至是修罗场。每一次财政法案的审议,几乎都演变为对总理乃至总统执政合法性的质疑。换句话说,财政赤字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法国政治危机的“放大器”。

从马克龙连任以后的2022年至今,几乎所有人都已经意识到法国需要摒弃之前的议会斗争模式,朝着联合政府的方向努力。然而无论是总统马克龙垂直的管理方法,还是政府层面屡次试图强行闯关的尝试,亦或是议会各反对派脱离实际,囿于政治作秀而反对一切的做法,都让这种前景数次落空。而新总理仅仅是表态将会“改变执政方法”并不足够。

在这种双重困境之下,勒科尔努政府面临一个几乎无法调和的矛盾:一方面,欧盟与金融市场要求法国拿出可信的财政整顿方案,以保证偿债能力;另一方面,国内的社会压力却要求政府扩大公共投入、加强福利保障。如何在“紧缩”与“稳定社会”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勒科尔努任期的成败,也可能成为法国政治未来数年的关键。

评论区 0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