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传媒 10 岁了!一路走来,我们始终相信,有些故事必须被说出,真相需要被守护。这十年的坚持,来自读者的信任与支持。未来的每一步,我们仍需要你同行。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一起订阅守护独立报导,让真相持续被看见。
9月11日,尼泊尔最盛大的传统节庆之一“因陀罗节”(Indra Jatra)来到尾声,加德满都王宫广场(Kathmandu Durbar Square)上人潮聚集,众人欢呼著拉倒过去八日矗立在广场上的高柱,为今年的节庆划下句点。看著人们脸上轻松的笑容,很难想像这个国家其实才刚经历了自2006年内战结束以来最动荡的时刻。
就在9月8日,原本充满希望的Z世代年轻人上街抗争反贪,在警方血腥镇压下完全失控,演变成群众到处纵火、洗劫公家机关、政要官邸、商场和饭店;官员们被暴打成伤、上万名囚犯在混乱中窜逃各地,总理和多位内阁成员仓皇下台,全国突然之间陷入无政府状态。

公民社会力量的展现
9月8日开始,连续两天,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天空被四处弥漫的烟雾熏黑,疯狂的群众呼啸著破坏了一座又一座建筑,几乎已经分不清谁是示威者、谁又是趁乱打劫的歹徒。商家匆匆拉下铁门,人们害怕极了,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此时别说是国家的未来了,连明天会怎么样大家都不敢想,那是前所未有的茫然和恐惧。
“除了哭,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一位住在刚被群众放火烧了的前总理(Jhalanath Khanal)官邸附近的友人传来讯息,简短一句话道尽当时的绝望。
9日深夜,尼泊尔军方出动接管秩序,军队进驻首都维安,各地骚乱逐渐平息,紧绷的情势终于稍微缓和下来。隔天,人们在岀奇平静的早晨中醒来,面对动荡过后满目疮痍的家园,一时之间竟不知所措。
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动起来的,是尼泊尔的民间社会。在首都旧城区,人们合力逮到好几名趁乱行窃的小偷,把他们五花大绑起来交给军警处理;在另一个社区,人们组织起行动小组,挨家挨户检查民众家中是否有这两天从附近卖场抢来的东西,小自柴米油盐等日用品、大至电视冰箱等家电,众人通力合作将找到的赃物归还原主;几条街外,社区居民则是自告奋勇在路口站哨,骂跑了那些想从被损毁的商店里拿取物品的有心人。
军方进场管制后,人们相互规劝,主动归还了冲突期间从警察手上抢来或趁乱捡拾到的枪枝;餐饮业者和热心民众发起“义煮”,轮流准备热食、点心、水果和饮用水给在街上维持秩序的军警人员。
两天前还在街头流血抗争的Z世代又再度集合起来,不过这回,他们手里拿的是扫把和垃圾袋,大家分头重返抗争地点清理环境、恢复市容;而除了这些年轻人之外,各个社区也都有人自发号召群众一同协助善后,有的投入打扫工作、有的站出来指挥交通,有的则自愿重新粉刷在冲突中遭到破坏的警局、区公所等公共建筑物。
尼泊尔人很快就从满地灰烬中站起,找回了往日生活的步调。尽管分时段实施的宵禁仍提醒著人们国家还未完全恢复正常,但大家已经开始出门散步、采买,跟朋友碰面聚会;再隔天,人们更是已经重新开始庆祝节庆,虽然只来得及完成今年因陀罗节最后一日的庆典,人潮也因宵禁管制不若往年。
也许因为政府长期失能、当地本身的社会结构又是建立在“社群”(community)的基础之上,尼泊尔社会自主自治的能量一直都很令人惊艳。
新冠疫情最险峻的那段期间,在医疗崩溃、政府几乎无力回应之际,尼泊尔的民间社会便及时发挥了强大的自救能力,拉著全国挺过难关。老城区的居民们把社区寺院改造成隔离中心,收治找不到病床的确诊病患;面对医用氧气短缺的困境,全国各地的登山业者一呼百应,捐出登山用氧气瓶救急;在南部小镇,嘟嘟车(auto)司机们串连起来把车子改造成临时救护车,协助病患就医;至于最基本的饮食问题,全国各地也都有人跳出来开办社区厨房或食物银行,主动为隔离中的病患和医护人员送餐。尼泊尔,就是这么一个充满韧性的地方。

Z世代的线上行动与政治新页
而就在民间社会发挥自治力量重建生活秩序的同时,尼泊尔的Z世代则聚集在虚拟的“线上社会”针对抗争行动的下一步交换看法。
原本专为游戏玩家设计的通讯应用程式“Discord”成为年轻人参与公共事务、组织动员的平台。其中,青年公民组织“Hami Nepal”(意译:我们尼泊尔)在此平台上设立的伺服器拥有超过15万名成员,是这次“Z世代革命”的重要推手。
旧政府倒台后,成员们——有的刚从抗争现场回到家、有的选择持续在网路上关注事件发展、有的则是远在海外——纷纷连上线,激烈辩论著接下来应该由谁出面领导国家。
10日,Hami Nepal在Discord上举行了线上投票,将近八千名“选民”最终推选出前大法官卡齐(Sushila Karki)出任新总理。
值得一提的是,Hami Nepal这个由年轻人组成的组织,当年也正是在2015年大地震后民间自主串连救灾的行动中诞生。彼时才20多岁的组织创办人古隆(Sudan Gurung)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他在伤痛之际决定投身救援,初次在网路上号召,就找到了两百多名志愿者。古隆擅长国际募款、调度资源,过去十年来,他和Hami Nepal的成员积极投入天灾救援等公共服务,疫情期间也经常看到他们在社区里奔走的身影。
尼泊尔的Z世代年轻人用网路投票表达意见,“大人”们也并没有把他们的决定当玩笑。陆军总司令席格戴尔(Ashok Raj Sigdel)9日接管国家秩序后不久,就与青年代表们展开了对话;接下来数日,总统、军方与以古隆为首的青年代表们进行了好几轮的谈判,期间也曾因意见歧异几度中断讨论。最后在12日晚间,各方终于达成共识,Z世代的选择获得认同,尼泊尔总统鲍德尔(Ram Chandra Poudel)宣布任命卡齐为临时政府总理,同时应卡齐建议解散国会;卡齐亦于同日稍晚宣誓就职,开启了尼泊尔近代史上崭新的一页。紧接著,尼泊尔全国解除宵禁、军队开始撤离,人们的日子总算是真正地恢复了“正常”。
从全面失序到选出新政府,尼泊尔只花了短短的五天。虽然国内几个主要政党对于总统解散国会的作法非常不满,但老百姓们普遍都对卡齐成为新总理的结果感到开心——过去十年来,尼泊尔的总理老是由奥利(KP Sharma Oli)、普拉昌达(Pushpa Kamal Dahal, Prachanda)和德乌帕(Sher Bahadur Deuba)这三个老男人轮著做,尽管卡齐也不年轻了,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理的出现,却为尼泊尔死气沈沈的政治生态带来了新气象。

尼泊尔首位女性总理是谁
这场扳倒奥利政权的Z世代革命让许多人回想起1990年的“人民运动”(People’s Movement),那场运动推翻了尼泊尔长期的君主专制,迫使国王还政于民、确立了君主立宪的多党议会制,为南亚国家的民主化进程立下典范。而现年73岁的卡齐正是当年活跃于人民运动中的一员,那时她还曾因此短暂被捕入狱。
卡齐于1952年6月出生于尼泊尔东部城市比拉特纳加尔(Biratnagar),距离首都加德满都约400公里。她先在特里布文大学(Tribhuvan University)的马亨德拉・莫朗学院(Mahendra Morang College)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印度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Banaras Hindu University)拿到政治学硕士,而后卡齐又回到特里布文大学攻读法律学位,并在1978年毕业,成为律师。
卡齐以清廉反贪的形象闻名,早在2012年,时任大法官的她就曾将一名涉贪官员定罪判刑。2016年成为首席法官(Chief Justice)后,坚持捍卫司法独立的卡齐在任内推动司法改革,并对贪污采取“零容忍”态度;她严厉公正的行事作风甚至得罪了政府,让她差点被当时的总理普拉昌达带头弹劾下台。
做为尼泊尔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女性首席法官,卡齐相当关注妇女权利,她在任内做出的另一项重要判决,正是认定子女能够透过母亲获得公民权,打破了过去只有男性有权传承公民身分的传统。
而卡齐上任后隔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前往医院探望在抗争中受伤的示威者,紧接著又访视了几处遭群众破坏的警察局。然后她便公开向全国承诺:她和她的团队绝不会在任超过六个月,明年三月大选后,他们会立即把权力移交给新政府。
再过一天,卡齐已经完成了新内阁首批三位部长的指派,其中未来将主管能源、水资源及灌溉部的吉辛(Kulman Ghising)过去曾是尼泊尔电力局(Nepal Electricity Authority)局长,他在任内大幅改善了尼泊尔严重的停电问题,因而相当为人民所敬重,也是受到许多Z世代年轻人青睐的总理人选之一。吉辛已经宣布自己任内将不领薪水,而是会把这笔钱用来成立基金,纪念在这次Z世代革命中牺牲的烈士;新任财政部长卡纳尔(Rameshwar Prasad Khanal)同样婉辞了随扈、座车等部长级特殊待遇,呼应总理卡齐打击贪腐的决心。
不过在卡齐的第一波人事安排出炉后,古隆和一些Z世代年轻人却对内政及法务部长的人选很有意见。尼泊尔新任内政部长阿里亚尔(Om Prakash Aryal)是资深人权律师,稍早才在青年代表与军方协商的过程中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古隆质疑他的入阁是政治分赃,认为其他人还在忙著协助死伤者家属处理后续事宜,阿里亚尔就已经急著分一杯羹。古隆等人不满卡齐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征询他们的意见,认为这违背了她“与Z世代站在一起”的承诺。
“这个国家里最有权力的,是尼泊尔的人民。我们既然能够把你推上大位,就有办法再把你拉下来,”古隆话说得重,要卡齐记得倾听他们的声音。而网路上则有其他人站出来向古隆喊话,提醒他这场革命的成功并不只是他和Hami Nepal的功劳,此刻大家都不希望再出现任何新的争议,毕竟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守护这场革命的精神。
站在历史的转捩点上,浴血重生的尼泊尔如今正面临著世代磨合的考验。与此同时,尼泊尔最大的节日达善节(Dashain)即将到来,市场里的采购人潮络绎不绝、开心返乡的人们挤满长途车站,人们都已经在期待著过节,也期待著国家新的未来。
评论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