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传媒十岁了,邀请你填写 2025 年度用户调研问卷,让我们更了解你的需求,一起走向下一个十年。
- 完成问卷即可获得十周年电子书、年度调研视觉化报告。
- 前 100 位完成的读者,将获得“一年份尊享会籍”或等值礼物卡。
- 随机再抽 100 位用户赠送相同福利。
近日,香港深水埗的独立书店、食肆等连日被左报指控软对抗,另有团体活动取消、出版社无法参与香港书展等状况,反映文化出版界的困境。
今年7月,除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书展外,一批独立出版社亦在深水埗大南街的猎人书店,由7月18日起一连四日举行“无处不阅读”独立出版书展。该书展强调无审查自由,吸引被香港书展排除的出版社参与,而书籍涵盖社会议题、少数族裔、LGBTQ 等题材。
《文汇报》于周一(21日)头版报导猎人书店售卖反中乱港作家如民主党前主席刘慧卿的作品,更派记者放蛇,向职员查询会否售卖最近出版的《黎智英传》,质疑活动含“软对抗”意味。邻近的一拳书店则被指售卖记协锁匙扣;报导又指在旺角序言书店店外电梯内发现“黑暴文宣”,而没有参加独立书展的老牌书店乐文书店,亦因为售卖作家颜纯钩作品,有煽动之嫌。
周二(22日)《文汇报》继续头版报导指猎人书店所在的深水埗大南街、黄竹街一带多间食肆、零售店藉独立书展串连,组织“软对抗团伙”。报导指素食餐厅“素年”店内售卖的锁匙扣有“香港”字样、原子笔标示“2019年得奖设计限量版”为渲染黑暴年份。猎人书店负责人黄文萱表示,独立书展开锣两日内都有食环署职员到场巡查,称收到投诉指书店“未领有牌照举办公众娱乐活动”。
香港文学生活馆同样于7月18日举行“香港文学生活馆搬迁散书祭”,原定到27日结束,但是21日香港文学生活馆在社交平台指,因“不可抗力因素”活动须即日中止。筹办活动的文化人邓小桦接受查询时说,文学生活馆今年是自2018年来首次被拒参加香港书展,其他文艺组织、独立小型出版社同样缺席,希望经济差时不要再打击小生意。
翻查资料,近年多间独立出版社参展香港书展期间,曾被主办机构香港贸易发展局要求下架书籍,甚至被拒参展。今年香港书展拒绝至少三间书商参展,包括去年被要求下架区家麟、邵家臻著作的出版社“蓝蓝的天”,及“界限书店”。

风波中的文艺界:红线不明、巡查、追税等“行政问候”
书展拒诸门外,各本地中小型出版社为谋求出路,于7月14日发布一项本地独立出版生态调查。问卷调查由界限书店发起,获19间独立出版社回应,而当中有11间出版社于过去五年内成立,但有一半以上出版社没有或仅得小额资助。有5间为一人出版社,须一人兼顾编辑、行销、物流环节,即使有能力聘请员工,也仅以兼职为主。
调查亦指出,现时独立出版社多数出版文学、小说、社会科学、艺术设计,独立书店是最重要销售渠道。然而,猎人书店负责人黄文萱在发布会上表示,自从政府取消发放消费卷后,独立书店生意额下跌,零售黄金期亦随移民潮趋缓及疫情结束后,变得更加波动。《国安法》实施五年,业界同样忧虑未来的创作及出版自由,问卷显示6间出版社表乐观或非常乐观,8间中立,5间不乐观。
独立书店外,发布会上的出版社代表同样指出,即使和主流大型连锁书店如诚品书店、三联书店、中华书店、商务印书店等有合作销售,但合作会随作者立场等因素而随时取消。
经济不景气,生意难做之外,根据 Hong Kong Free Press 报导,港府行政部门经常针对本地艺文或独立机构,无形中增加其经营成本。至少6间独立书店与出版社收到香港税务局的税务稽查,包括“猎人书店”与其他3间成立超过八年的业界机构,以及2间新近成立的出版社。税务稽查不仅涵盖公司帐目,还深入追查公司负责人的个人银行帐户,时间跨度达七年以上。
黄文萱受访时举例指,如果税务局稽查你2019年时的一笔300元转帐,你有可能记得当时是谁转帐吗?
除了多次收到税务局要求提供个人过往交易纪录、捐款来源、房租补贴等资料外,书店也多次被政府部门如食环署、消防处、警方及公司注册处上门巡查,虽然没有提出具体违法理由及执法行动,但她认为这种“行政问候”对业界人士而言属潜在震慑。

港府、建制媒体警告社会仍存“软对抗”
今年为《港区国安法》实施第五年,集会、示威如六四悼念晚会、七一游行等已经消失,民主派初选案各被告亦于去年11月被定罪。然而,港府各级官员今年频频表示香港社会仍存“软对抗”,亲建制媒体亦不时放蛇,指控文艺活动为软对抗。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于7月22日在《大公报》访问指,国安风险会以“软对抗”形式出现,“常以与国家安全无关的议题作切入点,通过舆情、网上发酵或文化渗透等手法分化社会,蛊惑人心。”
6月,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指出,“软对抗”可能以多种艺术形式出现,如表演、歌曲、故事情节等,当局在资助审批、场地表演、展览内容等方面会严格把关。行政长官李家超回应罗淑佩言论时指,有人打不同旗号,实际上是破坏国家安全,形容小人满街,不得不提防。
罗淑佩言论同时引起香港文艺界忧虑,担心“软对抗”会动辄成为取消场地租用、资助的口实。编剧家庄梅岩亦回应指,“软对抗”等口号只会“纵容一班欺压艺术家的手下”、“冤枉几多无辜的人和作品”。她慨叹香港社会如今变得步步为营,矫枉过正。
庄梅岩强调,“软对抗”定义过于模糊,怀疑有人犯法可以执法、检控,但动辄指控“软对抗”会成为扰民的整治行动。
评论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