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社会民主主义者”胜出纽约市长初选,民主党可以告别老人政治吗?| Whatsnew

曼达尼是在乌干达出生的穆斯林,父母为印度裔,于 2018 年成为美国公民,还是饶舌歌手。他的旋风可以席卷全美吗?
2025年6月29日,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纽约市长候选人Zohran Mamdani 在2025年纽约市骄傲游行期间向人群挥手致意。摄:Kylie Cooper/Reuters/达志影像

纽约市长民主党初选在6月24日晚爆出大冷门,67岁的纽约重量级政客科莫(Andrew Cuomo)承认落败,输给年仅33岁的社会民主主义者曼达尼( Zohran Mamdani)。同是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民主党众议员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 AOC)为曼达尼造势时曾将这场初选定位为民主党未来的公投。她当时说,这是一个在科莫所代表的“老人政治”(gerontocracy)及曼达尼所代表的变革之间的选择。曼达尼旋风可以撼动民主党以至整个美国吗?

根据纽约市选举委员会7月1日公布的最终结果,曼达尼在民主党初选中以56%得票胜出,压倒得票44%的科莫。不过,虽然纽约市的民主党选民人数为共和党6倍,曼达尼在11月的市长选举中仍将面对激烈竞争。他的对手包括跳过初选、6月26日以无党籍身分竞逐连任的亚当斯(Eric Adams);代表共和党参选的“守护天使”创办人 Curtis Sliwa;以及同样以无党籍参选的律师 Jim Walden。在初选中落败的科莫也正考虑以无党籍身分参选。

科莫出身自纽约政治世家,父亲曾任纽约州州长,妻子来自甘乃迪家族。科莫从政之途平坦,曾任州检察官,2011年起出任纽约州长,两度连任,跟民主党建制及纽约华尔街关系密切,但2021年初爆出性骚扰丑闻辞职。他今次竞选市长得到前总统克林顿等民主党元老、富豪Bill Ackman及彭博支持,民调亦一直领先。

跟科莫相比,曼达尼有如清泉,背景亦不寻常。曼达尼是乌干达出生的穆斯林,父母为印度裔,于 2018 年成为美国公民。他曾尝试当饶舌歌手,是纽约皇后区议员。他在初选胜出后,不少传媒都聚焦其在主流眼中激进的主张,包括主张公共运输免费、限制房租,并由市政府经营超市,以限制食物价格,这些主张赢得关注生活成本上涨的选民共鸣。另外,在美国政坛向来对批评以色列小心翼翼的风气下,曼达尼毫不掩饰他对巴勒斯坦的关注,多次批评以军在加沙战争的做法是“种族灭绝”。

2025年6月24日,纽约市长候选人、州众议员 Zohran Mamdani 在纽约市皇后区长岛市社区的 The Greats of Craft LIC 选举之夜集会上向支持者发表讲话。摄:Michael M. Santiago/Getty Images

曼达尼本人相信,他在纽约初选胜出的模式可以在全美国复制,作为民主党对抗特朗普及其“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的一种战略。他接受 MSNBC 主持人 Jen Psaki 访问时形容,其选战的核心就是对抗不平等,而这问题不单限于昂贵的纽约市,而是全国:“从东岸到西岸,美国人所寻求的,是那些愿意为他们奋战的人——不只是认同他们生活中所关切的事,更要真正为这些事努力、兑现承诺。”他又强调,关注劳工阶层的困境,是回归民主党的初心。他6月29日在NBC Meet the Press 节目中被问到应否有亿万富豪时,说:“我不认为我们应该有亿万富翁,坦白说,这在当前如此不平等的时代,是一种极端的财富集中。”这番话更进一步惹主流政客及商界忧虑。保守派传媒及共和党人大肆批评他,总统特朗普更称他是“百份百共产主义疯子”。

纽约市早在2018年撼动民主党建制。同是皇后区出身的AOC,当年以28岁之龄在众议院初选中击败民主党众议院第4号人物、一度被视为民主党众议院领袖佩洛西接班人的Joseph Crowley ,令民主党建制派大为震动。AOC跟当年同届众议员Ilhan Omar、Ayanna Pressley 及Rashida Tlaib 组成成“四人帮”(Squad),代表追求社会正义的新世代声音。

民主党虽然不乏年轻政治新星,但该党仍然紧握在一班长年垄断政坛的老手手中,亦即AOC口中的“老人政治”。美国政坛出名“老”,“老”不仅是指年龄,还有连带根深抵固﹑难以被动摇的利益。据瑞典Inter-Parliamentary Union的数据,美国国会议员平均年龄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成员国最高,参议院平均年龄为63.9,众议院平均年龄为57.7,虽然经上届国会改选后,政客平均年龄已稍为下降。由1993年至2029年,除了奥巴马8年,美国总统都是1940年代出生的一代,这个世代对美国政治有不成比例的影响。民主党“老人政治”在去年总统大选更表露无遗:1942年出生的拜登去年原定竞选连任,跟1946年出生的特朗普竞逐白宫,本来好整以暇的民主党建制眼见势色不对迫拜登退选,换成未经初选洗礼的副总统贺锦丽出战总统大选。整个过程由1940年出生的前议长佩洛西操作。

贺锦丽虽然得到民主党建制精英支持,大金主亦慷慨捐款,筹款数字更破纪录。不过,她的竞选方式却过时,反而特朗普的随意及率性远为选民受落,他上播客节目受访接触更多年轻选民,亦成功扩大选民基础;而民主党则跟政商精英关系太密切,得失原来的支持者。据《纽约时报》较早前分析皮尤民调(Pew Research)等最新数据,数以百万计的年轻、有色人种与投票习惯不稳定的选民去年在大选中转投特朗普,令贺锦丽败选。特朗普拉拢了该群原本政治冷漠的选民,令民主党失去优势。

2025年4月1日,纽约市长候选人Zohran Mamdani 在美国纽约市参加竞选活动后,在地铁月台等车。摄:Brendan McDermid/Reuters/达志影像

不少分析认为,曼达尼在初选爆冷,与其说是因为其政治主张,不如说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及竞选策略。这两方面都跟贺锦丽大相迳庭。曼达尼现身不同平台,跟不同政治光谱的民众对话,包括TikTok热门节目 Subway Takes、同志节目Gaydar、主流传媒节目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 、不支持特朗普的保守派新闻网站 TheBulwark。曼达尼的短片亦在网上疯传。为曼达尼制作这些疯传短片的制作公司Melted Solids的创办人Debbie Saslaw向《卫报》称,他们的任务是放大曼达尼的真实个性:“你必须让候选人做自己。”

《纽约时报》引述民主党政治顾问 Evan Roth Smith 指出,纽约和全美许多候选人都承诺要重塑选民结构,但通常未能兑现,但曼特尼却做到了。曼特尼胜出,不仅是因为新选民增加,扩大支持基础,也因为他们努力争取现有选民支持,甚至还针对去年11月大选投特朗普的选民。

曼特尼的助选团队有46,000名义工,团队积极接触新选民,把重心放在选民登记上。在登记截止日前十四天内,约有3.7万人完成民主党初选选民登记,2021年同期仅约3000人。据《纽约时报》的分析,曼达尼在初选成功吸引了数以千计过去四年未曾投票的选民参与初选。

不过,曼达尼目前仍然面对激烈的11月选战。他除了要动员更加多元的选民外,还要面对商界领袖的银弹攻势以至总统特朗普的抺黑。曼达尼胜出初选后,对冲基金经理Daniel Loeb 及部分纽约市商界领袖立即跟卷入贪污丑闻的现任市长Eric Adams密会商讨,Adams亦于6月26日宣布将以独立身分竞逐连任,并把曼特尼描绘为“含着银汤匙长大的社会主义者”,扬言要为“希望城市能正常运作的平民奋战”。亿万富豪 BillAckman 更承诺将为一名有实力的中间派挑战者筹款工作。特朗普政府已作出不少威胁,如指如曼达尼当选后“不守规矩”,联邦政府会削减纽约市拨款。有共和党议员更提出曼达尼可能在入籍过程中隐瞒对恐怖主义的支持,白宫暗示可能对他的公民身分展调查,剥夺他美国公民身分。

民主党目前还未在去年大选失败中恢复元气,应该继续走中间路线还是像曼达尼强调要“回归初心”,民主党似乎仍然犹豫不决。曼达尼的胜利是左翼意识形态的成功?还是竞选策略奏效?无论答案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民主党选民对建制派的不满已清楚表露。如《经济学人》指出,曼达尼意外击败科莫,原因或许与意识形态或策略无关,而是年龄。科莫虽然只有67岁,但为其背书的都是克林顿等民主党元老。分区点票结果显示,他在千禧世代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表现最为突出。该刊评论,选民对那一代两次败于特朗普、却仍恋栈权力的政治人物,已深感厌倦。

评论区 0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