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蔡玉萍:二孩政策下中国女孩的命运

一日国家还在限制父母的生育权利,一日人民──尤其是农村父母──的认知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中国女孩被消失的问题是不会完全绝迹的。
中国北京,一个女孩与家人在街道上。

要数近期热门话题,必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因应人口老化的问题,改变由1979年起开始实施的一孩政策,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中国政府的考量主要以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例如二孩政策会为未来提供多少劳动力。民间对政策改变的讨论亦主要围绕它的经济影响──例如哪类别行业及股份会受惠。至于香港传媒最关心二孩政策会不会引来更多水货客抢买奶粉,更多中国居民来港产子和与港人竞争学位。但最受一孩政策影响的中国女孩──究竟其命运未来会不会因二孩政策的开放而受影响,反而看不到传媒深入讨论。

自一孩政策在1979年实施以来,因着传统保守的重男轻女思想,无数女孩因为父母希望在计划指标内生男孩,而被消失了。被消失的女孩可以是从未见天日,例如父母透过照超声波预知胎儿性别,而选择性中止怀孕及堕胎。被消失的女孩也可以是在出生后被谋杀或是被遗弃。中国的孤儿院所收容的孩子,以女孩为主。有的父母不忍心杀害或是丢弃自己的女儿,但又希望可以有名额生男孩及逃避罚款,于是不为女儿拿取出生证、上户口。这些没有户口的女孩就算有机会接受初小教育,也没有学籍可以参加高考,更因为没有户口而未能享有国家任何的福利。杀害或是丢弃女婴多是发生在农村,但选择性堕胎及将女婴在户籍上消失似乎在农村及城市也时有听闻。除了以千万计的女婴因为中国的一孩政策而被消失外, 无数的妇女亦因为生了女孩被夫家嫌弃,而遭抛弃。

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但有社会学家的研究显示,一孩政策亦使到独生女儿在成长中得到父母投放较多的资源及关爱。这在城市尤其明显。可能当父母决定将女孩生下来后,因为是唯一的孩子,就不会计较是男是女,亦一样爱惜。父母亦因为女儿是唯一的孩子,唯一养儿防老的希望,而对她们抱有殷切期望。这大大增加了父母愿意对女儿作出的栽培,女孩受教育的机会亦随之增加。

同时因为一孩政策造成了中国男女人口比例严重失衡,被视为次等的女孩在长大后,在婚姻市场上因男多女少,变得矜贵,往往有较高的议价能力。

换言之,实施超过30年的一孩政策对中国女孩的命运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被消失的女孩固然连基本的生存权利也被剥夺,没有出生证及户口的女孩沦为制度上的隐形人。但幸存的女孩相对过去的中国女性得到较多的教育机会及父母的栽培。

以此为分析框架,要评估二孩政策对中国女孩未来的影响,就必须要回答以下这些问题:

  1. 二孩政策会不会使到少些女孩被消失、被遗弃,及被在制度中隐形了?

  2. 二孩政策会不会显著改善中国男女人口比例失衡的问题?

  3. 二孩政策会不会影响了女孩在家中的地位,影响了父母愿意为女儿作出的投资及栽培?

第一及三条问题似乎比较容易估计,我相信二孩政策不会完全杜绝选择性堕胎、杀女婴、遗弃女婴及不为女婴上户口等问题,但一定程度上可以纾缓及减少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一日国家还在限制父母的生育权利,一日人民──尤其是农村父母──的认知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以上我们讨论的中国女孩被消失的问题是不会完全绝迹的。中国男女人口比例,尤其是在青中年年龄群中,失衡的问题仍然是会存在的。
相对来说,第二条问题就难回答得多了。二孩政策会不会影响了女孩在家中的地位视乎有多少的家庭真的会因为二孩政策而多生一个孩子。中国政府早已容许农村家庭有第二个孩子,如果头胎是一个女孩。因此受二孩政策影响较大的是城市人口。很多中国城市的年轻夫妇,重男轻女意识比他们的父母要少。他们更担心生孩子而带来的经济压力及个人要负上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二孩政策未必会使他们愿意多生一个孩子。就算有家庭真的因二孩政策而多生一个孩子,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家庭收入普遍有所上升,多一个孩子也未必会影响家庭可投放在女孩身上的资源。

以千万计的中国的女孩在一孩政策中被消失了,我希望在二孩政策出台后,她们及无数中国女性的未来不会再一次在对此政策的讨论中被遗忘,被消失!

(蔡玉萍,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2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五年后三孩政策的发布,这三个问题似乎依旧没有被解答

  2. 希望重男轻女的封建残余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