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国土安全》第七季:理想主义爱国者,如今只能在荧幕上寻觅

和啸聚街头发泄愤怒不同,这种“爱国”的含义,是超越了个人利益与政党之争,对于真相孜孜以求,将国家利益、宪法与核心价值放在首位。
美剧《国土安全(Homeland)》第七季剧照。
女性与女权 政治

一部现实政治题材美剧,能避免《纸牌屋》(House of Cards)般高开低走,拍到第七季依然让人惊喜不断,甚至评分反超前六季的,不多;既关照已经精彩纷呈的政治现实,又能演绎得别开生面、毫不逊色的,更加不多。这两者,《国土安全》(Homeland)都做到了。

在第七季落下帷幕之际,Showtime宣布第八季将成为《国土安全》最终季。这部在911恐怖袭击十周年之际以反恐主题惊艳亮相,历经中东、德国、俄罗斯等各种情境,终于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之际回归本土的剧集,将在明年彻底画上句号。

于是,第七季更使得老“国土迷”平添一份珍惜和感慨。本以为勇敢智慧的男主角奎恩(Peter Quinn)殉国之后,“每三季挂掉一个男主角”的情节发展会导致无路可走,然而第七季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一路看下来让人紧张到摒息凝神。回首全季,最为吸引人的,则是虚拟剧情和现实紧密结合、却又糅合了理想主义情怀的无缝对接。

总统内阁乱象,人事地震频频

当《国土安全》第六季前两集剧本写就和开拍的时候,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正处于胶着阶段。编剧团队大概跟全世界一样,认为希拉里笃定胜利,于是设计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当选总统以凸显紧贴现实。然而很快,特朗普震惊全球的胜选使得这部剧集已经铺陈好的故事线陡然尴尬,好在编剧足够高明,“将错就错”,将美国现代历史最为复杂多变和戏剧化的现实糅合进剧情之中,巧妙地与冷门不断的时事“胜利会师”。

在第七季中,关注美国时政的观众感到熟悉的第一个层面,大概要数新内阁的混乱了。第六季尾声在暗杀阴谋中侥幸逃过一劫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Keane)总统到了第七季迅速“黑化”,变得敏感而多疑,排除异己毫不手软,对于整个联邦政府行政分支进行了“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大清洗。这一季初即将200多名联邦雇员投入监狱,给了一心想要拉她下马、唯恐弹药不够的真正反对者们坚实的“暴政”口实。

而到了本季尾声之际,因为政敌动用宪法第25修正案(其第四款规定:凡当副总统和行政各部长官或国会以法律设立的其他机构成员的多数,向参议院临时议长和众议院议长提交书面声明,声称总统不能够履行总统职务的权力和责任时,副总统应立即作为代理总统承担总统职务的权力和责任)发起“政变”,逼迫伊丽莎白交出大位,她又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一意孤行、破釜沉舟,选择先发制人解雇四名内阁部长,最终被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以5:4驳回,几乎一败涂地。

在剧中,总统这种固执多疑、任人唯亲和刚愎自用的恶果十分明显:内阁混乱、社会撕裂、取得共识和妥协越来越难。

现实美国政治的影子在这里清晰可见:特朗普政府上任至今一年多,包括不少驻外大使在内的重要岗位一直没有人员就任,而白宫核心官员更是走马灯一样来了又走。从与普京过从甚密、向副总统隐瞒与俄罗斯大使联络实情的国家安全顾问弗林(Michael Flynn),到一直为特朗普在记者们面前极尽辩护的新闻秘书斯派塞(Sean Spicer),从坚持调查“通俄门”、不肯承诺放弗林一马的FBI局长科米(James Comey)到备受特朗普喜爱的29岁白宫通讯主任希克斯(Hope Hicks),都在几个月时间内要么主动离职,要么被特朗普或高调、或无奈地解雇。更不必说上任仅十天就被赶下台的斯卡拉穆奇(Anthony Scaramucci),就连被认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务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也竟然履职短短一年便被边缘化并最终惨遭炒鱿鱼。

在这场走马灯游戏背后,伊万卡(Ivanka Trump)/库什纳(Jared Kushner)夫妇、班农(Steve Bannon)、原幕僚长普里巴斯(Rience Priebus)三大派系的内斗众人皆知,最终以第一家庭大获全胜告终,代表鹰派右翼的班农和共和党建制力量的普里巴斯相继出局。“特朗普小圈子下一个走人的是谁”,成了不少媒体评论员们分析讨论的话题。

特朗普本人没有从政和从军经验,他把自己家族企业的管理风格带入白宫,毫不在乎美国政治原有的各种约定俗成的道德边界和职业规范。“忠诚”成了他选拔任用的第一要素。在被解雇的前FBI局长的备忘录中提及,特朗普约他单独晚餐,又在会议后支开其他白宫要员,反复要求“对他的忠诚”。而在《国土安全》剧中,总统这种固执多疑、任人唯亲和刚愎自用的恶果十分明显:内阁混乱、社会撕裂、取得共识和妥协越来越难、轻易便被外国的情报和恶意势力利用达成目的。

美剧《国土安全(Homeland)》第七季宣传剧照。
美剧《国土安全(Homeland)》宣传剧照。

“假新闻”与俄罗斯的社交网络“人心战”

在《国土安全》第七季前半段,最为扣人心弦的大概要数“另类右翼”电台主播布雷特(Brett O’Keefe)煽动其支持者与FBI的一场武装冲突了。这出悲剧最终导致了19人死亡,其中包括3个孩子。

这个桥段从第六季便开始埋下了伏笔,布雷特有场地、有资金、有码农、有水军,在社交网络上故意散布各种假消息,攻击羞辱当选总统伊丽莎白,甚至为了打击这位在战场上失去独生儿子的母亲,将一段视频采访故意移花接木,将营救战友而牺牲的英雄儿子贬低成逃命的胆小鬼。尽管视频制作粗糙、剪辑低劣,但是不少人深信不疑,阴谋论的种子便轻而易举种下了。

这一切都说不上归功编剧的“生花妙笔”。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关于希拉里有“性奴小岛”、在纽约的披萨店开性侵儿童俱乐部、甚至本人是“蜥蜴人”等等看似荒诞不经的谣言都在社交网络上被疯狂散播。传播学界由此称之为“后真相(post-truth)时代”:意即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了。

而到了第七季,布雷特在右翼民众中的影响力已经到了如日中天的程度,他的节目也更加变本加厉。他说伊丽莎白总统遭遇的暗杀完全是一场苦肉计的阴谋,他甚至煽动听众拿起枪推翻“暴政”。而在屏幕前以“上帝视角”观看的观众,也得以真正了解这样巧舌如簧的煽动家的真实嘴脸:他标榜自己是第二修正案(拥枪自由)的捍卫者,但其实从来没有开过枪;他天天煽动和取悦那些极右翼的“红脖子”受众,私下却说出自己对他们鄙夷的真实想法:那些家伙是疯子和极端分子。最终,当这种煽动终于酿成巨大的流血恶果,这个懦夫却不敢承担任何责任。

和剧集中总统和电台主播势同水火相反,特朗普却是极右翼电台主播、阴谋论者琼斯的坚定支持者和拉拉队。

这一切,也都在美国社会中有着清晰可见的原型。来自德克萨斯的极右翼电台主播、阴谋论者埃里克斯.琼斯(Alex Jones)多年来一直在他的视频秀和网站“信息战(Infowar)”之中兜售各种耸人听闻的假消息和阴谋论。其最为著名的“杰作”,要数他宣称2012年康州造成28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儿童)的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完全是民主党政府为了推动枪支管制而自导自演的。这种阴谋论毫无证据,却效果显著,随后有受害者家属遭到了阴谋论者的持续骚扰和攻击。受害孩子们的家长们随后以诽谤罪把琼斯告上了法庭

和剧集中总统和电台主播势同水火相反,特朗普却是琼斯的坚定支持者和拉拉队。在2016年大选期间,特朗普就曾登上他的脱口秀,并当面夸赞他:“你的名声太出色了,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究竟为什么这样明显满嘴谎言的人可以获得数量众多的粉丝,并且把阴谋论和仇恨深植人心呢?第七季第三集中,布雷特和索尔(Saul Berenson)有一段对话,解释了这种攻心战的心理基础——利用这些感到失落的白人工人阶层民众的相对剥夺感:“那些人,被送到越南战场;那些孩子被一车车送到贫民区的学校;他们的工作被外包到国外;他们所珍视的基督教价值观被玷污和嘲笑,就为了支持那些自认为是女孩的男孩和自认为是男孩的女孩。”

布雷特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护说:“在这国家,光靠公民议事(Civil discourse)什么也做不成,闹得最凶才能被听到。”

而索尔的一句话则点出了这些被利用、又随时被出卖的民众的可悲下场:“他们通常也败得最惨(They also fall the hardest)。”

布雷特的阴谋论固然煽动力强,但当俄罗斯人的假新闻上场的时候,这一切就立即相形见绌了。索尔等人费尽力气谈判、退让,希望控制事态。却被俄罗斯人用一张断章取义的图片配上不实的文字(拥枪民众中的少年被扔在医院流血致死),再利用他们精心部署好的社交网络僵尸账号军团大力扩散,此前所有渴望和平的努力便都付诸东流。

俄罗斯黑客、政治广告和社交网络水军过去几年在全球范围的肆虐已经不是新闻。从美国大选到法国大选,从脸书的假社交账号到“剑桥分析”侵犯受众隐私影响政治倾向。而这些已经报导出来的新闻,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土安全》中假新闻导致流血的故事颇有些奥威尔式警世恒言的意味。

新冷战,俄罗斯间谍的“新常态”

看这季《国土安全》,很容易使人想起冷战时期美苏争霸那些传奇的谍战故事。《间谍之桥》里硬币藏情报的旧式方法到了2018年当然已经作古,然而剧中出现的废弃接头暗号、墙上的黄色图钉依然会使人想起谍战小说里“莫斯科规则”的描写。

70年过去,交换人质的情景恍如隔世。当全季最终镜头,美国被迫用三个重磅俄罗斯囚犯换回牺牲自己拯救国家于水火,而被困在莫斯科监狱里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看起来疯癫失控的女主角卡莉(Carrie Mathison),你很难不会有昨日重现的感觉。

但相比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间谍,剧中以叶甫根尼为代表的新一代俄罗斯间谍则早已换了人间。他直白而赤裸地嘲笑老间谍伊万“不要在美国本土搞事情”这个冷战时期传下来的老规矩、以及他苦口婆心“这是为了防止世界毁灭”的告诫——“毁灭?我只看到被毁灭的是我们。”

这尖酸的话加上后来在莫斯科的谈判桌上叶甫根尼的“翻旧账”,历数从冷战到北约东扩,从科索沃到伊拉克,从利比亚到叙利亚,对于美国深深的仇恨与不满,和对于昔日苏联顶级大国没落至今的愤懑与不甘溢于言表。

如果(俄罗斯和中国)他们的模式真的那么好,为什么他们的政府精英都把钱往美国存呢?


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戴蒙德(Larry Diamond)

此刻,也便不难理解当伊万警告他要向大使馆报告时叶甫根尼不屑的回应:“那是哪年的老黄历?还大使馆呢?我直接听命莫斯科。”这话同样与现实结合紧密。报导显示,克格勃出身的普京直接下达了要求黑客干预美国大选的指令。至于对于异议知识分子、企业家和新闻记者的无情压制甚至街头暗杀,在俄罗斯更是见怪不怪。

到了全季尾声,当卡莉和索尔在莫斯科的行动由于议员佩利(Sam Paley)执著党争和个人私利而几乎功亏一篑之际,卡莉想到了利用俄罗斯人的内讧和贪腐破釜沉舟:将军亚库辛在美国存有3亿美元的存款。这个绝地反击不禁令人莞尔,斯坦福政治学教授戴蒙德(Larry Diamond)在对于所谓“俄罗斯模式”和“中国模式”做出反驳的时候曾说:如果他们的模式真的那么好,为什么他们的政府精英都把钱往美国存呢?

美剧《国土安全(Homeland)》第七季宣传剧照。
美剧《国土安全(Homeland)》宣传剧照。

当党争超越底线,做一名理想主义爱国者有多难

和所有好莱坞大片一样,《国土安全》也有着浓厚的美国英雄主义情结。从前六季中相继殉国的两位男主角布罗迪(Brody)到奎恩,从常常把拯救国家挂在嘴边而一次次忽略女儿、连自己的亲姐姐都无法理解她的女主角卡莉,再到能够放下无辜入狱的委屈、依然愿意顾全大局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索尔,都是理想主义的爱国者。

和啸聚街头发泄愤怒不同,这种“爱国”的含义,是超越了个人利益与政党之争,对于真相孜孜以求,将国家利益、美国宪法与核心价值放在首位。

而在此类英雄以外,剧中还有另外三个角色,则由于复杂和多元而显得更加丰满。那就是参议员佩利、副总统拉尔夫(Ralph Warner)和总统伊丽莎白。

参议员佩利自始至终是总统的坚定反对者,不惜抓住任何机会质疑和挑战她,甚至数次逼她辞职。但在索尔等人终于将信息拼图拼接完整、俄罗斯阴谋昭然若揭的时候,索尔决定向佩利这个“敌人”坦陈一切,原因是,尽管他不停挑刺,但他“也是个爱国者”。这句话隐含着,在俄罗斯干预美国政治这样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相信他会放下党争,以国家利益为先。佩利果然并没有让人失望,他得知真相之后决定以大局为重,不再继续做俄罗斯人的“有用的白痴(Useful idiot)”。

可惜,这种清醒并没能坚持到底。当被俄罗斯策反的前FBI探员但丁(Dante)被灭口之后,在索尔和卡莉在莫斯科的行动千钧一发之际,把总统拉下大位的个人利益重新回到了第一位。在佩利的助手说出“是为了我们个人,那又怎么样呢?”他便不再反对,最终一步步走向了叛国的深渊。

这种“爱国”的含义,是超越了个人利益与政党之争,对于真相孜孜以求,将国家利益、美国宪法与核心价值放在首位。

与佩利相反,副总统拉尔夫的人物呈现则是“欲扬先抑”。副总统从来是美国政治中一个微妙的角色。他/她尽管是民选上任的,但并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更类似于一个荣誉性质的角色。最大的职责则是一旦总统无法履职的时候接替上台。

在第七季中,由于与总统有一些小的分歧和不满,副总统拉尔夫被怠慢许久,嫌隙早生。但在几个关键时点,他都以大局为重。无论是当总统由于对他不信任一意孤行清洗内阁时,他选择要求总统退位,还是当知道俄罗斯人全部阴谋时他怒斥佩利、果断支持索尔在危难之际营救证人回国,都足以证明,这是一位在大局面前清醒正直、坚守底线的爱国者。

而全剧最大的亮点和变量,无疑便是女总统伊丽莎白了。不同于另一部美剧《指定幸存者》(Designated Survivor)中危机关头始终道德高尚、人品无暇的完美总统角色,《国土安全》中的伊丽莎白有着心狠手辣、刚愎自用的一面,却也同时有柔软脆弱、濒临崩溃的一面,让人又爱又恨。

最终,当俄罗斯人的阴谋被挫败,她重新宣誓就职,所有人以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历尽劫难的伊丽莎白却在全国直播演讲中脱稿说了这番话:

“我本来要读一份准备好的关于俄罗斯人打击我的总统职权和我们国家的演讲。这并不是新鲜事,从上世纪50年代起,俄罗斯就隔三差五换汤不换药地攻击我们。而如今不同的是,我们如此轻易地成了靶子。这个国家分裂得如此严重,我必须承担部分责任。”

“在过去200多年,我们的肩头有一位守护天使。最近我在想,她去哪里了?举目四望,我们身处困境,民主摇摇欲坠。而这并不是俄罗斯人的错,是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自己毁掉了她。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危机时刻,在种族、身份、文化的存在危机之中深陷。我不会假装我知道怎么解决一切,但我明白,一部分问题因我而起。”

“没有哪一个领导人能凭一己之力拯救民主,但没有一个你们信任的领导人,民主则注定危殆。为此,我在今天午夜辞去总统职位。有人会说我辞职是因为我软弱,我不软弱,我坚强一如既往。还有人会说那是因为我是个女人,如果女人才能把这个国家撼动回归理性,那又如何?让我们今晚做个美国式的约定:我们每一天都尽其所能找到共识所在,而非把我们之间的土地焚烧殆尽。”

全季至此,令人感慨万千。能够为了自己的错误道歉,为了自己的失职担责,为了国家的大局辞职,为了公众的利益弥合裂痕、寻求共识。看看当今的美国政坛和社会,已经如此稀有,恍如隔世。

大概最可悲的,或许便是放眼当今美国,理想主义爱国者,只能在好莱坞和美剧的大小荧幕上寻觅了。

(李佳佳,记者,专栏作家,2017-2018年度伊丽莎白诺伊弗学者)

读者评论 8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Civil discourse应该被译为”文明的意见”?(以文明的方法发表的政治讲稿)

  2. 奎恩死后,就弃了这部剧,现在的兴趣又被唤醒了

  3. 看前面一段发现被剧透了,等我第七季看完再来看这篇……

  4. Hans2chan,说得真好!

  5. 另,所以大家也不能太過苛責某國人民的道德水平,因為他們真的有「資格」推走自己的責任;不過反過來,如果別人在爭取自由時,他們的冷嘲熱諷和打擊,也是自己永遠只能受圈養的原因。
    以上只是個人感受,個人喜好,無需討論。

  6. @morgana
    所以Trump可以上任,就是有跟你一樣的人,覺得他不是不堪,甚至認同他的作為。
    但,不知道你是否明白,民主的定義不只是選舉和投票,還包括對未來的責任;不能委過於人的責任。

  7. 川普上任一年,感觉他作风强悍,布局巧妙,又不妥协于软弱的政治传统和欧盟追求的一方苟安,做起决策来是真的一直在尝试履行对选民的承诺,并没有各类左派媒体说的那么不堪,至少比谁都不敢得罪的软蛋奥巴马靠谱。对于所谓美国爱国主义的定性,此篇评论带有偏见。

  8. 理想主义爱国者,在美国,好歹能在大荧幕小荧幕上寻觅,吸引全球观众。反观华人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