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港旁七一红旗海里、栢丽大道空舖前,我们和尖沙咀游人聊了聊

有人认为生意不顺不要赖政府,有人怀念以前的繁荣经济。
2024年7月1日,香港渔民团体联会在尖沙咀文化中心举办海上渔船巡游启船礼,庆祝回归27周年。摄:Ryan Lai/端传媒
香港 中港关系 政治

今天是香港主权移交第27周年。这年,《基本法》23条落地、经“完善”后的区议会议员上场。行政长官李家超屡次强调,香港从“由乱到治”走进“由治及兴”,社会转稳定,经济稳步向好,可以“全力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

同时,这是香港第五年没有合法游行的七一。在传统旺区尖沙咀,维多利亚港和星光大道短暂出现一片爱国红。同一时间,这个繁华的著名地标里,街道上空店林立,有香港人说看不见由治及兴的好处,若无其事过生活。

维港旁:一片爱国红旗海

早上9时多,尖沙咀录得摄氏30多度,过百名身穿粉红背衣外套的群众聚在香港文化中心前的长楼梯,拿著鲜红小国旗,等待庆祝回归的“渔船巡游启动礼”开始。大会司仪把参加者叫作“兄弟姊妹”,请他们挤到楼梯中央,挥动手上旗帜。加上置中的至少8面的大型国旗,原本浅褐色的楼梯填满一片红色。

全场叫喊口号:“同心庆回归,合力谱新篇,耶!”“渔船巡游启动礼”由香港渔民团体联会和广东省港澳流动渔民协会主办,在以往七一亦有举行。今年有27艘渔船以尖沙咀为起点和终点,在香港海域巡游,鸣笛庆祝回归。政府和中联办官员辞词之际,大多为老年人和中年人的参加者顶著日晒,一时以旗遮面挡太阳,又成群后退到有阴影地方。

2024年7月1日,香港渔民团体联会在尖沙咀文化中心举办海上渔船巡游启船礼,庆祝回归27周年。摄:Ryan Lai/端传媒
2024年7月1日,香港渔民团体联会在尖沙咀文化中心举办海上渔船巡游启船礼,庆祝回归27周年。摄:Ryan Lai/端传媒

69岁的周女士坐楼梯上手持小风扇吹风,是参加者之一。她告诉记者自己不是渔民,正职是保安,而今天是跟随大埔区的老人中心报团而来。旅游团包免费接送和午餐,今早8时半从大埔坐旅游巴出发,她为此特意请假参加“开心一下”。她说香港现在有点起色,不像从前“黑暴搞到乱糟糟”,便开心些。

周女士在大陆出生,80年代嫁到香港,在酒楼工作过,再转当保安。她回想2019年时跟子女政见不合,被他们骂道“返大陆”。她觉得自那时起,社会上的年轻人变得“不讲道理”,对人态度变差。

不过,她对现届政府仍有微言,例如区议员没成功为她帮忙处理家中的纠纷,有“甩漏”,她也记不起自己当局议员的名字。而政府说要照顾老人,她觉得“讲了之后好像又不见效”,但“有些钱给老人家”,但她说不上是哪个政策。

现时经济不景,周女士觉得有没有生意是运气问题,“就像我们,我的运气不好,来香港几十年,打几十年工,现在有什么?得个桔。所以要自己运气、懂不懂处理事情,不要赖哂政府。”

她说对现届政府无恨,这些不满无阻她的爱国心。说罢她拾起国旗,应活动人员要求“帮帮手”转移到楼梯前,为嘉宾撑场。周女士在午餐后仍有行程,但她忘记是什么,又说没有收取礼物和酬劳。

2024年7月1日,有市民在尖沙咀天星码头外挥动国旗与区旗,庆祝回归27周年。摄:Ryan Lai/端传媒
2024年7月1日,有市民在尖沙咀天星码头外挥动国旗与区旗,庆祝回归27周年。摄:Ryan Lai/端传媒

启动礼的另一边,香港梅兴同乡联谊会十多人身穿鲜红色衣服,背著维港举起国旗高唱,又向巡游中的船只挥动国旗。成员袁女士从大陆来港结婚18年,一开始便对记者道“我们大陆过来的,通通都是爱国爱港的”,又说“国家的什么,我们都支持”,也反问记者是否“爱国爱港”,怕报导引来攻击。

一行人转移至海傍另一边,当音乐响起时,他们列队跳起舞来。袁女士说香港的生活水平、医疗都好,但文化生活枯燥,不及大陆有广场舞,“大陆到处歌舞升平,莺歌燕舞,但(香港)今日OK啦。”她自己想回大陆养老,也有个儿子因超龄无法申请来港团圆,但香港医疗费用较便宜,要养病的话较好,“我们是又想在大陆生活, 又想在这里生活。”

巡回的船只插满红旗,旅客驻足观看。Alison、周先生跟7岁儿子从上海来香港旅游,说回归是香港的大事,便特意带儿子来看活动。Alison 让儿子解释“回归”对香港的意义。他说,“本来香港是英国人占领,然后英军走了,它归入中国一个部分。”—— Alison 表示认同。

周先生说,香港跟大陆联系愈发紧密,又看到街上很多旅客,觉得香港在变好。他从前因工作缘故,跟 Alison 在香港居住十年,再回去大陆七八年,最近来港时,看到店舖提供更多支付方式,启德盖新楼,觉得经济不好是大环境,“香港还是很繁华。”

2017年后,他们不在港,没经历2019年的示威,觉得不能评论香港在大陆人中的形象,但认为中港矛盾,“不是很成立的事,也不应该存在。”他说香港大陆“同文同语,对抗也不是很存在——可能有少部分人带有这种想法”,而媒体也不需要炒作。虽然香港要跟大陆融合,周先生却觉得香港跟其他大陆城市还有分别,例如是税收和在国际上的角色。

2024年7月1日,尖沙咀,有大厦显示屏上写有庆祝回归27周年的字句。摄:Ryan Lai/端传媒
2024年7月1日,尖沙咀,有大厦显示屏上写有庆祝回归27周年的字句。摄:Ryan Lai/端传媒

在星光大道,65岁、从中山来的连先生趁旅行团集合前在维港前自拍。他这次独个报名旅行团,经刚开通的深中通道来港,车程只是一小时。一天游包交通、不包午餐,团费不到100元人民币。第一次来港,他觉得维港等景点跟电视上看见的差不多,“祖国繁荣,香港就更加繁荣。”他也认为以往的社会运动是“个别人在滋事一下,没有问题,他当然制止得到你,香港政府这么大”,对香港没有负面形象。他再强调,“那些人是极之少的。”

天星码头外报纸档:经济不景,“行行式微”

文化中心楼梯前,嘉宾甫辞词完毕,穿粉红背心的参加者便散去,分不同队伍离开,其中有人去跟团吃午餐。台上仍有跳舞表演,遗下零星的人在席上观看。直至近中午12时活动结束,工作人员拆除舞台。

而在海港城附近,仍有爱国人士挥动大型国旗,又在脸上贴心形国旗贴纸。

沿著海边走往天星码头,报纸档主麦先生从清晨摆摊起一直待在码头,没看到周遭的庆回归活动。他觉得,香港为七一和振兴经济推的消费优惠是惠及消费者,但他们只会花在饮饮食食上,跟他没大关系。今天维港的热闹只是旺丁不旺财,访问十多分钟的过程中,只有几位顾客买水和报纸。他觉得香港经济比从前差,“他有他唱好,我有另外的想法。”

2024年7月1日,尖沙咀栢丽购物大道上的显示屏,显示假日前的恒生指数。摄:Ryan Lai/端传媒
2024年7月1日,尖沙咀栢丽购物大道上的显示屏,显示假日前的恒生指数。摄:Ryan Lai/端传媒

自上年起,“执笠潮”成港人热话。香港各旺区的空置率虽有好转,但未回到疫情前的光景。而根据中原(工商舖)的数据,自2023下半年起,中环、铜锣湾、尖沙咀、旺角和湾仔等空置率转趋平稳,为5%至10%。但尖沙咀的情况未有大改善,仍然是“头号重灾区”,空置率维持在10%,为最高的旺区之一。

70多岁的麦先生说,疫情过后香港人生活模式改变,转北上消费,从前的周末人流旺点变得冷清,加上港人本来就喜欢外出旅游,连假时便更淡静,“(幸好)这里是码头,如果在弥敦道,静到连阿妈都唔认得。”而报纸档是式微行业,全港报章从高峰期的十多份跌到现时七八份。他接受了生意不顺的事实,但认为对饮食业等而言,经济的冲击会更大。

麦先生在香港土生土长,摆档多年。“上一代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各行各业都好。虽然上一代很困难,大家都拼搏,肯定开心,兼没有这么多烦恼。”他说,“现在式微,行行都式微。”

2024年7月1日,尖沙咀金巴利道有不少空置的店舖。摄:Ryan Lai/端传媒
2024年7月1日,尖沙咀金巴利道有不少空置的店舖。摄:Ryan Lai/端传媒

栢丽大道的本地游人:行街吃饭,“若无其事”渡过

下午一阵过云雨后,街道更潮湿闷热,离维港愈远,街道便愈凋零。

隔几条街,尖沙咀以往的知名购物街栢丽大道,自疫情后店舖生意大跌,至今仍未回复,全条街有起码20间落下铁闸,又有夹公仔店进驻。而金巴利道更显冷清,只有零星路人经过。40多岁的 Q 小姐和 K 先生今天放假,在附近的庄士伦敦广场吃午餐,不用等位,当时入坐率约7成。

Q 小姐也感觉香港这年的经济变差了。她说从前店舖倒闭后,很快便有新店顶上,现在一丢空便是几年。在由餐厅到栢丽大道的路,他们也看到不少空了几年的舖位。他们家住长沙湾,楼下的餐厅老板不断说生意很淡。Q 小姐说感受不到“由治及兴”带来的好处,“只是觉得好像做一些活动,把门面做漂亮,烧烟火,吸引旅客,我会形容为烧钱活动。”

说起七一,从事教育行业的 Q 小姐在2000年代初曾参与游行,诉求是“民主自由”,之后她的新雇主明言不要将政治带回工作场所,她便没再参与。现时多了23条,她想要顾及自身安全,诉求便放心中。

2024年7月1日,尖沙咀栢丽购物大道出现了不少空置的店舖,人烟稀少。摄:Ryan Lai/端传媒
2024年7月1日,尖沙咀栢丽购物大道出现了不少空置的店舖,人烟稀少。摄:Ryan Lai/端传媒

身边人近年纷纷移民,两人也想过离开,但因为父母在香港,他们也想不到理想的移民地方,对到他方重新生活仍抱有怀疑,便打消念头。作为留下的人,Q 小姐说要“若无其事”,“这样的情况下,选择最简单的生活。”K 先生说,“我们纯粹行一行街就已经很开心了。”

Q 小姐说,学生有时问她“为何事情会变这样”,“为何这样拉人”,她不能说太多、说太白,“我只能跟他们说,你在香港生活,你就要遵守香港的规则。”

但他们今天如常生活,身穿黑衣随心游走尖沙咀。Q 小姐说,“没有特别反应。不会说因为今天多日假期就拍手掌。没有开心的感觉。”

(为尊重受访者意愿,Q 和 K 为化名。)

2024年7月1日,尖沙咀栢丽购物大道挂上了国旗、区旗。摄:Ryan Lai/端传媒
2024年7月1日,尖沙咀栢丽购物大道挂上了国旗、区旗。摄:Ryan Lai/端传媒

读者评论 4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城歸心不歸,人在魂不在

  2. 香港中生代人還是適應力強,跟著變化調整。

  3. 紅色香港,未來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