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三年,座落香港湾仔的香港大球场再一次迎来狂欢和痛饮。11月4日至6日,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七榄,The Hong Kong Sevens)疫情后首度回归,来自斐济、南非、英国、加拿大、香港等地的16支榄球队在草地上近身肉搏,大量观众换上奇装异服,伴著啤酒和炸鸡来一场白日派对。
尽管香港仍然执著于防疫措施,规定公众地方不能摘下口罩,但一顿酒足饭饱之后,现场八九成人都不再理会这些规定。戴著口罩的场地管理者一旁看著,偶尔手持写有“请配戴口罩”的警告牌站在观众席前,但没什么人理会。入场了,现场爆发阵阵尖叫,人们拥抱又亲吻。
这是香港疫情后难得的一次大型人群聚集,观众们用行动宣示著自己渴望生活复常的强烈愿望,拥有超过40年历史的香港七榄也终于重逢老朋友。5号这天,印度裔香港人Michelle和澳大利亚籍丈夫一起穿上色彩斑斓的鹦鹉服,来到香港大球场。
“今天我情绪有点激动,能够重新回到这里太好了,虽然今年的气氛好像比以前冷淡一些。我在香港长大,从14岁开始就来Sevens,之后每年都来,但过去三年疫情......”Michelle说,她不怎么打榄球,香港七榄对她而言更像是每年一度的快乐派对,6号她准备带上两个孩子一起来,“这里就是最好的香港,不同国籍族裔的人聚在一起,会见到很多朋友,孩子们到处奔跑,感觉很安全、快乐。”她说疫情期间,不少朋友因为防疫政策而离开香港了,此刻她希望香港尽快走上复常的路。
香港七榄历史悠久,第一届于1976年由香港足球会举办,原意是为了在亚洲地区推广榄球运动,最初有12支队伍和约3000观众。这个国际赛事后来不断发展,移步到香港大球场举办(时为政府大球场)。1994年香港大球场完成重建后,可容纳四万名观众,每年3月底4月初一连三日举办七榄,常常迎来12万人次进场,尤其受到本地外国人社群欢迎,大量游客也特地飞至香港。
七榄不止于运动。它是传统榄球赛的变奏,每队七人,7分钟一个半场,赛事次数多,中间又有不少休息时间,观众们一边看球一边狂欢,球场边也开设了各式快餐,售卖啤酒、咖啡、热狗、炸鸡等,啤酒销售员源源不绝地在席间推销啤酒。多年以来,香港七榄已经成为派对的代名词,观众们默契地精心打扮,cosplay超人、马里奥、修女、警察甚至香港法官。
自2020年开始,七榄与大量国际活动都因防疫措施而停办,香港“盛事之都”的名号黯然失色。当亚洲不少国家早已复常之后,香港今年下半年才开始急起直追,7月份终于敲定重启七榄,9月底再宣布海外入境香港0+3安排,同时于10月举办疫情后第一场国际体育赛事——香港世界桌球大师赛,11月除了七榄之外,又举办金融科技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等一系列活动,努力宣告“香港回来了”(Hong Kong is back)。
不过,香港的防疫措施依然非常繁复。入境旅客头三天要接受“医学观察”,不能进入任何餐厅、酒吧等任何需要扫码安心出行的场所,而所有进入七榄的观众都需要事先进行快速测试。有特地从南非到港的观众因购票后没有收到要提前三天到港的通知,不能入场七榄而感到非常失望,而安心出行的用途也让他摸不著头脑。
由于政府规定七榄上座率最高只能是85%,再加上游客大量减少,今年七榄赛事上座率不及从前,而香港大球场附近的街头也不复往年赛事举办时的人山人海。
香港回来了?回来的是哪一个香港?球场内,观众们将复杂的感受化作黑色幽默,呈上全新的角色扮演制服:有人戴上口罩面罩穿上蓝色防护衣,扮演防疫人员;有人在身前挂上巨大的快速测试棒;还有外国人索性将安心出行的红码印成T恤,和朋友们一起穿上——他们的合照在社交媒体上一度广为流传,网友们笑称香港终于说好了自己的故事。
有咩用,粉飾太平,惠不及黎民,難掩頹勢,不過係吸納外資既手段,對外鬆弛,對內高壓,有咩好稱頌?
稱頌佢地手段高明罷了
很多相片都曝光過度了
@kes 没有,球場外的街道有。不過數萬人,好難搞
現場無香港警察執法嗎?
不容易 一國兩制下的小小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