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这个位于台湾东部的城市,正上演一场睽违两年的“炮战”。
农历正月14日开始,这个远离台北都会圈的城镇,将展开连续三天共26场的炮炸肉身寒单民俗活动;由于疫情影响,这个在台东有逾70年历史的元宵盛会,此前已停办两年。
以鞭炮轰炸出巡神轿,是从清朝流传至今的民间习俗,尽管各地仍保有寒单爷信仰与炸寒单,如今仅剩台东仍保留“肉身”炸寒单的民间习俗,也被形容是炸得“最猛烈”的一役。
台湾民俗学者、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副教授林茂贤曾解释,台东昔日有“后山”之称,原本并无汉人居住,后来随著河洛人、客家人,以及1949年后,随国民政府来台移民的迁入,加上原先即在此处生活的卑南族与阿美族,使台东成为族群组成多元复杂的地区。
然而,由于族群之间歧异性大、彼此对立,且在移民社会,为在族群复杂的社会有立足之地,必须彰显自己的“勇敢”,因此台东炸寒单愈炸愈激烈、甚至是以“肉身”作为炮炸的对象,都是为了展现该族群男性阳刚。
时至今日,过往的族群对立也逐渐迈向融合,多元族群也体现在炸寒单的成员组成。例如站在竹轿上的寒单爷可能是汉人、轿夫是原住民,炮手则是客家人;过往炸寒单用以比拚族群胆识与勇气的仪式,如今是族群融合的象征。
寒单爷又称玄坛爷,相传为商朝峨眉山罗浮洞主赵公明,因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君等部将,被民间奉为武财神。传说寒单爷生性怕冷,故元宵出巡时信徒会朝祂扔掷鞭炮驱寒、暖身;在民俗观点中,则有著鞭炮炸得愈旺,当年财运愈好之意。此外,为彰显寒单爷的神威,故替身以赤身上阵,只在头上系上一条红布巾、上身打著赤膊仅著一条红短裤、护目镜与蒙上口鼻,手持榕树枝迎向眼前炮阵,壮烈程度为全台之最。
寒单爷除了被视为武财神专司财库外,另个民间观点则称寒单爷为“流氓神”,相传寒单爷在世时是祸害一方的地方流氓,经常鱼肉乡民,后经感化痛改前非,站上轿子要求乡民以鞭炮轮番轰炸以洗去一身罪恶。
这样的流氓与赎罪的情节,也在台湾纪录片《炸神明》中呈现。
《炸神明》导演跟拍了多名黑道兄弟,记录炸寒单对他们的意义及连结,他们希望透过担任寒单爷的肉身,得到神明的护佑与加持,以求人生顺遂;而看似上轿“自虐”的数十分钟,则是透过肉体的苦痛所展开的赎罪之旅。
事实上,1950年代起,炸寒单活动在台东逐渐流行,但1984年,警方视寒单爷为偶像迷信、炸寒单则为“略具组织形态之不良活动”,因此严加取缔,直到1989年才解禁。此前,寒单爷的金身由信众轮流供奉,直到解禁隔年后,才由当年的炉主李建智请回家供奉,并设立玄武堂。目前台东炸寒单由玄武堂主办,堂主李建智亦为国民党籍台东县议员。
2月初的台东正值晚冬初春,夜晚的海边仍令人感到些许寒意,头系上红布巾的寒单爷踏上竹轿,额上绑上“寒单爷”的黄色布条,脸上戴上护目镜“全副武装”,旁人无法辨识他的脸上应该有著什么样的表情。
赤膊裸身的寒单爷,胸前挂著天师印,手持榕枝,仿佛一夫当关、万军莫敌之姿,轿下炮手向空中不断地掷出燃炮,响炮声在黑夜中炮破,声响称不上有节奏性,但如同黑洞,旋即将现场所有的喧哗声吸纳;此刻唯一的声响,只剩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竹轿上的寒单爷在狂轰猛炸的数十分钟内,他眼前的景象为何?耳里又传来什么声音?鞭炮产生的烟灰很快地笼罩寒单爷,祂成为迷漫烟雾中若隐若现的一丛剪影,红色的短裤宛如定位座标,在烟雾飘散的间隙刹那,让信众找到寄托的瞬间。
爆炸产生的火光在黑夜中亮起片刻的光明,爆裂的炸裂声响就要让人失去对声音、对空间的感知,但寒单爷依旧不为所动,将双手向身后延伸抓著竹轿,祂时而低垂著头、时而昂首向前冲向炮阵;又是否有那么一瞬间,轿上的寒单爷或许感到些许孤独?
有机会一定要去参加一次!太珍贵的习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