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罗兴亚悲剧一周年,她们诉说不可磨灭的痛

距离罗兴亚人被大规模清剿已过去整整一年,但痛苦和纷争仍未平复。
住在Jamtoli难民营的“A”从她的帐篷幕墙后面望出来。
东南亚 国际 缅甸

一年前,2017年8月25日,罗兴亚人在缅甸若开邦突袭警察和哨站,缅甸政府随即以驱赶恐怖份子为名,大举镇压,事件触发70万罗兴亚人逃离家园,涌入邻国孟加拉,造成严重人道危机。直至今天,大量罗兴亚人仍然滞留在多个孟加拉的难民营,悲剧一周年之际,他们纷纷发起示威和集会,悼念死难者,要求联合国协助他们争取公义。

这一事件的真相近日愈发清晰。2018年8月26日,联合国缅甸议题独立国际发掘事实任务(Independent International Fact-Finding Mission on Myanmar)历经一年多的查证之后,发表独立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缅甸政府在若开邦对罗兴亚穆斯林犯下的罪行及手法,在性质、严重性和规模来说,与种族灭绝意图无异,并且,缅甸军有大规模屠杀和强奸罗兴亚人、虐待平民等战争罪行。 报告又批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未有运用元首的地位或道德权威的身份,尽力阻止事件发生,履行保护平民的责任。昂山之前已被西方社会褫夺了多个荣誉头衔,抗议她对罗兴亚人的冷漠。

不过,缅甸政府表示,对于这些指控“既不同意也不接受”,并表示缅甸已成立了自己的独立调查委员会。而与缅甸邻近的中国,则表示,“若开邦的历史、民族和宗教背景都非常复杂”、“单方面指责或施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罗兴亚人绝望的呼唤,没有回音。

今年六月,美联社记者 Wong Maye-e 在位于孟加拉的罗兴亚人难民营中,访问了数位被缅甸军人强奸的罗兴亚女性。她们忆述,缅甸军人所到之处,从小女孩到妇人均无一幸免,但受害者无法公开及申诉他们的罪行,因为罗兴亚族人认为被强奸是可耻的。她们被强奸后,身边几乎无人施予援手,只能默默忍受苦难。

受访的罗兴亚女性表示,她们身边遭遇强奸的人中,大部分人都试图掩饰被强奸的事实,但数位受访者却怀孕而无法再隐瞒。被凌辱本来已经带给她们不可抹灭的心灵创伤,怀孕更令她们痛上加痛。对于信奉穆斯林教的罗兴亚人, 怀著佛教徒的孩子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她们的一生都会承受污名。

这一次,她们决定向记者诉说心中不可磨灭的痛。

一名男孩在Chakmarkul难民营中走过。
一名男孩在Chakmarkul难民营中走过。
住在Kutupalong难民营的“D”正在忆术她被强奸的经过。
住在Kutupalong难民营的“D”正在忆术她被强奸的经过。

“如果我生下宝宝,我会惹人非议,对我来说十分侮辱。那时候,我将毒死自己。”D说。

当D知道自己怀孕,她曾有寻死的念头。

D是一个寡妇,在前往孟加拉的路上被军人强奸,尽管生存下来,但感到生不如死,因为她怀孕了。发现后,她马上到药房买堕胎药,第一次用药没有效果,于是买来更多的药,哭著对阿拉祈祷,最后她下体流血,她才如负释重,因不会给任何人知道自己的遭遇。

“M”的女儿(右)把手中抱著的弟弟交给母亲。
“M”的女儿(右)把手中抱著的弟弟交给母亲。
从一面镜中可见到“M”抱著男婴。
从一面镜中可见到“M”抱著男婴。
“M”的孩子刚从睡梦中醒来。
“M”的孩子刚从睡梦中醒来。

M并不喜欢她的孩儿,他的存在一次又一次提醒她曾经被强暴。M的丈夫自从得知她遭强暴后,他不再关心M和她的孩子。“我不爱他,我也不想再照顾他了”M 说。

去年八月,士兵攻击M所在的村子,M的两个女儿幸运地逃脱,但M没那么幸运。当她逃跑时,有六个士兵在门外等她,他们杀死了M两岁的儿子,然后按著M的手,用力踏她的胃和脚,最后轮奸了她。她当时不敢将真相告诉丈夫,说她只是被打一顿,但随著她的肚子愈来愈大,最终暪不下去。她的丈夫知道后,还责备她为甚么看见士兵时不逃走,丈夫不愿意再跟M一起,并要求另娶他人。M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她失去本来爱她的丈夫,失去平静的生活,失去她的未来。

住在Kutupalong难民营的“M”,在帐篷里晃动著摇篮中、刚诞下不久的男婴,让他进睡。
住在Kutupalong难民营的“M”,在帐篷里晃动著摇篮中、刚诞下不久的男婴,让他进睡。

现在她经常质问自己,“为甚么当时不跑快点?为甚么不早点走?”她知道这婴儿是无辜的,但她只能假装爱这个婴孩。

“我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M说,“我每天都希望自己快点死。”

“S”在Balukhali难民营的帐篷里抱著她刚诞下不久的男婴。
“S”在Balukhali难民营的帐篷里抱著她刚诞下不久的男婴。
住在Balukhali难民营的“S”手里执著她刚诞下不久的男婴的小手。
住在Balukhali难民营的“S”手里执著她刚诞下不久的男婴的小手。

A还是一个少女,她遭强暴后怀孕,失去贞操依然可以活下去,但怀有佛教徒的孩子却会毁掉她的人生。她在母亲和祖母的帮助下,诞下一个女婴,A觉得无仼何选择,这个可爱的女孩注定要送走,她本来就不应出现在这个家。婴儿诞生后的一小时,就被志愿团体接走,A亲吻这个娇小的婴儿,抱起她并哭起来,但还是将她交到志愿者手上。A说:“我爱她,尽管她是佛教徒的孩子,她在我的肚里九个月了。”A希望有一天她再有自己的孩子,有爱自己的丈夫和家庭。

“我愿意说出来,因为我希望寻求正义。”A说。

13岁罗兴亚穆斯林女子“A”与她家人都住在Jamtoli难民营里。
13岁罗兴亚穆斯林女子“A”与她家人都住在Jamtoli难民营里。

(端传媒实习记者刘咏珩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7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两个世仇的民族放在一个民族国家,能好吗?

  2. 是「如釋重負」而非「如負釋重」,第三張圖解說中的「憶術」應改為「憶述」。

  3. “缅甸政府随即以驱赶恐怖份子为名,大举镇压,事件触发70万罗兴亚人逃离家园,涌入邻国孟加拉。”这个情况让我想到了国内小粉红“留地不留人”言论。

  4. 種族仇殺,從來都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把歷史再推前,羅興亞人的所為也不見得有多光彩。只是可憐了這些無辜的婦女,被他族加害,被家人歧視!還有那些生不逢時的嬰孩!

  5. 上面这位评论的说辞套在汉族女性身上也完全适用吧,就不要那么高高在上了。

  6. 緬甸政府以近乎種族滅絕的方式剿殺羅興亞人,則是羅興亞人的悲劇。但羅興亞女人的悲劇,不僅來自於剿殺者緬甸軍警,更來自於她們所信仰的宗教,實際上,她們所信仰的宗教,遠在緬甸政府剿殺羅興亞人之前,就一直在殘害她們了,而她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只能被迫接受而無法反抗。

  7. 「愛她的丈夫」是愛貞節還是愛她。遭受強暴的受害者的心情是旁人難以理解的痛苦,然所謂愛她的丈夫卻不能與之和解,還能說什麼愛,至少我不理解。悲劇在於被迫害,更在於看不清是不是真的愛。孩子是無辜的,只有剛出生孩子是無條件愛著母親,阿拉不會愛妳,因為妳是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