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书推介:黄勤带新作《Vajrayāna》

「好似(好像)故事中的猎人那样,在追逐动物的过程中,走进一片天地,不知不觉,人已在暮色之中。」新书《Vajra...
黄勤带新作《Vajrayāna》中的照片。
风物

「好似(好像)故事中的猎人那样,在追逐动物的过程中,走进一片天地,不知不觉,人已在暮色之中。」新书《Vajrayāna》的自述如此写道。从广场到喜玛拉雅山,二十七年的路程,黄勤带由壮年走到将近花甲,这个猎人的变化让人很感兴趣。

一九五七年生的黄勤带是资深纪实摄影师,曾于日本修读摄影课程,摄影集《89广场的日子》是重要的六四事件纪实作品。或许因为受当时日本摄影的影响,他的照片里如像有另一套无以名状的语言,尤其拍摄运动中的细节,展现出独特的视角。那些满怀信念的面孔、血脉沸腾的昼夜,到武力镇压的场面,震憾人心。翻阅摄影集,就像跟随黄勤带在昔日的广场上穿梭于群众之间,他所拍下的每一个画面都深刻难忘。

黄勤带拍下八九民运,在1990年出版《89广场的日子》。
黄勤带拍下八九民运,在1990年出版《89广场的日子》。

往后,黄勤带毅然跑到西藏去,起初可能只是单纯地抱着追寻影像的心态,也可能是对一个族群的探索或向往。而妻子开始学习藏传佛教,让他有更多机会来回藏地,冥冥中就跟「Vajrayāna」(密宗)联系起来。距离九零年出版的《89广场的日子》,已经是二十六年时间,两个作品在题材和呈现方式上都相差甚多,使人好奇《Vajrayāna》和八九年那些影像的分别。
 

黄勤带新作《Vajrayāna》的封面。
黄勤带新作《Vajrayāna》的封面。
黄勤带新作《Vajrayāna》中的照片。
黄勤带新作《Vajrayāna》中的照片。
黄勤带新作《Vajrayāna》中的照片。
黄勤带新作《Vajrayāna》中的照片。
黄勤带新作《Vajrayāna》中的照片。
黄勤带新作《Vajrayāna》中的照片。
黄勤带新作《Vajrayāna》中的照片。
黄勤带新作《Vajrayāna》中的照片。

在以前接受媒体访问时,黄勤带曾提及自己拍照是直觉带领,看到什么就拍什么。在这条「唯心摄影」的路上游走多年,黄勤带的足迹去到了印度和尼泊尔境内的喜玛拉雅山藏区。 《Vajrayāna》跟《89广场的日子》虽然同是黑白银盐摄影作品,但新书带来的感觉却是有所不同。《89广场的日子》里,可能是带着一种见证的心态,令人感受到黄想要主动去捕捉广场上的事件,而《Vajrayāna》则是一种自我探索,僧侣也好,藏民也好,随心而发的按下快门。心态上,黄勤带放得更开,几乎把技术、构图、符号等等完全抛诸脑后,将「看到什么就拍什么」进行到底。诚然,摄影本来就不是文字可以完全解释,由直觉带领的影像可能更耐人寻味,唯有翻开摄影集去感受,才能体会到摄影师的修行成果。

黄勤带本来打算用两三年完成这个摄影计划,岂料一走上引人入胜的旅程,蓦然回首经已十五年。一场对摄影中灵性表达的探索,始于一九九一年五月,最后要终于何时何处,也许连黄勤带自己都未知。《Vajrayāna》多次来回藏地,通过摄影展示黄勤带对世界的观照,带给同道中人更多顿悟和启发。
 

《 Vajrayāna 》– 黄勤带摄影集发布会暨分享会
题目:从广场到喜玛拉雅山
主讲:黄勤带
日期:2016年6月10日(星期五)
地点:香港湾仔茂萝街7号动漫基地三楼7号室
时间:7-9 pm
讲座以广东话进行,免费入场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