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林倢:谭德塞歧视风波下,台湾的身份政治与国际观

借此事件或许是检视国际情势,以及反思由台湾公民社会自主发起的国际倡议策略的好时刻。
2020年4月16日,台北圆山饭店点起“ZERO”的字样,表示台湾没有新增2019冠状病毒确疹病例。
公共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上周在记者会上影射台湾外交部操作网路攻击、根据他的族裔进行死亡威胁与种族歧视羞辱,引发台湾社会的不满。台湾政府在隔日立刻回应,要求谭德塞对于 WHO 排除、歧视台湾而道歉。

面对谭的指控,台湾公民社会也迅速发起行动。由沃草的林祖仪、YouTuber 阿滴与设计师聂永真等人发起的纽约时报全版广告募资,在一天内便迅速达标。然而,团队提出的初稿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部分人质疑是否应在美国疫情严重之时登报控诉 WHO 与中共的欺压,也有人认为“Taiwan can help”的论述应该重新思考,或探讨登报是否为最有效益的策略。

此次 WHO 事件引发的讨论热度与行动速度,的确展现了台湾对于长年在国际上被边缘化的挫折,以及公民社会意图在国际上为台湾发声、为台湾的公民外交尽一份心力的能量;也因此,借此事件或许是检视国际情势,以及反思由公民社会自主发起的国际倡议策略的好时刻。

2020年2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WHO总部出席新闻发布会。
2020年2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WHO总部出席新闻发布会。

谭德塞举动可能的政治意味

谭的指控,并不是没有机会打击台湾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

台湾网路上的确有羞辱谭德塞族裔的攻击言论,但简单研究便可发现,提出这样言论的用户并不多,且言论集中出现在三月底的少数平台与论坛中。事实上,查看 Google Search 的相关数据可发现,从一月底至今,与谭德塞相关性最高的种族歧视用语是“中国猪”,而非“非裔”。

而谭德塞选择在4月8日回应扩散率实际不高的非裔羞辱,此举不论是纯粹情绪化的表现、或是有策略打击台湾国际形象的作为,背后的政治意义与动机都十分耐人寻味。

在国际政治的脉络下来看,谭的部分意图很可能是转移焦点、降温近期欧美国家掀起的向 WHO 与中共政府究责的舆论。在谭德塞召开记者会前一日,美国共和党在众议院提出了暂停 WHO 经费直至谭下台的决议案,因为台湾早在12月31日便已向 WHO 通报疫情,却被忽视。因此,借由攻击台湾,谭很可能意图减低会员国国家(包含美国)任何冻结资金、责任调查动作的正当性,也拉拢非洲会员国的同情与支持。

细看谭的言论,他的攻击不止于随机的个人抱怨。套用西方跟台湾人指控中国政府养网军、散布假信息、打大外宣信息战的模式——尽管没有实质证据,谭却点名台湾外交部“知道”这个“行动” (operations,指涉这些攻击是有组织性的)、却没有撇清与这些行动的关系(didn't disassociate themselves)。谭选用这些技术上正确,却又会让受众在潜意识中做出滑坡推论的用语,指控台湾外交部没有事先做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将台湾外交部放置在了一个如何回应都可能出错的位置上。

在欧美社会,非裔相关歧视绝对是要被问责、批评的事件。笔者以为,如部分台湾网友讽刺谭德塞是“习近平养的黑奴”这样的言论,尽管讽刺的重点可能是“奴”,但西方世界看见同一句话,所看见的第一个羞辱性文眼可能是“黑”。尽管理性上或许可以理解台湾与中国的关系有其特定脉络,但不同国情与身份政治的各地,可能会有不同的信息解读。谭的指控,并不是没有机会打击台湾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

2020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特区白宫举行的2019冠状病毒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2020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特区白宫举行的2019冠状病毒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川普真的为台湾出气了吗?

美国内部的舆论恐怕与某些人的台湾视角大相迳庭。

在登报行动结束后,川普(特朗普)于4月14日宣布将暂停美国挹注 WHO 的资金,并指要对 WHO 应对疫情的失职与掩盖进行审视。许多关注事件的台湾网友为此举叫好,并认为川普给了谭与中共一个教训,也为台湾出了口气。

然而,美国内部的舆论恐怕与某些人的台湾视角大相迳庭。

美国国内并没有太多的焦点放在 WHO 的失能、中共政府应被追究的责任等问题上,反而,因为川普政府的抗疫失误,此项决定大多被自由派视为川普政府在模糊失职焦点。不少人认为,美国的呼吸器数量已经严重不足,在此时脱离 WHO 只会让美国的死亡人数继续上升、医护人员继续深陷困境;也有不少人批评川普未等待国会的调查并迳行单方面宣布停止资助,民主党众议员更主张川普违反运用联邦资金的相关法律,此举只是模糊焦点、意欲卸责。

以美国的惨况来说,不难理解美国民众的愤怒。然而,川普对中共采取的强硬姿态,常被美国自由派批评为川式疯狂、激化右翼情绪、靠拢保守价值的错误决策。2016年底,当不少台湾人把“川蔡电”视为“外交胜利”时,自由派尽管认同台湾的民主价值,却不一定赞同川普“危及美国外交政策的疯狂之举”。谭德塞风波后被台湾人视为发声平台的《纽约时报》,当时也曾在社群媒体上直播访问中国路人对于“川蔡电”的看法,以凸显川普此举的“惊世骇俗”与“猎奇荒诞”之处。

因此,笔者认为,在部分台湾人为川普政府在国际名声上为台湾带来的短期利益、或给中共的难看叫好之时,也应该意识到,由川普做出的事,在舆论上必定与川普政府的右翼、保守品牌牵连在一起。正因如此,许多川普政府在国际政治上做出的“友台”、“对抗中共”的举动,时常被视为川普的出格。在这样的脉络下,台湾必须正视川普政府所谓的对中国的反制,其所凸显的,其实未必是台湾在美中竞争中的战略角色。

美国自由派有这样的反应也不难同理。如同台湾社会面对中共打压而高升的国族情绪一样,对于美国自由派来说,川普在美国国内危殆的进步价值与其政策引发的社会问题,远比中共在国际社会上对于自由秩序的影响更危急。但也正因如此,在台湾本土意识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之机,台湾人必须在追求主体性之时,正视并省思以国族情绪动员的代价。

若在国际论述上台湾意欲凸显的中国因素、乃至“台湾应被视为一个非中国的国家看待”难以与欧美自由派重视的议程与价值接轨;若台湾天真的以为靠著川普政权随兴的“反中”举措可以在国际社会上为台湾打破困境;若台湾的论述只停留在“我们跟中国不一样”,而无法找寻到其他重要国际议程参与⋯⋯台湾在国际社会上恐将难以用建设性的方式与世界加强沟通、争取支持。

台湾人募资在《纽约时报》刊登的广告于4月14日登出。
台湾人募资在《纽约时报》刊登的广告于4月14日登出。

个体也可能成为国际政治玩家

不论是从基本的人权观、价值观上,还是国际行动的策略上,台湾人都应该意识到“国族梗”、“身份梗”不应成为反撑国际空间、增强台湾论述的手段。

以此事件来说,这并不意味著要苛责台湾必须成为一个完美的、没有任何种族歧视、网路言论尽善尽美的国家与社会,或扮演纯洁的受害者——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可以做到。但是台湾人必须清楚台湾所处的国际局势与现实,并理解自己作为国际公民社会的一员,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代价。

信息战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中国政府加强国内信息控制、巩固自己的政权,并有系统地由上而下控制信息生产、向外影响世界言论自由与信息控制时,民主国家的政府必须在不伤害自由价值的前提下,协调自己的公、私部门乃至公民社会来抵御——这并非易事。

以美国经验来说,本应作为公共外交单位的美国新闻署(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后来因无法放下冷战宣传思维,而逐渐被边缘化,最后解散。然而随著近年各国对甄别信息的要求提高,美国在2017年通过《国防授权法案》,将“抵御境外国家与非国家针对美国、可能危殆美国利益之政治宣传与假信息”的业务,纳入原先负责抵御击恐怖势力的“全球作战中心”(Global Engagement Center)底下,以因应近年面对俄国、伊朗、中国等的政治宣传与假信息行动。

尽管全球作战中心在川普政府的支持下快速扩张,获得了更多的资源支持、得以更有系统地应对信息战,却也因为去年有工作人员在推特上攻击立场“不够反伊朗政府”的美国人权、智库工作者,而信誉受损,被美国自由派视为川普的扬声器;因此即便多数人理解抵御信息战的急迫性,全球作战中心却在运作上涉嫌侵害美国言论自由,因此必须如履薄冰地持续经营跨党派、跨部门的全力共识。

面对专制国家系统性的信息战,民主国家的政府、私部门和公民社会该如何在不牺牲自由价值的前提下,相互协调、对抗假信息,恐怕是现今自由世界最大的难题之一。“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不只是台湾,欧美国家也仍在信息时代的国际博弈中,持续探索言论自由的界线与体现。

而台湾近年以来公民社会对政治事务的积极参与,使得政府跟公民社会、非官方的单位之间的界线愈趋模糊。作为公民社会的一员,必须理解到自身行为可能对局势造成的影响。尤其在这次谭德塞的事件中更可以发现,如个别网友和平台对谭德塞黑人身份的歧视言论,在疆界都被网路模糊的时代,都可能成为在真实世界中具有价值的情报——可以被商业单位利用,也可以被政治单位利用。

因此,不论是从基本的人权观、价值观上,还是国际行动的策略上,台湾人都应该意识到“国族梗”、“身份梗”不应成为反撑国际空间、增强台湾论述的手段。台湾要在国际上发挥作用,有其他更有效及可探讨的方式。

2020年3月16日,台湾嘉义车站外的白熊戴上口罩,游人拍照留念。
2020年3月16日,台湾嘉义车站外的白熊戴上口罩,游人拍照留念。

“Taiwan can help”,不只是捐口罩和防疫

在为台湾的国际命运激情之余,台湾社会应积极找寻把自己实际地镶嵌进现有国际体系的作法。

经过正反争辩,台湾公民的登报行动,最后由组织者在采纳了三百多位资助者的意见、检视了共约二十多份文稿建议后完成,也引发了欧巴马(奥巴马)时期常驻联合国代表 Samantha Power 的推特关注。而笔者以为,Taiwan Can Help 的论述与实践,也不应止于此次的防疫。

由近期在总统大选中尝试抵抗中国信息战影响,到此次防疫举措所获得的关注,是台湾继续寻求实际、多元化的公共外交与国际参与的好起点。然而,为台湾取得认同的方式不只有片面呼吁正名、要求承认,或是对于中共打压的控诉,而是应该正视国际现实,寻找在“被正式承认”与“被排挤”之间,继续前进的方式。

台湾的公民社会或许不尽完美,但是却有许多值得分享给国际社会的经验;包含官民部门的合作,公民社会抵御中国影响力,向政府问责、走向开放政府的经验。笔者认为,政府与各部门应寻找在人权、民主的国际发展领域,参与国际社会的具体机会。

以台美关系为例,台湾在现今引领美国亚洲政策的印太战略中,不只有国防安全合作上的角色。在潘思于2018亚太经合会上提出的 Indo-Pacific Transparency Initiative 方针下,强化印太地区国家的透明(Transparency)与良好治理(good governance),成为美国在国际发展合作上的重要方针,并将以此方针协助印太区域发展中国家的公民社会建立韧性、法治价值、以及对政府的问责性等。美国国务院在2019年的《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促进共同愿景》报告(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Advancing a Shared Vision)中,也提到印太战略与台湾的新南向政策紧密合作。

若台湾公民社会能够在非正式外交的管道上寻找与美国官、民单位的有建设性的合作方式,协助印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社会发展,也许是提供台湾公民社会经验、强化台湾在亚洲有别于中国模式、与东南亚国家建立实质关系,以另一种方式强化“台湾作为国家主体”的重要机会。

“Taiwan can help”,不是只能向国际强调台湾焦点、台湾视角、台湾必须是主角。在为台湾的国际命运激情之余,台湾社会应积极找寻把自己实际地镶嵌进现有国际体系的作法,寻求在国际现实中,凸显台湾主体地位的具体路径。

(林倢,台湾人,旅居华盛顿DC的国际发展NGO工作者)

读者评论 19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台灣哪來的所謂江南人士造就當年輝煌啊...最有名的江南是被蔣經國派黑道暗殺的美國人啦

  2. 江南作为东亚中心?
    从南宋算也只有1000年啊 。更不用说东亚这个概念也没存在几千年……
    当然,你要从良渚算,掩耳盗铃说石器时代,杭州就称霸全球了 那也。。。没毛病。祝侬开心。

  3. 额………中国猪就不是歧视了吗?

  4. 想否認江南作為幾千年東亞文明中心的人大致有幾種: 1.中國北方人,以權利定中心; 2. 港台人士,以近半個世紀的突然”發達”自居”高位”。實際上哪怕港台,也多為江南人士創造的當年輝煌,例子太多,不必多舉

  5. 專制和民主本來就有對立優劣之分呢,被專制假消息污染危害的民主國家本來就十分無辜。西方國家有些極右團體怎麼來的?很多都是受到中俄外宣影響

  6. 同意@勿言,批評極權不等於污名化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民間力量和文明水平,但是江南是「文明中心」說法非常偏頗。

  7. 「民主極權二分法」不是冷戰思維,就是現實。台灣和中國不是不能有交流,什麼樣的方式是個問題。更何況這篇文章就是反對冷戰思維,提出台灣主體性不能依靠川普極右麥卡錫。

  8. 一個字,好。我覺得比如在少數族群和LGBT方面,台灣就可以提供自身經驗。

  9. 港台媒體過於強調台灣,反而忽視了中國大陸不同地區在防疫的表現,就簡單拿江蘇省而言,其吳語地區的蘇州無錫常州城市群,因經濟發達,交通方便,同中國其他地區的交往甚密,迄今為止確診案例100多,尚無人員死亡,包括在一開始其他地區紅衛兵式的封城下,江南地區的封城管制也相對文明和進步很多,而這些局部地區的優秀表現,雖被國際社會模仿,卻從不能得到港台和海外媒體的正視。中國確實有很多進步的地方,但部分港台媒體為了尋求自己的政治目的,在報導上從未客觀,甚至對中國的污名化實際也是對東亞文明中心江南的污名

  10. 文章论述的预设前提还是冷战思维下简单的民主极权价值的二分法。这种二分法没法看到互动主体的演化可能性和交流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思维下,台陆不两立,甚至交流本身也是罪,因为交流会导致“渗透”。当然,也只有在这样的思维下,台湾的论述才可以在国际关系的实力论述中占据道德优势。

  11. 想知道作者有沒有自己的網站或專頁。在思想坦克上看過他發表的另一篇文

  12. 确实很有启发性。不过在写作“要尽力弥合国际政治正确叙述与本土言论自由价值”的方面,似乎倾向于表达“说黑奴是容易引起指控的”,而“说中国猪而已没那么严重”的意识,显得所谓种族平等观念好像只是装裱自身国际性和谋求国际地位的精致话语一般。还有就是,当“专制国家散步假信息”时,“民主国家是在保卫言论自由的前提下进行澄清”的对比论述,一方面把所谓专制与民主作为两个对立且价值有优劣之分的术语,另一方面显示出了很奇怪的潜在心理:“民主国家”是在为澄清自己的无辜而奋战。在国家层面,似乎并没有什么无辜与邪恶。没有危险的民族和所谓不同类型政权的国家,只有危险的政治情景和政策安排罢了。如此而言,各国只是在为利益而战罢了,倒也没什么正义邪恶之分。

  13. 文章写得真好,很有启发。谢谢作者。

  14. 很有建设性的文章

  15. 有一點不認同。川普上任後從「川蔡電」至今,與川普對台政策有關的許多新聞下評論及朋友間的討論,有外交勝利感的普通民眾極少,最多人同意的看法是:國際社會是現實的,謹言慎行;台美無建交的事實勝於其他表面功夫;一切靠自己努力,尤其商人靠不住。要不,金曲獎上扛著「我在亞洲,我反美帝」的旗幟從何而來,台灣內部討論多元,但天真的外交勝利感應該只存在於媒體的誇大標題,但不也常被群眾在評論區打臉?

  16. 像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就决不允许这些吃饭砸锅的人存在。

  17. 为什么出卖国家利益的人可以用“自由派”这么好听的名字冠名。

  18. 這篇講得真好。

  19. 這篇比一海票網紅名嘴以台灣中心邏輯對美國政治誰就是抗中誰就是親中的一根筋解讀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