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日本经济的话题有趣,也许世代论是票房保证,早前《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导《日本年轻人的通缩心态,让世界上最激进的货币政策一败涂地》在网上疯传。报导中几个在通缩时代成长的年轻人,生活节俭不喜消费,对未来没有什么憧憬,似乎没有被安倍经济学的各种政策“刺激”起来。
访问式报导难免片面,几个人的见解未必如大型实证研究有代表性 。我会先介绍一项有关通胀预期和日本通缩问题的研究,再讨论经济预期的世代差别源起何在。
年轻人对未来难以乐观
东京大学三名经济学者最近公布一顶大型的调查研究(Diamond, Watanabe and Watanabe (2016)),分析13000名日本人的购物习惯、背景特征、通胀预期等访问数据。研究主要发现,年纪愈大的人通胀预期愈高,每大一岁预期的明年通胀便增加0.05%。将其他背景考虑在内(如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收入等等),以及扣除老年人年轻人消费模式的差异,通胀预期跟年龄的明显关系依然存在。
到底是对世界的看法随年纪变化,还是不同世代经历有所差异?研究发现,通胀预期最高的为1922年前出生的日本人;通胀预期最低的,为1986年后出生的日本人。前者是在盛年经历过二战后日本超级通胀的老年人,后者是不知通胀为何物的80、90后(日本于零通胀徘徊,大约由1990年代中期开始)。预期似乎跟成长背景有密切关系。
悲观的解读,是通缩维持太久,通缩预期于一代又一代日本人的脑海中形成,随着生老病死世代更替,日本央行要提升通胀预期,只会愈来愈困难。其实通胀也好,通缩好也,只要预期稳定,本身不是什么坏事,唯独预期低迷有一大隐忧:只要日本经济不幸受负面冲击,央行可以做的将非常有限。
根据费沙公式(Fisher equation),名义利率等于实质利率加上通胀预期。名义利率最低只能降到零(所谓负利率,也只是比零低一点),通胀预期接近零甚至是通缩的话,影响消费、投资的实质利率便不在央行操纵之内。例如名义利率为零,而市场预期有1%的通缩,那根据费沙公式,实质利率只能停留在1%,不能再压低。央行一直想将通胀和通胀预期推上2%的理由在此。
研究也有比较乐观的结果:受访者中对经济新闻比较留意的年轻人(如明白安倍经济学所指为何、知道央行有2%的通胀目标等),预期通胀明显较高。政府和央行“出口术”似乎有一点作用。不过,由于调查是在2014年进行,离安倍经济学开始的2012年尾不足两年,对政策憧憬依然存在,央行亦未曾一再推迟通胀目标。假如在几年后的今天再做调查,日本人对“出口术”的反应相信已大打折扣。
安倍经济学的长期效果备受质疑,财政政策跳不出大桥、铁路等功效存疑的基建开支,受零息限制的央行一直维持有限度量化宽松,拒绝作“直升机派钱”(Helicopter money,指央行和政府财政部门合作,印银纸抵消政府债项 )的激烈实验。至于结构性改革,也许是遭遇阻力太大,一直停留在空谈层次,未有明显突破。
我对日本经济的判断依旧:通胀和经济增长持续偏低,年轻人对未来难以乐观。
人生经历影响经济行为
成长体验改变预期、偏好的现象,不只在日本发生。几年前一项广受引用的研究(Malmendier and Nagel (2011)),利用1964年至2004年美国人投资行为的数据,印证了好景逆景的经历足以影响大半生。人生中目睹过股市大升,对风险抗拒程度较低,比其他人较大机会投资股票,股票占资产比例亦较高。相反,见证过大衰退的美国老人,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长大后对股票等高风险玩意明显比较避忌。经历过1970年代尾高通胀的美国人,少投资受通胀牵连的债券;自懂事以来没有遇过什么通胀的一代,投资债券的比例又较高。
人生经历影响投资喜好,时间愈近记忆愈清楚感受愈深,是以1980年代初美国年轻人少买股票(70年代股市表现差),90年代尾年轻人又忽然投资股票起来(90年代股市做好)。几年后两名经济学者分析通胀预期(Malmendier and Nagel (2016)),证实美国经历过70年代高通胀的一代,其通胀预期持续比其他世代要高,跟日本的情况相似。
香港的经验又如何?股市在1990年代表现极佳,之后经过1997、2000年大跌市,到2003年 SARS 跌至谷底;随后股市大升,后因金融海啸大跌,恒生指数至今仍未回复当年31000点的高峰。若然经历愈近影响愈深,“80后”长大成人之时经历过股市风雨飘摇,投资股票方面会不及90后进取。同理,年少时遇上1987年股灾的一代,其投资取向又会跟其他世代有差异。楼市历史更简单,除了1997年至2003年一段负资产时期,前后十几年楼市基本上是升市,最近几年更是升得疯狂。90后以至00后,自懂事以来从未见过楼市大跌,其对楼市的预期跟上一代香港人有什么不同?预期能否解释不同世代的消费储蓄习惯?
世代之间对经济金融看法的差异,是一个有趣的本土研究课题。
(曾国平,香港亚太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成员、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城市及地区御险力环球论坛附属学者,“经济3.0”共同作者)
日本的政客經濟學家缺乏破釜沈舟的決心,日本的通縮是因為農業的保護,流通環節的繁複,導致價格的虛高,只有敲碎利益集團的頑固堡壘,開放農產品進口,減少流通環節,一次過通縮到底,才能重新恢復通脹
香港人習慣了吸買房地產丶零售及股票的毒,不知道創意需要什麼土壤了,獅子山精神不只是同舟共濟,創新及勇於嘗試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