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李峻嵘:时尚运动,资本装饰或社会进步契机?

时尚运动不但配合保守的新自由主义逻辑,而且难免被商业世界的牟利逻辑吞噬。
香港渣打马拉松赛。

时尚运动强调个人自我追求,而非集体意识,正好有意无意替新自由主义提供支持

近年的香港渣打马拉松比赛,开放报名时总会出现网上大塞车的情况。近日举行的NIKE女子10公里赛,据称有五千多人参加,场面墟冚(热闹)。由此可见,长跑在香港已成了一股热潮。

其实不单是一般的长跑活动,越野跑、单车等运动,近年也吸引到愈来愈多香港人参加。无论是否有大型比赛举行,大家总会在社交媒体见到朋友参加这些运动的消息。到底这些运动兴起,又有何社会甚至是政治意义?

时尚运动 vs 成就运动

长跑、越野跑、单车这些运动有以下的三项共通点:

首先,这些运动很多时可以独自参加,组队绝非参加这些运动的必备条件。而且就算没有对手,参加者也可以乐在其中。

再者,虽然这些运动在正式比赛也有严格的规则,但在比赛以外的时间参加这些运动时,却是完全没有规则束缚。这与我们业余足球员在街场对垒,就算没有球证也要遵守球例的基本规定完全不一样。

第三,长跑、越野跑、单车,以至滑浪、飞跃道(Parkour)等运动,不用有特别的场地。只要有路,理论上就可以跑步和踏单车。只要有山,就可以进行越野跑运动。这和打篮球起码要找来一个篮球架不一样。

由于有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将这些新兴的运动称为lifestyle sports(暂译为“时尚运动”),以突出它们和“传统”讲求与对手竞争、需在特别场地,而且很多时必须组队参加的achievement sports(暂译为“成就运动”)的不同。

工业化、阶级认同与成就运动

成就运动的兴起,是早期资本主义的产物。19世纪中才在英格兰被规范的足球运动,在1930年已有世界杯。至于时尚运动,在西方则要到起码上世纪70年代才冒起。

在西方世界,足球、棒球等运动,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成为大众娱乐,与都市化、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转变息息相关。都会区的新兴工人阶级,是这些运动最忠实的参加者和支持者。这些运动不但为辛勤劳动的工人提供娱乐,而且队际运动的逻辑,跟工人在工厂内为报酬集体刻苦劳动,还有他们的政治参与——强调集体阶级认同的工会组织——相似。于是,欧洲的足球和美国的棒球,成为20世纪初期到中期,两地最受欢迎的运动。

19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社会始与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说再见。在战后富裕时代出生长大的一代,开始对社会有影响力。他们主张的“后物质主义”(post-materialism, 指追求财富与物质享受以外的价值),推动了“新社会运动”(new social movements,例如女权、环境、同志等运动)的兴起。这些社运,相对不强调阶级认同和资源分配,取代了传统的工人运动,成为了西方社会抗争运动的主力。再加上70年代的去工业化,后工业社会的工作经验,令建立集体阶级认同更加困难。

后工业社会、个人认同与时尚运动

有学者认为,这种社会叫“晚期现代”又或者是“后现代”社会。当阶级、职业,甚至是资本主义下的核心家庭,已不是生活的主轴,过去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生命历程正在瓦解,人们就可以自由地或被迫选择用不同方式,去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寻找自我。

如果集体认同和集体生活,仍然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三四十年来的西方世界,以至近十多年来的东亚社会,却是在走向一个强调选择、自由和自我的极度个人化的时代。不少学者认为,在这个时代,“消费”在建立个人的身份认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时尚运动就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体育运动不再与集体阶级认同挂钩。在这个愈趋个人化的社会中,人们利用个人运动,来建立自我的身份认同。像长跑或者单车这些运动,可以在没有规则下进行,也体现着对现代社会规范的颠覆。再者,这些运动不一定在运动场进行,部分更强调和自然环境结合,也是对现代社会过分强调“人类征服自然”这一原则的挑战,和后物质主义所追求的东西一致。

新自由主义与消费

1970年代冒起的个人主义思潮,契合于在同一时间崛起,逐渐成为西方,甚至全球管治精英共识的“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简单来说,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它所主张的政策,就是要推翻过往社会民主主义时代工人运动争取到的成果——如较完善的劳工保障和全面的福利国等。

新自由主义建立其霸权地位的过程中,不鼓励工人阶级的集体认同,甚至要将它压抑。此时冒起的时尚运动,强调个人自我追求,而非集体意识,正好有意无意为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支持。

虽然当代社会强调自由和选择,但其实真正有选择的,仍然只是社会上的中上阶层。不少时尚运动的参加者都是中产精英。这些运动之得以普及化,就算连平日不运动的人,也会以亲临盛会的心态偶尔参加,始终还是拜商业化所赐。

资本不会放过任何赚钱机会。运动品牌透过市场营销技巧,将这些运动带向主流,吸引大众购买相关产品。一般人要追逐中产精英带起的时尚运动风,不一定靠艰苦锻炼或持续参与;只要买适当装备,在社交媒体上偶尔秀一下自己运动的照片,也可以“表现”自己追求健康和突破的决心。

进步政治的可能性

上文强调,时尚运动不但配合保守的新自由主义逻辑,而且难免被商业世界的牟利逻辑吞噬。但如果说时尚运动没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其实也不公允。

西方不少极限运动的爱好者就极为抗拒,自己钟爱的运动逐渐成为商家牟利的工具。在香港,长跑和单车的兴起,也令人反省道路和空间使用权等问题:为何城市的设计,总是为资本和商业服务为主?为何市民的闲瑕和运动需要,却往往不被重视?

如果有人藉这些议题发起组织争取改变,那相关的行动和抗争,也有质疑新自由主义主流意识的意义。只不过,如果个人化和改造自我才是这些运动的主要元素,要动员时尚运动的忠实参加者持续参加集体行动,大概不是易事。

(李峻嵘,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讲师,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毕业)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