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施威全:北京部署边缘策略,蔡英文的过招

“边缘政策”是借着推动一系列的危险动作,让形势到达冲突的边缘,达到屈服对手的目标。

期待到那时候后台湾新的执政者会以自己的方式,来表明愿意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愿意接受他们自己宪法所规定的“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中国大陆外交部长王毅 2016.02.25

王毅部长的这几句话可说是大陆对台政策从九二共识往前迈进妥协的一大步,让两岸和解的路更加宽敞,也让民进党新政府与大陆政府互动的政治基础出现可协商的空间。

前陆委会副主委童振源  2016.02.26

王毅的弹性与坚持

2011年夏季某日,和时任国台办主任王毅的会面中,谈话将结束,他和我起身边握手边走向会客室门口。互道再见的寒暄里,聊到了他是否可能访台。“赖主委欢迎不欢迎我去爬玉山啊?”王毅主任的语调轻快了起来,我们手还握着,他猛地把我拉近小声地说:“我跟你讲,如果我去,我只会在台北市待半天就往南走,到乡下去。我不要在台北,我才不会像他们去什么请客吃饭,哼!”

王毅的“哼”,与赖幸媛主委的观点颇一致:

“1987年的母亲节,老兵何文德在街头上披着白布条,写着‘想家’和‘妈妈我想妳’,开启了两岸交流序幕。是小老百姓的需求,启动了大时代的变化。两岸交流的真谛,绝对不在于五星级饭店的签署仪式与衣香鬓影的宴会。”

之前赖幸媛主委公开场合的几次演讲与专访,都会如此强调;我与大陆官员们沟通时也常引述。王毅在我耳边对请客吃饭很不屑的一句话,也同时呈现了他的作事风格。陆委会同仁与我对他的观察是:在他的领导下,国台办讲究效果、务实,呈现和以前不一样的工作风格,的确创造了成果。

那次会面,王毅穿着深色POLO衫,深褐色尖头短靴。话题严肃,但他神态语言颇挥洒、不紧绷。虽然会面前已先说好著便装,但相较于王毅的轻松,他的幕僚和我都只是把西装外套脱下,拿下领带、解开白衬衫领扣,看起来僵硬。有大陆智库学者评论王毅:“没有他某些前任的土霸味,多了些时尚气味。”这是贴切的观察。

伴随着王毅直爽、弹性作风的,是他对底线的坚持。他担任外长后,我几次听到我政府驻外前线同仁评论:王毅没有因为对两岸议题、台湾内部形势的了解,而在外交上放软。美国涉外的官员也点评王毅在亚洲局势上相当强硬。穿西装的王毅与穿POLO衫的王毅并没有变,他的风格吻合对岸领导人习近平的方圆并济。例如,坚持两岸领导人的会面不是国际事务,不在国际场合;但同意在第三地会面。这是习的意思,是他拍板的。

习的权力相当巩固,表现出大国领袖的自信,有魄力作些突破。习在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展现出明确的决策风格,大陆权威智库负责人称为“底线思维”:作风有弹性,但底线是原则。马习会的新加坡模式便是经典前例:争议的部分可以各自表述,我们总统的记者会上有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大陆没意见。但这模式就无法延伸到大陆境内。

民进党的过度解读

2016 年2月25日王毅提到“他们自己的宪法”。童振源认为是“从九二共识迈进妥协的一大步”;民进党诸人则认为,王毅谈宪法的同时,没有提九二共识,这就有了“不讲九二共识”的空间,蔡英文主席新任总统后可以另起炉灶与中共达成新的共识,在新共识上延续两岸制度化协商。

我认为,民进党阵营过度解读了王毅的说法。在习的底线思维下,王毅不可能背离原则;王毅做事强调坚持底线,言论更不可能出轨。这阵子趁着两会,大陆各方发表了“一中”、“九二共识”的定调言论,只是再确认民进党某些人的误判。中共立场没有调整,也没展开什么新的步伐。中共在公开场合早已多次讲过“两岸各自的法律规定”,首次公开讲出“宪法”两字,只是语言的灵活。

王毅部长的说法,与王毅主任时代国台办的说法一致。有几次在沟通场合,国台办官员就直率地说:“两岸各自的法律规定意思,就是两边的宪法”。至于王毅没提到九二共识,这是大陆外交部门在国际场合上的常态:涉台部门面对台湾会强调九二共识,外交部门面对国际会讲一中原则;见人说人话,一中是底线,九二是底线原则下的务实作法。王毅做事很务实,有时言语举止灵活,活泼,但立场硬。他的发言不会背离定调的底线与原则。

在2015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前,大陆几次传递的讯息便很直接明确:蔡主席可以不讲出“九二共识”四个字,但要具体体现“一中原则”。之前2012年总统大选期间,有民进党中国小组与对岸智库接触时,提出“没有九二共识四个字的九二共识”的说法,得到的也是“必须有一中核心意涵”这个回答。陈水扁总统执政时,民进党政府公开、私下几次提出以“1992年香港会谈所获得成果基础上”来替代“九二共识”四个字,这就是“没有九二共识四个字的九二共识”的由来。从彼时至今,民进党的企图颇一致,大陆的立场也没改变。

大陆对就任后的蔡总统会如何出手?还没定调,因为还有几项指标待观察。总统府副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的人选是指标之一;该人选若是两岸协商经验丰富者,有助于不让蔡总统误判形势,但这尚不是关键指标。陆委会主委人选是指标之一;但蔡总统本身娴熟大陆事务,在她的领导与事必躬亲下,未来的陆委会主委是帮蔡总统稳健守护主委这个位置的人,也非关键指标。关键的指标,仍在520就职演说或之后蔡总统的发言。

四年多来,大陆许多人与单位都在关切,蔡主席的两岸观点是否改变。蔡主席的“变”有前例:以区域“经济整合、自由贸易”为例,参与米酒谈判的学者蔡英文,后来的蔡英文副院长,以及现在的蔡英文主席,立场并不一致。蔡主席在2010年与联合国地球日奖得主席娃博士的对谈中,就改变了学者蔡英文支持自由贸易的立场,反省自由贸易带来的痛苦。她的转变是务实地想要争取农业县的选票,强化其关心弱势的形象?还是理念的改变?“蔡英文是理念型?还是务实型?”这个题目虽然有些化约,却为大陆涉台各有关单位关注。

从大陆内部政治的角度看来,民进党的胜选,当然是涉台工作上的挫折。陈水扁总统时代对台工作的痛苦记忆犹新,当时江泽民很不高兴地说了“你们对台工作不要说马后砲”,让人灰头土脸。如果蔡总统屈就现实讲了九二共识,那将是大陆几个部门败绩中的小胜,可以表彰上呈,对国家领导有了交待。

蔡英文与北京的正式过招

总统大选前后,蔡主席的言论的确一步步向大陆靠近。她先讲出“维持现状”,然后讲出“在中华民国宪政秩序下”,后来在政见会上说“民进党没有否认1992年两岸会谈的历史事实,也认同当年双方秉持相互谅解的精神、求同存异”。

当选后的自由时报专访,她说“会以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与双方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等‘政治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与发展。”其中“政治基础”四个字一直是大陆方面的用法,蔡主席竟然跟随了。相较于大陆讲的“在反台独、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马政府时期的陆委会,讲的是“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不用“政治基础”这四个字。

蔡主席言语上的改变与靠拢,是对大陆flirting,但大陆会不会错把flirting当成情投意合,反而在未来期盼落空时,欢喜盼望变成失落反目?从大陆的作为看来,并没有。对蔡英文主席的flirting,大陆有回应。就在蔡主席说出“既有政治基础”后,1月24日凌晨12点36分,大陆对台体系的中评社发出“快评”:

“蔡英文这样的表述,是一种善意的表态,也表明她正在为寻求大陆能够接受的表述作积极的努力。或者说,她正围绕大陆坚持的‘九二共识’寻求解套或突破。 可以说,蔡英文的新表述,离九二共识已相当接近,能否最后实现突破,只在蔡英文的一念之间。”

既然她抛媚眼了,大陆得表态说看到了。这篇评论发出前,相关部门先透过管道查证,报纸上呈现的遣辞用字的精确性。在了解“既有政治基础”的确是蔡与幕僚仔细斟酌后,以自由时报为平台刻意释出的讯息后,大陆方面忙碌讨论,撰拟后尽速发出,才会在凌晨刊登。这是双方的正式过招;这篇文字比行礼如仪的“两会”中发出的声明,更值得重视。大陆回应主调很清楚:我们对妳有善意,但妳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大陆强调拭目以待的前后几天,央视等陆媒刻意报导了对台军演,大陆铁壳船不寻常的接近兰屿,同时陆客缩减的说法也在流传。这些讯息,从没有得到大陆涉台单位权威性地证实,也没有必要。

但以陆客是否缩减为例,早在一年多前,大陆相关单位与智库就在不同场合私下多次提到:“当大陆民众觉得台湾不是一个友善旅游的地方时,市场机制就会自然反应。”委婉话语表面上尊重市场机制,但意思是陆客必然减少。选后今年的一月廿七日,国台办新闻发布会则挑明“将根据两岸关系形势和两岸旅游市场的需求,视情况处理。”表面上仍提到“市场”两字,但已不遮掩其将政治介入。

温语鼓励蔡主席的同时,大陆面对民进党在为未来的 Brinkmanship(边缘政策)做布署。“边缘政策”是借着推动一系列的危险动作,让形势到达冲突的边缘,达到屈服对手的目标。前国安会副秘书长张荣丰对边缘政策有精辟的说明:“将我方可用的惩罚措施(或筹码),按对方的威胁性,从小到大排列。同时不预告时限、措施、持续多久…等,视双方谈判情况依序执行,逐步升级(Escalating),让对方陷入各种‘不测’与威胁的想像,以达到威胁的作用。”

民进党政府的两岸困局

面对两岸与国际形势,未来民进党政府会很辛苦。面对中共的底线原则,台湾最大的筹码就是我们的民意与民主制度。过去与大陆协商协议时,赖主委善于拿民意做后盾,告诉大陆立法院的意见就是陆委会的底线,不可能退了。美国智库就曾指出,这个“Our hands are tied.”的策略是ECFA谈成的主因,才不是什么大陆让利。

未来民进党政府当然可以依此策略提出诉求:今年第一次投票选总统的年轻人,九二会谈时都还没出生,难道新的世代不能有新的两岸关系主张?但从蔡主席一步步靠拢大陆的flirting来看,走的是背离这策略的路线。何况,民进党从“主张没有九二共识”、“把九二共识污名化”到现在又“不否认九二会谈的基础”,其任意的、没有一贯原则的说词,压缩了自己面对中共真枪实弹时,对九二共识的诠释空间。对内,民进党这样地反反复复,又如何出面整合整个社会,形成新的共识?

如果不接受九二共识,民进党提得出新的共识吗?民进党赢得总统,但此大选结果不等于对九二共识的否定。民、国两党的民调与焦点团体访谈,都清楚显示是民生问题决定了胜败,因此就算民进党想全盘否定九二共识,也没有足够民意后盾。

民进党的另一条路,是放手让“时代力量”(台湾新兴政党)等侧翼发出激进台独的声音,以强化民进党面对大陆时的资本。这或许会有些舆论上的成果,但功效限于台湾内部。因为素朴的台独声音,其扩张性就仅止于对基本教义有感觉的群众,遑论成为主流,更不可能拿来面对大陆与美国。

台湾未来的困局还不在于民进党面对两岸与国际时的艰苦,而是民进党一筹莫展后,会不会把困局内销,诱发内部政治冲突,巩固绿营基本盘以维系权力基础。这是陈水扁总统擅长之处,政绩受挫,便发起族群清算、历史清算,例如18%,炒作认同政治,在对立中寻找利基、巩固权力。

未来民进党政府如果如此操作,是可能成功,顺利走向连任之路。不只是因为在认同政治的气氛中,“千错万错都是阿共仔的错”容易得到共鸣,也是因为作为反对党的国民党,在国族主义的论述上先天匮乏。不只如此,陈总统执政期间的国民党,搭建出政商相混的交流平台,政治上也沦为共产党制衡民进党的棋卒,交换特许利益。这让台湾人民觉得国共联手斗民,斗民进党也斗台湾人民,这才是陈总统族群政治成功的关键。

国民党的角色

未来两岸形势中,大陆的共产党需要国民党这只卒子。当面对民进党无法开展两岸关系时,有些涉台单位更需要有个国民党主席或荣誉主席,到北京讲讲同属一中等十六字箴言,以便向上报告:台湾还是有顺从大陆主张的重量级代表,对台工作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也清楚,这种炒短线的手法,背离普遍的台湾民意,不利于长期发展,可是为了内部政治与短期政绩,他们不得不。之前大陆邀连战主席到北京,大陆智库朋友就私下坦承,这是铺陈“升官图”。

国民党该如何扮演,忠诚于台湾人民的反对党?不能成为大陆对台的棋子。国民党必须理解,当大陆民众热烈关注“爱滋村”、“穹顶之下”的当下,国民党大老们赴大陆的身影多么老旧。未来国民党要尽力推动和大陆环保运动的柴静见面,和关心爱滋病的万延海见面;要大胆西进。两岸交流不是带着自己儿子去和习近平握手,不是封闭的,大企业与政治人物才能参与的交流。国民党看到的大陆,不能只有大财团、握有政治权力的人,要看到大陆的真实面貌。大陆也有对社会环境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不拥抱大陆,但寄望大陆的年轻人。

2015年前主席朱立伦参与两岸文化经贸论坛时,主题、成员与交流形式都做了改变,毅然改掉了传统国共两党主席会面形式,带着中小企业、渔民、青年代表上椭圆桌对谈。这是个起点,民进党执政下的国民党能否持续?

(施威全,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副执行长,曾任陆委会主委办公室主任)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