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罗世宏:为什么要看《冲天》和《老鹰想飞》?

为了抢救抗战历史记忆,为了疗愈集体心灵创伤,为了救老鹰,也为了救自己,我们可以从进戏院观看这两部纪录片开始。
「老鹰想飞」纪录片。

台湾是华人世界最自由与活跃的纪录片重镇,也是在背后推动台湾民主化、守护台湾民主多元价值的一股力量。正如我的同事、知名纪录片导演蔡崇隆所说的,过去20多年来,台湾第一代纪录片工作者的贡献是打破威权,创造多元,第二代的使命则是防止威权复辟,守护得来不易的民主价值。

特别是过去十多年来,台湾的纪录片类型多样,数量繁多,是台湾新电影没落后难得一见的电影荣景。

纪录片的势不可挡,从台北电影节百万首奖的得奖纪录就可以清楚感受。台北电影奖每年从剧情长片、纪录片、短片、动画片四大类竞赛影片中各选出一部最佳影片,再从中选出唯一的百万首奖得主。2010年至2014年,连续五届的百万首奖影片皆为纪录片(分别是《乘着光影旅行》、《沉没之岛》、《金城小子》、《筑巢人》、《不能戳的秘密2:国家机器》),直到今年才由张作骥导演的剧情片《醉‧生梦死》终结了百万首奖由纪录片作品“五连霸”的记录。

《冲天》和《老鹰想飞》是两部今季正在院在线映的台湾纪录片。同样关于天空,同样关于飞翔,同样都在与时间赛跑:一个在抢救中华民国空军泣血抗日的历史记忆,一个在抢救黑鸢日渐寥落的当下生态。个人认为,这是今年底最值得进戏院观看并支持的两部纪录片。

为了赶在抗战结束七十周年公映,《冲天》的拍摄期甚短,2014年初筹拍,太阳花运动结束一个月后开拍,2015年完成后已于8月18日在台北中山堂举办特映会,并且出版由谭端撰写的电影纪事书——《天空的情书》(台北:天下文化)。《老鹰想飞》拍摄期甚长,前后费时23年,曾于2014年起陆续举行特映和校园巡回放映活动。

《冲天》由华人纪录片平台CNEX和台湾的中华文化总会共同出品,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和秘书长杨渡也是幕后重要推手。《老鹰想飞》则是导演梁皆得用自己微薄收入和外界小额赞助款,从1991年起跟拍台湾的老鹰达人沈振中。为了筹募院线排片费用,以及后续环境教育推广和保育研究经费,在短短两个多月内,该片成功地在群众募资(众筹)平台募得台币170万元。

这两部纪录片精彩可期,背后的故事更是令人动容。

《冲天》不以研究抗战史的学者专家为访谈对象,而是访问那些亲历抗战的空军飞行员,包括受访时都已超过一百岁的空军飞行员李继贤、金英,还有韦宪文(97岁)、都凯牧(96岁)、陈鸿诠(96岁),以及住在香港的陈炳靖(96岁)。不无遗憾的是,高龄103岁的李继贤来不及看到本片即辞世。

除了硕果仅存的空军飞行员,本片也访问了与殉难空军飞行员有过亲身接触的人,其中包括高志航的儿女、刘粹刚遗孀许希麟二婚所生的女儿唐小姐、陈怀民的外甥刘兆安(陈怀民妹妹陈难的儿子),以及林桓姐姐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希望除了重建殉难空军飞行员的伟岸身影和国仇家恨之外,更想把她们重新恢复为平凡的个体,有着和你我一样(也和他们的仇敌日本空军飞行员一样)的情感和温度,一样有着难以断舍的儿女情长。

比如,我们看到,刘粹刚曾写信给新婚妻子许希麟,表示为了不让她提心吊胆,他可以为她放弃飞行,改作文职;但许希麟知道刘粹刚无法抛下那片不能少了他冲天迎敌的天空,未曾做此要求。刘粹刚殉亡后,她回到教育本业,创办粹刚小学,作育了许多失去父亲的空军遗孤,包括高志航的儿女。

又比如,陈怀民在座机中弹坠落之前,冲撞由高桥宪一驾驶的敌机,与敌偕亡。从高桥宪一遗体发现身上带着妻子美惠子的书信和照片,陈怀民的妹妹陈难乃致信美惠子表达同样失去至亲的哀戚。陈难在1949年后留在大陆,因国军眷属身份而吃尽苦头,后来在1990年代终于和美惠子联系上,而美惠子也才终于读到当年陈难写给她的信,并为之潸然泪下。

本片在历史细节考据和珍贵影像求索方面皆见用心之诚,例如寻获殉难飞行员张大飞赴美受训期间的珍贵影像,而在有限经费下占本片内容近三分之一的动画制作也可圈可点。在拍摄技术上,虽然有若干瑕疵已经被指出出来,但瑕不掩瑜,并不减损本片的价值与意义。

《冲天》的价值与意义,与其说是在抢救被遗忘的历史,不如说是为了当下集体心灵的自我疗愈。

正如导演张钊维所说的,这部影片在为前一个历史阶段悲伤感叹之余,也在为这个累积大多冲突压迫和怨怼不平的岛屿,提供了文化和心灵层面的抚慰,也是有助于这座岛屿在纠结历史和迥异价值观面前自我疗愈的一帖药剂。当然,这帖药剂不只是这座岛屿所需要的,也是对面那片大陆所需要的。

同样地,《老鹰想飞》与其说是抢救老鹰,不如说是抢救自己,因为救老鹰就是救人类自己。

牠们曾经鹰扬天际,也因我们对环境的破坏而折翼哀鸣,这部影片迭垒了23年长期纪录的黑鸢生态影像,也清算了我们人类与自然环境和生灵的历史账本:为什么曾经黑鸢翶翔的台湾天空,近年来已经日渐寥落了牠们的身影?《老鹰想飞》向我们发出警讯,在全世界普遍可见,全球族群数量多达数百万只的猛禽,为什么独独在台湾几乎快要成为濒临绝种的物种,全岛只剩下354只?在整个亚洲唯一让老鹰面临大量快速消失命运的台湾,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老鹰想飞》背后的灵魂人物是39岁时毅然辞去教职的生物老师沈振中,一肩扛起纪录、调查和保育黑鸢的使命,过着清贫的生活,孤单地走上为老鹰请命的漫长道路。这条路他一走就走了23年,为的是追寻“老鹰为何消失”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且想办法要翻转老鹰消失的宿命。渐渐地,他的独行路,有越来越多人追随并响应他的行动召唤,包括23年前开始跟拍沈振中调查行旅的纪录片导演梁皆得,也包括5年前开始志愿协助沈振中工作的“接班人”林惠珊,以及众多关心野鸟的民间公益组织和志愿者。

这两部风格殊异,但同样关于天空、关于飞翔的纪录片,吸引了许多人的协助。《老鹰想飞》有吴念真主述旁白,是他在今年初意外重摔一度病危康复后首度为纪录片献声,录音时身体状况不佳的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你知道他(沈振中)付出那么多努力吧……有时候想心里面想支持,也做不到什么,有机会做到,自己能做得到的,那就做吧!”除了吴念真,本片还有林强为之配乐献唱,《聂隐娘》监制廖庆松和录音大师杜笃之协助影片剪接和混音。《冲天》也同样得道多助,有空军子弟金士杰协助为影片主述旁白,张艾嘉、贾静雯和蔡灿得协助为片中角色——年轻时的林徽因、许希麟和齐邦媛——录制配音。

想象一片永远不再密布战云的天空,想象一片能够永远让老鹰自由飞翔的天空;为了抢救抗战历史记忆和疗愈集体心灵创伤,为了救老鹰也救自己。我想,我们可以从走进戏院观看《冲天》和《老鹰想飞》这两部纪录片开始。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