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黎广德:大屿山“孤岛两小时”的教训

多一条青龙大桥或正在兴建的屯门到赤𫚭角连接路,是否能解除一切风险?
2015年10月23日,香港汲水门大桥遭趸船撞毁令青屿干线交通瘫痪,桥上司机乘客在封桥期间在马路上休息,桥面的指示牌则显示三条行车线全被封闭。

汲水门大桥发生18年来首次趸船撞桥意外,令大屿山陆路交通完全终断,旅客无法上机,东涌居民有家归不得。传媒在深夜召开的记者会上质问路政署长刘家强:“大屿山只得一条大桥连接,是否规划失误?”很奇怪当时刘署长不敢正面回答,只说大屿山规划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

我认为要还工程界一个清白,用一条大桥连接市区同大屿山,并非规划失误,而系一个预知的风险,但我们要同时承认,这是一个规划缺陷,缺陷的根源在于一个不少市民特别是政府官员已忘掉的事实:大屿山是离岛,四面环海,同长洲坪洲没有分别。

为何每年台风袭港,渡轮停航,长洲坪洲成为孤岛时,居民没有大惊小怪,但汲水门大桥封闭两小时已经全城哗然,原因大家都明白:我们把近十万人口放在东涌,把最重要的国际机场放在赤𫚭角,所以社会无法承受中断大屿山陆路联系的代价。

有人翻查旧帐,埋怨立法会不在2002年通过兴建十号干线从大屿山东北部连接青龙头,令大屿山欠缺第二条陆路联系。当时两股势力联手反对,一是营运三号干线收费公路的地产商新鸿基集团,二是主催港珠澳大桥和时任港口及航运局主席的胡应湘,亦有泛民主派议员因担心过度发展或破坏生态环境而投反对票。

可是,多一条青龙大桥或正在兴建的屯门到赤𫚭角连接路,是否能解除一切风险?

这种“人定胜天”的思维,其实是“发展是硬道理”这套危险又过时的意识形态的遗毒。我们要建设一个可宜居城市,起点就是要认识地理局限,顺应天然条件规划,例如要明白大屿山是岛屿,就不能将过量人口和过多重要设施安置在大屿山,因为中断陆路联系的风险永远不会变成零,兼且兴建基建设施有很大机会成本:有谁愿意为了在18年内避免中断陆路联系两小时而花80亿元兴建青龙大桥,牺牲用于医疗教育房屋福利的公帑?根据本土研究社分析,在过去6年,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开支对基建开支比例已从2.6比1收窄至1.2比1,再加大基建投资势必激化社会不公的矛盾。

今次意外是及时的警号,提醒官员不能对大屿山发展头脑发热。发展局长陈茂波领导的委员会提出天马行空的构想,除了要增加几倍人口,还要兴建全港最大的购物城、物流中心、桥头经济等等。如果不顾地理局限过度发展,即使多一条陆路联系,按人口和交通流量比例推算的“孤岛风险”只会比现在更大;一旦发生意外,社会损失比今天更多,市民怨气比今天更大。

今次意外引证了不少专家的疑虑:赤𫚭角机场是否适合兴建第三条跑道,抑或应善用周边地区机场的运载力,甚至另觅地点兴建第二机场以分散风险?把所有鸡蛋放于一篮子,显然并非上策。

大屿山“孤岛两小时”有两项重要教训:其一是政府要公布水路运输的应变方案,但须坦承面对方案的局限,因为海上渡轮无法每小时运送几千人,只能先将最赶急的旅客送到机场,一般居民承受不便是无可避免的现实。其二是政府需要放弃“大跃进”心态,全盘检讨大屿山规划和机场第三条跑道计划,罔顾地理条件盲目发展,很易碰得焦头烂额。

(黎广德,公共专业联盟创会主席及现任政策召集人)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