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忠:郭台铭参选总统促在野整合,反而凸显蓝白结构困境

对于郭柯侯三人而言,后续选战的策略要如何调整,保持整合的弹性?
2023年4月29日,台北,郭台铭出席一场演讲,并向观众致敬。摄:陈焯煇/端传媒

(沈有忠,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

日前鸿海创办人郭台铭正式召开记者会宣布参选之后,让此次总统大选目前进入了一强(赖清德)三弱(柯文哲、侯友宜、郭台铭)、“四脚督”的状态,下一阶段来看,在野阵营能否整合,成为影响选举结果决定性的变数。

可以这样说,依民调数字来看,即使柯、侯、郭能够整合,也才和副总统赖清德形成势均力敌的情况,更遑论现在是蓝白两党、柯侯郭三人各自投入选举的情况。局势正如同郭台铭参选记者会所言:“在野不整合,便宜赖清德”。

然而,2024年除了总统的选举,还有立法院的选举,在选战进入白热化之际,单靠“下架民进党”的负面动员,有可能促成在野的整合吗?对于郭柯侯三人而言,后续选战的策略要如何调整,保持整合的弹性?而对于赖清德而言,如何冲破民调的天花板,甚至让民进党继续在立法院过半?这些都成为后续观察选战的焦点。

2023年8月29日,台北,柯文哲与郭台铭同场参加台北市计程车工会普渡餐会。摄:陈焯𪸩/端传媒
2023年8月29日,台北,柯文哲与郭台铭同场参加台北市计程车工会普渡餐会。摄:陈焯𪸩/端传媒

整合的第一道难题:正副如何搭配?

国民党身为第二大党,没有理由担任副手;柯文哲民调稳定领先侯友宜,同时避免民众党变成“小蓝”,也没有担任副手的正当性。

首先,对于在野的整合来说,柯侯郭当然各有盘算,谁是副手是表面上难以跨过的障碍。但深层来看,在政党的结构上和理念上,如何真正整合出诉诸执政的信念和理念,恐怕是更困难的挑战。

现阶段来看,在野三人的政党实力和候选人个人声望存在落差,是表面上难以整合的原因之一。代表国民党的侯友宜,民调始终低迷,但国民党的政党实力不仅在立法院位居第二,在2022年地方选举,更是取得过半县市的执政,深具组织动员的实力。相反的,柯文哲与其说代表民众党,不如说带领民众党来参选,而且不只总统大位,更有站稳立法院进而挑战国民党的机会。

柯文哲以个人的高声望拉抬民众党,和国民党想方设法呼吁动员与团结来支持侯友宜,党的实力和候选人的民调声望,成为蓝白最大的反差。国民党身为第二大党,没有理由担任副手,在历史上也没有与其他候选人合作担任副手的经验;柯文哲民调稳定领先侯友宜,同时避免民众党变成“小蓝”,也没有担任副手的正当性。因此,就蓝白而言,整合的第一道难题,就是正副如何搭配。

在蓝白政党与候选人实力存在反差的情况下,郭台铭的参选必然再次搅动候选人的支持率,但由于郭台铭以无党籍身份参选,并未组党,因此对于政党实力来说并不会引发“政党重组”的效果。

以民调和声势来看,郭台铭的支持率在三人之中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落后侯友宜。但在这样的情况下,郭台铭仍旧坚持参选,显见其目的只在总统,或是成为促成蓝白合作的阶梯。如果无法促成蓝白合,郭台铭现阶段也没有担任副手的理由。因此,透过正副搭档的方式来整合柯侯郭,目前看来仍有相当高的难度。

2023年8月22日,金门烈屿乡,国民党总统参选人侯友宜到海边远眺厦门。摄:陈焯𪸩/端传媒
2023年8月22日,金门烈屿乡,国民党总统参选人侯友宜到海边远眺厦门。摄:陈焯𪸩/端传媒

下架民进党,然后呢?

仅以下架民进党作为情绪性动员的口号,蓝白两个政党也很难说服选民,在什么样的政策和理念上来支持他们。

即使不看表面上正副手搭档的困境,蓝白之间或是郭柯侯之间是否能“实质整合”,更是政党政治本质上以及理念上的挑战。目前蓝白之间的合作基础,只有“下架民进党”,这也是郭台铭参选的诉求。然而,从政党的角度来看,国民党和民众党是否有趋近的执政理念,目前难以检验。

以两岸政策为例,侯友宜和国民党宣称支持合宪的九二共识,柯文哲和民众党能接受吗?郭台铭提出“金门和平宣言”,国民党和民众党不置可否,仅强调和平与交流。严格来说,蓝白之间、郭柯侯之间,能共同推出有实质内容的两岸政策吗?

如果仅是靠“下架民进党”作为蓝白之间或是郭柯侯之间唯一的共同主张,不禁令人追问:下架民进党,然后呢?蓝白之间能否在经济、内政、两岸、国际等议题推出有共识、有内容、能够实践的政策,目前看来是很大的问号。仅以下架民进党作为情绪性动员的口号,蓝白两个政党也很难说服选民,在什么样的政策和理念上来支持他们。侯友宜和柯文哲,甚至是郭台铭,除了对民进党负面动员之外,尚无明确具体的政策主张来正向动员,这也是为何民调上蓝白始终难以突破三成、甚至掉到两成以下的原因之一。

再从郭董在宣布参选时,宣称以整合非绿为目标的说词来看,对民众党来说更需谨慎以对。民众党当前靠著柯文哲领先侯友宜的声量,大有在立法院第二票,也就是政党票超越国民党的机会。

近期部分针对政党支持度的民调,台湾民意基金会的调查结果发现,民进党获得36.8%,台湾民众党17.8%,国民党17.1%,民众党已经出现超车国民党,成为第二大党的结果。如果政党支持度和个人民调都已经超过国民党,柯文哲只有柯郭、柯侯,或是维持民众党独立性自行寻找副手这三个选项。回顾柯文哲崛起的过程,主要的诉求在于“不蓝不绿”,建立第三势力的选项。柯文哲也确实靠著这样的诉求,吸引到不少中间选民、独立选民的支持,年轻选民的部分甚至超过赖清德。

在这样的政党支持者结构为基础,柯文哲相当谨慎操作蓝白合作的议题,就是要避免民众党在非绿阵营中被贴上“小蓝”的标签。如果民众党成为“小蓝”,所谓的第三势力就没有说服力,独立选民、中间选民、年轻选民,也就没有继续支持柯文哲的理由了。民众党唯有真正成为第三势力,才能继续号召不蓝不绿的选民。

因此,除了和国民党一起喊出“下架民进党”,民众党更必须和国民党在理念和政策主张上保持差异。后续选战进入白热化之后,民众党必须提出有别于蓝绿两党的政党理念与主张,这也将成为蓝白是否能整合的结构性挑战。

此外,民众党另外的挑战,在于倾向一人政党的权力结构难以在这次选举产生质变。依靠柯文哲的高人气,以及国民党低迷的选情,有可能出现一个吊诡的现象,就是从立法院的结构来看,民众党虽然在立法院因区域立委有限,难以超越国民党,却有机会在政党票的部分超车,以政党支持率来说成为第二大党。

换言之,有招牌,有柯文哲的魅力,但没有组织,无将可用。若是依此结构发展下去,免不了走上亲民党依附在宋楚瑜身上而泡沫化的后尘。从政党发展的角度来看,民众党力求在这次选举超车国民党,并朝向永续经营,选后要改变政党的权力结构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再看民进党的部分。民进党提名的现任副总统赖清德,虽然有“台独金孙”、“务实台独工作者”的标签,但在选举过程中,赖清德不断强调将延续蔡英文总统的路线,更在过境美国期间保持低调,避免成为台海地区的“麻烦制造者”。在当前两岸局势险峻,国际高度关注台海的稳定与和平,赖清德在两岸论述上维持民进党既有的基调,就是民主、和平、在国际上扮演负责的角色。

与柯郭侯相较之下,民主和和平是共同点,但赖清德诉诸国际,继续与国际连结;而柯郭侯则是分别强调与中国交流、一中、九二共识,面向的是北京而不是国际社会。简单的说,民主与和平是目的,而赖清德的主张是延续蔡英文路线,透过与西方民主国家的友好和信任关系来维持民主和和平。而柯郭侯虽然也是诉求民主和和平,但方式却是转向中国,设法取得和中国之间达成共识。

2023年5月27日,新竹,民进党2024总统大选参选人赖清德出席新竹市信赖台湾之友会成立大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5月27日,新竹,民进党2024总统大选参选人赖清德出席新竹市信赖台湾之友会成立大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大选“对内”影响大于“对外”

柯侯郭未来能否整合、如何整合,不单只是一次选举的胜败,也会是国民党、民众党是否出现政党重组的关键。

最后,台湾的总统大选,总是牵动两岸关系。从两岸与国际的问题来看,当然不会有任何一个阵营在当下的政治氛围主张两岸的统一。但从维持现状的角度来看,赖清德既然强调延续蔡英文的路线,自然是较为接近维持现状,也就是连结西方民主国家来对抗中国的并吞压力。而柯郭侯尚欠缺的,就是如何能够说服选民,既要与中国达成共识来维持和平,又能确保台湾的主权与民主。

柯郭侯不断主张,民进党和赖清德的胜选将会带来兵凶战危,但务实的来看中国的台湾政策,其实就只有两个字:统一。以统一为前提的九二共识,即使能够止战,但却无法确保台湾的民主和主权。现状的维持,虽然和中国之间呈现高度的紧绷状态,但不可讳言的,至少顺利的同时维持了民主、和平以及国家主权的状态。要维持此一状态的难度确实越来越高,也成为这次选举中各阵营必须清楚说明的议题。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面对台湾一次又一次的总统大选,北京也已经认知到,两岸统一目前已经不是台湾的主流民意。然而,随著两岸经济与军事实力越差越大的当下,加上习近平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与内缩的风险,北京的对台政策日益单向,不太容易因为总统选举的结果有所调整。

是以,尽管可能“帮倒忙”,北京仍在近期用尽各种方法介入台湾选举,例如禁止农产品进口、封杀外交空间、增加军事演习的压力、甚至扬言终止ECFA⋯⋯等等。对北京而言,目前来看,“武统”仍非第一选项,因此把选战连结到“战争与和平”,成效也相当有限。与其期待亲中势力的当选,不如明确划下红线,在吓阻台独为基础下,逐步且单方面的设定统一进程。

这场选战走到当下,未来在野势力的互动、中国介入选举的动作,确实都会对选举产生影响。但整体而言,这场选举可能对内的影响大于对外。亦即,对台湾的政党政治来说,柯侯郭未来能否整合、如何整合,不单只是一次选举的胜败,也会是国民党、民众党是否出现政党重组的关键。对外来说,无论是延续抗中路线的赖清德,或是相对亲中的柯侯郭整合而胜选,都不会改变美中对抗的格局,也不会对两岸产生立即性的影响。但长远来看,仍可能是台海现状是否改变的转捩点。

综观选战未来的发展,领先的赖清德一动不如一静;反倒是落后的柯侯郭,任何一方的决策,都可能成为影响选举结果决定性的变数。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