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当历史学家回顾2020这动荡的一年,发现在台湾北部,有一场聚集数百名大学生、墙上挂着『全台学生联合起来!』的布条及共产党旗、大学生彼此拿着宝特瓶格斗的活动,一定相当困惑。”
7月11日,前时代力量党团幕僚陈为廷,在脸书上贴出一段直播截图,并附贴文。贴文最后还补充:“不用二十年后、现在就很困惑了”,戳中许多台湾人心声。六年前,陈为廷曾与伙伴一同占领立法院,给台湾许多中老年人带来巨大的冲击与困惑。如今,占领立法院的一代青年,也开始对新世代大学生感到“困惑”:究竟该怎么理解这个风靡全台校园,由台湾90后青年原创、名为“罗马竞技生死斗”的“运动赛事”?
这项运动的基本元素,确实就如陈为廷所说,是“两个人拿着宝特瓶互相格斗”,击中对手则得分,不同击打方式得分不同,高分者胜。
它源起台湾热门的Youtube频道“反正我很闲”,创始成员之一陈奕凯出生于1991年,与另一位知名成员锺佳播是泰山高中同学,一伙人在学校做资源回收时,会随手拿起宝特瓶在回收场前互相斗殴,发现“打起来很帅”,一路玩到大学毕业、出社会就业。他们总结多年的“打罗马”心得,拍摄一支示范影片上传在Youtube频道,在2020年上半年意外爆红,一路烧遍全台大学校园。
从5月1日在国立政治大学第一场校园正式赛,到7月11日进展至第一次全国总决赛,“罗马竞技生死斗”在短短2个月之内,吸引台湾超过70所大学生自主举办了比赛。除了基本动作元素与得分规则原理不变之外,整个赛事都以“开源”模式进行,在各个大学的比赛现场,都会演变出不太相同的赛事规则、裁判机制,有些学校学生甚至还请来了专门的体育防护员。到了全国决赛时,整套机制已经成熟,还配有线上社团、直播频道、国台双语点评,颇有商业赛事的规模。
在总决赛中胜出、取得冠军的彰师大国文系学生林锐告诉端传媒,这一活动吸引他的地方,在于“自由”,平日参与篮球队的林锐说,正规的篮球比赛会有很多既成的规则,“没办法像现在气氛这么轻松”。给林锐做“体能训练与技术指导”的同学黄金元则观察,罗马竞技生死斗的迷人之处,还在于道具简单、却能“变出超多花样”。过去2个月来,参与者已经发明出“成大掉剑流”、“逢甲兵长旋风升龙斩秒杀”、“中兴达瑞文起死回生之术”等经典招式,让同好者津津乐道。
然而,规则自由、形式花样多的游戏或运动并不少,依旧很难解释“罗马”为何走红。身为“创办人”的锺佳播、陈奕凯也不理解,他们异口同声说道:“完全没想过啊!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红!”
担任全国大赛总召的陈估熊(本名陈佑维)猜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或可能是促进“罗马”风行的原因之一:“一来是校内原本的活动都被取消,二来是校园出入管制与课堂点名变严格,大家真是闷坏了。”
大学生疯“罗马”到什么程度?冠军林锐从彰化北上的旅费,是两位学长一起集资赞助;金门参赛者“鬼岛改革家”不但特别从离岛坐飞机到台湾参赛,一群同学也跟着飞过来加油,“反正我们本岛人,顺便回家。”唯一打进八强赛的女性选手“交大阿基里斯”则认为,比赛可以有打人的感觉、却又点到为止,很纾压,“而且我想这是一个不分男女的运动,大家都可以参与。”
竞技类运动却不分男女、量级,不时出现身材矮小者但逆转胜的戏码,或许是“罗马”迷人的原因之一,但它但罗马真正爆红的原因,实在无人知晓。黄金元观察,在学校的边缘人,因为这规则简单却公平的设定,找到了参与的群体感。林锐则认为,比赛能让学生拥有对群体的认同感。还有不少人是因为喜欢“反正我很闲”的Youtube频道,成了“罗马”的粉丝。
这个Youtube频道风格,以“好笑”为主,影片主题相当大部分是“批判惯老板”与社畜自嘲,或批评社会上的“卑鄙”小人,看似有严肃左翼概念作为支撑,但一眼望去,又处处是台式笑点。
例如,许多年轻网友热爱引用的“人民的法槌”,原影片标题即为“社畜救星!教你如何争取权益,彻底反抗惯老板!”内容是主角力劝朋友别答应假日加班的要求,并高举自己的右手称之“人民的法槌”,高喊“唯有推翻奴性打倒奴性才是无产阶级的胜利,人民的法槌,就是众志集结的代称与力量”,但在影片末了,却出现反高潮,一路高举的人民法槌,仅仅用力槌了老板肩膀一下,便转身离开。
另一集名为“【数位列宁】监视器的功用!办公室职场 社畜能够快速升职加薪的真相!领导者的特质公开!如何成为领袖?”的影片,场景则是设定老板在办公室装了监视器后,员工开始陷入焦虑、彼此监视的气氛中。当一名同事在上班时间买了一碗肉羹面回到办公室,立刻引爆全体恐慌,大家向假想中远方正在监看的老板忏悔、主动指出这名同事的“错误”,并向监视镜头道歉,保证绝不再犯。
在频道其他系列中,也有与劳资矛盾全无相干主题。例如“浪漫duke”系列常常号称要教导男孩“怎样交到女朋友”,却全数以搞笑失败收场;或者设定男孩暗恋某一女孩十余年无果、却宣称自己与对方在精神上能够“量子纠缠”,颇能代表某一群90后台湾男孩的气质。
“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很废,但仔细想想,其实很有深度,不过当你再看看,又发现,欸,没有,其实还是很废。废跟深度之间,有一个层次感。如果只有废,那有点鸟;如果只有深度,那太无聊。”在罗马竞技生死斗台大校内赛打进四强的材料系学生黄威纶,是因为爱看“反正我很闲”而加入罗马文化的群众之一。
黄威纶分析,“就像乐咖(陈奕凯的绰号,台语长腿之意),他虽然拍这种很ㄎㄧㄤ(音kiang,台语,意指人傻而搞笑)的片,但又可以入围金马奖(陈本身是导演,曾以《偷偷》入围第56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短片),我就觉得他很强,蛮赞的。”
这种“废”与“威”交错的层次感,与陈奕凯、钟佳播本人的气质大致相符。在全国大赛开幕式上,陈奕凯前一秒还开心大飙垃圾话:“我们以前(高中时)还会特别跑去女生班前面打,想说这样可以交到女朋友,结果我还是没交到,我觉得,应该是因为我罗马打得不够好啦。”下台接受采访时,却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平常讨论的话题,其实都超严肃的。”
怎样的议题超严肃?“例如囤房税,房价这么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还有其他社会议题,我们有时候会加入影片里面,用好笑的方式,让它变得比较容易吸收。”而作为影像工作者,陈奕凯最喜欢的导演之一,是比利时的达顿兄弟:“他们的作品,真的是可以改变社会的,我觉得很赞。”
罗马共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缩影
罗马竞技生死斗的比赛机制,是在各场比赛中逐渐建立的。建立的过程中,纠纷不断出现,而“反正我很闲”团队成员,不时会以竞赛原创者的身分,对纠纷提出仲裁。
5月17日,在花莲的东华大学,发生了知名的“东华洗衣精”事件。有一位参赛者持大型的洗衣精罐,往对手的头部与脸部大力连续攻击了五、六秒钟左右,裁判将双方分开时,对手已经用手捂着脸部、受到轻伤。此一行为引起现场与网路上观众的强烈批评,认为这并不符合“竞技精神”,并谴责主办方未做详细规范,才会让憾事发生。
5月18日,陈奕凯在线上社团中贴文,口气严厉地表示,“我们在影片早就强调,这是个『安全的游戏』⋯⋯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裁判应该立即宣判出局,没有任何理由。”他批评东华赛事的主办方没有制止这样的行为,还让选手继续比赛。
陈奕凯写:“这让这些已经在训练的选手是很不公平的。全国大赛,将会是各校冠军代表,我想不会再有搞不清楚罗马精神的人在里面。”
什么是“罗马精神”?赛事的规则要如何制定才算“公平”?参与人数已达数万人的脸书社团管理,成了“罗马共和”的练习曲。
在5月之前,罗马竞技生死斗的脸书社团,早已设有管理员,但随着比赛热烈,争议增加,“东华洗衣精”事件后,社团管理员集体讨论后,决定开启“第一次元老院增额选举”,选出新任管理员十席、与旧任管理员七人共组“第二共和元老院”。根据选举规则,“元老候选人”必须在社团中贴出真实姓名、学校等个人资料,并发表政见。支持票以贴文之“爱心”表情数计算,反对票以贴文之“愤怒”表情数计算,最后当选者,必须满足“爱心数最高”且“爱心大于愤怒数”两个要件,才能当选。
最后,社团成功选出了新一批“元老”,“罗马第二共和”也宣告正式上路。
“这是一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缩影。”陈估熊笑着说,“我写过一份笔记,观察社团人口扩张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开始发生一些冲突,群体越来越大、就会越接近社会常态分布。在每一个扩张阶段,也都会需要新的游戏规则,产生『新共和』。”
这样的“共和”精神,一路持续到决赛当中,也让比赛得以相对在去中心化的组织下,发展出堪称成熟的规则,也包含了传统运动家精神所衍生的“服从裁判”与“打架BAD”(打架不好)原则。这些复杂的规则,在决赛时由五名裁判共同执行:一名主审、两名副审、两名线审。
担纲决赛主审裁判的高凡玺,为了应付决赛期间数百人观众、高涨的情绪、选手快速的攻守动作,是在现场才进行了更清晰的裁判分工:“我们本来想说五个人一起看、一起讨论就好了,但后来发现不行,就快速地做了重新分配:两个副审一人盯一个选手、两个线审也一人盯一个选手,才能确保比赛好好进行。”
斗闹热:纯好玩?团结起来改变社会?
公平与适当的裁判不只为了现场赛事顺利进行,更为了确保选手平安无事,以免落学校管理口实。罗马竞技生死斗的主办学生群体,除了一部分人追求“好玩”,另有一群,则视之为组织学生的方式,因此特别希望活动平安,别让“大人”找麻烦。
就读高雄医学大学社工系的高凡玺直言,当初为了举办比赛,与校方弄得并不愉快,“当初我们校内比赛口号是『打倒高教困境』,我们学校的董事会很有意见。”
“这些举办罗马的学生里面,有很多是本来就活跃于学生自治、或者比较有社会运动理想的,他们当然也觉得罗马好玩,但会把它当成一种组织的过程,觉得这样可以搞一些事情。”一名学生自治的资深干部如此观察。
“我确实是觉得,大家今天不要只把这件事情当成是一个儿戏而已。我们如果可以为了一个自己创造出来的游戏聚集在一起、那么认真地把它办得漂亮,那我们是否也可以为了台湾的问题、大学的问题,聚集在一起,发挥出同样的力量?”高凡玺说。
担任大赛“指挥官”的陈估熊,与高凡玺的思路相似。陈估熊是成大台文系的学生,同时也活跃于学生自治圈与多个公民团体。他除了是成大学生会的前任会长,也是台湾学生联合会(台学联)的前任理事长、现任秘书长。在举办全国大赛时,陈估熊亦将自身对政治的想法融入了活动当中:他不但为活动安排了一位台语主持人,更将杯赛名称取名为“斗闹热”,向台湾日殖时期小说家赖和的代表作〈斗闹热〉致敬。
“1926的新年,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在台湾民报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斗闹热〉,描绘一种殖民时代前旧社会的民俗活动 – 斗闹热 – 并非单纯聚众斗殴,甚至『正可养成竞争心,和锻炼团结力』,或可成为集结大众对抗殖民压迫之可能。”在活动的简介中,陈估熊如此写道。
陈估熊告诉端传媒记者,“我期待罗马竞技生死斗跟赖和当年说的斗闹热一样,可以让大学生团结在一起,去做一个战斗、练习,进而关心现在高等教育崩坏、教育商品化的问题。”当然,他也预料到,来参加此一活动的学生,并非每一个都认同他将议题融入活动的作法,“所以我用『斗闹热』,这三个字非常好,就算不是用来讲赖和的小说,也可以只是台语的『一起来热闹一下』的意思,大家都能听懂、也会觉得很贴切,可以取得一个平衡。”
事实上,因为“反正我很闲”内藏的左翼思路,早已有不少社运团体想以这个快速行程中的流行运动文化社团作为动员基地,或者进行一些社会批判的论述。想开场讨论严肃议题的社团成员,常会先引用“白天工作、晚上读书、假日批判”精神,来自我解嘲一番。
但若在罗马竞技生死斗的社团,把议题讲得太严肃,许多人就不会买单。来自台大的小K就觉得,“我们是为了看罗马来的,不是为了参加社会运动来的,”小K说自己不是不认同这些诉求,“不要让整个社团都是社会议题文,这样就不『罗马』了。”部分想继续“批判”的成员,选择出走、另起炉灶,主要社团中,仍总体而言维持着“废”与“深度”交错的气氛。
怎样才够“罗马”?什么才是“又废又有深度”的“罗马精神”?它是否还会有下一届的全国大赛甚至社会人士杯赛,是否会衍生出更多学生组织的可能,抑或只是疫情所激发出的短暂的夏日狂欢?
大赛过后,社团仍然热烈地讨论各式各样的问题,持续替这新型赛事建立更完善的规则。2020年的台湾,竟意外见证了人类在“反正我很闲”的时刻,逐渐发明一项全新运动竞技的过程。在每一声“得分”的惊呼声中、在每一个“烂梗”的笑闹之中,属于台湾90后的宝特瓶“共和”回忆,确实正在成形中。
高舉人民的
只有社區的體育活動、自發生成的那種約定俗成的遊戲,才能反映和維護社區的德性。有很多運動一開始都是從這樣的形式產生的,但是一旦它升級到大的都市裡面去,變成資本的玩物,或者是變成承擔民族榮譽或者諸如此類的虛無的東西,那麼它原有的意義就喪失了。
.
有很多東西,像是足球之類的,在它原先處於社區土鱉的階段的時候,實際上是民族精神的一個很好的承載者。但是現在已經變成一種跟集體賭博差不遠的東西,因此本身已經沒有什麼指標性價值。你要想把體育的成績提高上來,只需要把籌款問題解決好,然後設計出一系列在商業化操作和藥品檢查之間的狹窄的……
.
劉仲敬微信對答——2016年8月27日
創新的精神,台灣之傲人。
個intro好搞笑
Interesting
特別喜歡關於廢與深度的那段quote
meanwhile in Taiwan, lol
天哪我好爲這些學生感到驕傲!
必須推
樂咖最喜歡的導演竟然是達頓兄弟!!(震驚)
太有趣了,開源精神,民主組織,打的也好好看哈哈哈哈
公民社會概念往往來自於三個層面:經濟獨立於國家、社團自主於國家、文化影響於國家。由大學生自發結社、制定規則、辦比賽的羅馬活動,何嘗不是公民自組織力的體現,亦如文中所講“團結起來改變社會”之理念。台灣能保有如此土壤,彌足珍貴。
連續幾天中港沉重的報導和評論,出現這樣的文章實在太有趣了!
彷彿看到當年ptt引發的bbs文化浪潮,台灣大學生創意狂飆,好樣的~
好奇,達到什麼標準才能當這個比賽的裁判?
發現何欣潔特別喜歡用quote開頭…..寫非虛構稿子,敢不敢用一個場景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