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讀者來函:《后浪》:对官方话语的接续与超越

在国家与其他行动者普遍合谋的当下,运用简单的逻辑只能忽略问题的复杂性;因此惟有审视这些缝合的痕迹,才能使思辨的逻辑更加完善,为公共讨论创造更理性的基础。

讀者來函:《后浪》:对官方话语的接续与超越
bilibili在央视投放广告《后浪》。

【编者按】有话想说吗?端传媒非收费频道“广场”的“读者来函”栏目欢迎各位读者投稿,写作形式、立场不拘,请来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读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2020年“五四”青年节,Bilibili(B站)发布“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随即成为网络上讨论最多的话题。视频本身可以视作是B站的商业推广,但其贴近官方叙事风格的表达方式、片尾多家体制内媒体的挂名,又有了官方背书或为官方背书的性质。这种二重性随即带来的问题就是视频叙事逻辑的杂糅——有的批评者认为它偏离官方话语,也有批评者指认它过于“官方话语”。而本文则旨在从《后浪》对于官方话语的接续与偏离展开分析。

一、社区参与和内容生产:青年贡献的新诠释

《后浪》的态度是赞美青年。有的批评认为,视频里的赞美是“割韭菜”,从而将视频转译为对青年的一种全然的欺骗、麻痺和利用。但这便否定了视频中赞美的内在逻辑,换言之,青年必须有值得赞美之处,《后浪》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这种褒扬。因此,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后浪》中的青年何以值得赞美?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