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于激烈的中美竞争的同时,全球化时代的信息革命与科技革命仍在继续。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版图同时震荡,那些担心“大象打架”的国家,正如何为一个更不确定的未来筹划,又是哪些因素让它们和它们人民的未来充满变数?端传媒从本月起不定期推出系列评论文章,分析从中东到非洲到东南亚的政经变化。敬请期待。
9月,沙特阿拉伯阿美石油公司位在阿布盖格(Abqaiq)与胡赖斯(Khurais)的石油设施遭胡塞武装组织的无人机攻击,致使沙特每日石油产量骤减50%,更影响全球逾5%的石油供应,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因而飙涨14.6%,涨幅之猛,更甚90年代初的波湾战争时期。
在当代语境中,产油国几乎成了“土豪”的同义字,但事实上这些国家在领受眷顾时,也得承受福利的反噬。以沙特为例,石油收入大致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2%、出口收入的90%和预算收入的87%,故只要全球油价一波动,沙特经济便首当其冲:2003至2013年国际油价一路上涨,沙特不仅GDP翻了两倍以上,还名列世界第 19 大经济体;但2014 至2015年国际油价暴跌后,沙特经济就仿佛陷入流沙,其金融储备在2015年从7320亿美元降至6230亿美元,逼得政府只好发行国际债券以免入不敷出。
https://www.storm.mg/article/2234333
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4389.html
这位作者是什么货色大家自行判断
好文,对沙特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感谢小端和作者~
無法想像沙特一個月的薪水約落在8-12萬台幣(2-3萬港幣)就可以畫分為中產階級。還是說他們除了薪水外還有其他的收入和資產?
沙特人口似乎有2.5~3千萬,其中一千萬做左右是外籍,那麼沙特籍約有1.5~2千萬。所以文中所言3百萬勞動的沙特籍人口似乎太少了一些。沙特的中產階級約佔全國67%的數字也是難以置信。根據 Piketty等學者建構的world Inequality Databse,殺特有相當極端的收入分配,一半的人口收入只佔7.8%,1%頂端的人口拿了20%的總收入。不知道這裡所說的人口大概沒包括外籍人士。三分之二的人口為中產階級的社會會有如此極端的分配?會有政權合法性危機?即使這數字正確,67%*0.8=53.6%的人口是政府部門與其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