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国际书展2019:“独立”精神给书展大卖场带来了什么?

面对业界大崩跌,独立出版与独立书店可还有通往未来的机会与希望?
台北国际书展2019。
台湾 出版 风物

台北国际书展2019开展第三日了,到底书展活动对整体出版产业有何积极意义?正面来说,书展是每年出版业的最大节庆,许多出版社摊开之前的计划与成果给读者检视,争取更多读者认同;也有出版社认为这是直接与读者沟通的好时机,可借以理解市场趋势调整未来走向;至于业内互相交流或者国际之间的同业交流、版权交易等也都是书展的重要功能,不过一般读者不需要理会这些。

此所以也有不少出版社趁机标低价,清库存,导致“把展场变成卖场”一直是书展走向所面临的主要批评。虽然我觉得各取所需、互蒙其利没有不好,只要该把握住的分寸有把握住,不要失去书展鼓励阅读、支持创作的初衷,其他都是锦上添花。至于我辈独立书店经营者,原与书展距离就较远,但既然过去五年参展都引发读者热烈支持与关注,就趁此机会把整个业界积累的问题再抽出来滤一滤清楚,或也是另一种除旧布新。

“独立书店文化协会”与“独立出版联盟”每年掳获观展者目光。展现独立精神,也是独立书店和独立出版的价值,书展对此给予空间展现出来,从而争取更多读者认同,长期发展、深入实践,这跟把书展当成卖场的单位,是不一样的布展概念。

台北国际书展2019。
台北国际书展2019。

敌人不是电子书

犹记去年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Olivier Assayas)拍了一部电影《非‧虚构情事》(Doubles vies)。全片以法国出版业为背景,几个主要角色全是出版业从业人员:从出版社总编辑及其演员妻子,到上有出版集团总裁,下有数位创新部门主管,往来的作家好友及其担任政要助理的同居女友等等;形式上类似杨导《独立时代》的“大风吹”,每个角色轮番碰面交谈,场景内容都是一般的都会上班族生活:开会、吃饭、应酬、出差、下午茶、渡假、讲演活动、新书发表会之类。特别的是交谈内容除了各角色间的性关系及私生活八卦以外,有相当大的篇幅都是在谈出版业的现况,而这些出版现况及其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拿来比对一下台湾,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异──或许全球出版业面临的问题本来也都差不多,毕竟这个行业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任何创新或技术的突破都难以对其进行根本上的改变。因为即使采行最传统、最基本的方式,它仍然能够运作下去,这就形成了某种出版的双面性(恰好与电影原名相呼应,但非电影之意):传统与创新并存,没有谁能取代谁。

当音乐及流行歌曲可以数位形式透过网路传递、下载,在云端上存取、分享时,做为前代载体的磁带及光碟便走入历史,所有以贩卖这些载体为生的通路及店铺,不论规模大小,几乎都是转瞬之间灰飞烟灭(当然也有极少数例外的幸存者,但已无法影响整体结构),连喊痛的机会都没有。更进一步的影响则是“音乐产业”的创作、生产及流通模式也跟著改变──以往依“畅销排行榜”决定天王天后的时代已不复见,现在都改卖演唱会门票了。

而纸本书的竞争对手却不是电子书,而是社会整体的阅读习惯,如果社会上多数人都习惯滑手机,阅读网路上的文字网页,那么就算电子书不太发达,纸本书也是要没落的。

当亚马逊研发出 Kindle 这种电子书载具之时,似乎全球都开始在盘算纸本书的末日何时到来,不少人以为很快实体书店就会跟光碟店一样从街头消失,然而三年、五年甚至十多年过去,现在反而连亚马逊自己都开起了实体书店。要知道,北美是电子书大国尚且如此,而中文电子书的发展规模和程度远远不可相比,所以有人推论出纸本书在台湾(先不论对岸的简体市场)仍然大有可为⋯⋯然而,真是如此吗?

如果真这么想,就未免太乐观了。比较适切的说法应该是:纸本书具有某种“不可取代性”,所以能够抗拒数位化的浪潮,然而纸本书的竞争对手却不是电子书,而是社会整体的阅读习惯,如果社会上多数人都习惯滑手机,阅读网路上的文字网页,那么就算电子书不太发达,纸本书也是要没落的。

台北国际书展2019。
台北国际书展2019。

新书印刷量崩跌

近年来有个出版业几乎一致认知的事实是:台湾出版业的整体产值自2011年以来便一路下滑,至2016年已近乎腰斩。之后虽衰退幅度有所减缓,但也没有任何复苏的迹象。可以说是到了某种“盘整”阶段,至于是否是“谷底”,则谁也说不准。

过去十年来,台湾出版业最常见的新闻应该是(又有)书店收掉;近五年来,则连新书店成立也是新闻了(可能是觉得开书店勇气过人?)。而去年底令社会大众一惊的新闻则是出版社销毁大批的库存书,过去出版社也是这样做以调整库存压力,为什么现在这会成为新闻?

显然这件事如今有了不大一样的意义。库存太多原本显示的是出版方对市场的评估误差,因为看好所以印多了,但实际上卖得并不好所以都堆在仓库里;如果市场持续萎缩,为了降低库存风险,出版社一开始就不会印那么多。根据文化部委托台经院做的〈105年台湾出版产业调查报告〉,台湾新秀作家出版新书的平均首刷本数,在2014年(103年)时还有2300本,到了2015年却一下子崩跌到只有972本,2016年稍微回升到1154本,2017年的数字(正式报告去年底已完成但尚未公布)据我所知只小降了一些,但还在1000本以上。

为了维持出版总量,各家出版社得“以书养书”,所以书还是非出版不可,但市场就是已经消化不了,最终没办法也只能走上销毁一途。

非新秀作家的销量预估通常会比新秀作家准些,所以调查新秀作家的首刷量意义在此,由连续四年的数字可以看出:整个业界自2015年开始突然变得非常保守,这肯定是由于前一年或前数年的首刷量太宽松,造成业界库存压力过大,之后就一路将首刷量控制在1000本上下,至今已连续四年。但在整体印量已趋保守的情况下,仍有大批库存书得要销毁,其中不乏三年内出版的新书,可见情况已经非常严峻:一方面已经很难再降低首刷量,否则印刷费摊下来每本书的书价又会再提高,更加不利于销售(就算有新书上市折扣也没用);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出版总量,各家出版社得“以书养书”,所以书还是非出版不可,但市场就是已经消化不了,最终没办法也只能走上销毁一途。

台北国际书展2019。
台北国际书展2019。

“以书养书”的困局

这里又带出一个必须加以注意并值得反思的数字,就是每年出版的图书总量。同样依据文化部网站公布的〈105年台湾出版产业调查报告〉,台湾每年出版的图书总量“自89年34199种至105年38807种”,十六年来成长达13.47%,但这些数字是从国家图书馆的ISBN国际书号申请数量而来,其中有些书虽然申请了ISBN但可能实际上并未出版,另外有些书出版了却未申请ISBN,所以实际出版的图书总量会有一些出入,但至少近十年来台湾每年出版的图书总量都在四万本上下,依国家图书馆公布的106年的数字就破了四万本,107年则又小跌了一些。

自2014年起就不断有新闻媒体在报导这个数字时,强调以总人口数平均除之,台湾在全世界的排名仅次于英国,与斯洛维尼亚并列第二(实际上这是2013年英国《经济学人》公布的排名),由于台湾每年都出版四万种左右的书,所以世界排名一定是数一数二,真是好棒棒,是台湾的骄傲。

只重视量的维持,不重视质的提升,然后折扣战再加码下杀,把所有读者胃口撑坏,只抢短线利益,不顾长期发展,无怪乎市场愈做愈小,出版业想要升级转型的希望就更加渺茫。

真的是这样吗?在出版业大幅衰退的这些年,不但产值腰斩,各项数字表现都是下滑、不佳,唯有这个数字始终坚持在高档,这表示台湾出版业每年就是得要出版这么多种书,之前已经分析过,有些书即使评估市场接受度不高,宁愿缩减印量、垫高定价也还是要出,为的就是要“以书养书”:每月的现金流才是出版生存之道,在这项前提之下,书本身的内容品质以及编辑、印刷水准都是相对次要的了,连问这本书“到底该不该出”?是根据“市场价值”还是“内容价值”,都愈来愈没必要了。

而台湾出版业的从业员工也在这样的结构挤压中,体现了低薪过劳的产业现况。至少本世纪以来就是处于每况愈下的缓慢崩坏,我们真的需要每年出到四万种书吗?这个数字真的值得大家拿命去拼吗?前几年数十家出版社争相出版了上百种“著色书”,为那年(2015年)增添了不少业绩(当热潮消退之后最终销毁了多少且先不问),但那真的是值得大出、多出的书吗?从市场价值来看,这种书会卖当然该出,但从内容价值来看呢?只重视量的维持,不重视质的提升,然后折扣战再加码下杀,把所有读者胃口撑坏,只抢短线利益,不顾长期发展,无怪乎市场愈做愈小,出版业想要升级转型的希望就更加渺茫。

台北国际书展2019。
台北国际书展2019。

书展变化:由独立书店组织开始

最后还是要回来谈谈独立书店本身,在这样难以改善、又不友善的产业环境中,独立书店一直是极为挣扎痛苦的单位之一。出版业的崩坏廿年前就开始了,我们直到2013、2014年才先后成立两个书店组织:“台湾独立书店文化协会”以及“友善书业合作社”,前者就是为了对整体产业之兴衰利弊提出诤言,并且面向社会与读者大众沟通独立书店的价值;后者则在产业面与不公平的游戏规则拼博,期望对独立书店之生存提供集体支撑的助力,就这样一路颠仆地走来,台湾的独立书店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如果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两个书店组织会是其中之一。如果你还不认识,或许书展是一个不错的认识机会。

2014年独立书店文化协会首度参加书展(之后合作社每年也都参与加入),以独特的布展设计、强烈而直接的理念诉求,与同样别出心裁的独立出版联盟(如今也成立协会了)摊位同时掳获所有观展者的目光,此后每年都成为逛书展的读者们必定得去巡礼的摊位,这也让其他参展单位生起效法之意。这是一种正向的发展,且独立书店及独立出版这两边并不是只在书展上才有此展现,而是这些作法本来就是为了展现我们的独立精神,这也是我们存在的价值。书展给了我们一个空间将这些价值及理念展现出来,争取更多的读者认同,才有机会长期发展、深入实践,这跟把书展当成卖场的单位是不一样的布展概念,去书展走一趟,你一定能够很清楚知道哪里不一样。

更不用说香港的“52HZ出版联盟”,也集合了一批小出版社,渡海来台寻觅知音。

所以今年也可以看到,平常不是太活跃的出版单位,在书展里也开始大力展现自己的特色了,例如故宫的展区就由精品化多了一点理念诉求,去年书展的主题国以色列今年继续有亮眼的展示,有这样的延续性非常好,反而今年的主题国德国出版的特色比较不明显。大学出版社及政府出版品从前两年就都已逐渐摆脱旧有的官僚气息,改为更接地气的作法,也展现更多活力;而国家人权博物馆配合多种专书出版,展场内还搭配有VR展示,在本届书展中可算是独树一格。

单一出版社力有未逮,几个志同道合的联合起来也可以有一番作为,例如九歌、洪范、尔雅等几个老牌的纯文学出版社加上文讯,就有一股浓厚的文学气息;较年轻也不只有纯文学的出版社也一样可以联合起来有看头,比如新经典、早安财经、写乐文化及启明出版社。更不用说香港的“52HZ出版联盟”,也集合了一批小出版社,渡海来台寻觅知音,他们这样做也不是第一年了。所有这些参展摊位都安排了大大小小的讲座活动,这已是近年来台北书展的一大特色,若要问谁先开始的?我会回答就是独立书店及独立出版这两个单位开始的。

或许在艰难的时代才更需要连结彼此,团结更有力,也才更有可能突破困境,这是今年书展给我的最大感受,我也相信这也是每一家现在还在苦苦撑持的独立书店通往未来的机会与希望。

读者评论 2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在这个时代,纸质出版物对我们来说还有一定的价值,那再下一个时代呢,报业和出报社的颓势和互联网的热潮说明了一切。教育的普及和信息的浪潮带来的只是人们对碎片化信息的需要,不是对文化的追求。

  2. 身為閱讀書的人,看到這幾年的出版業覺得唏噓,尤其是重量不重質的情形越來越嚴重。現在除非是有價值的出版物,不然寧願投身網路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