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十日,民进党中执会确定今年底台北市长选举征召自家党员姚文智参选,不再与无党籍现任市长,号称带领“白色力量”的柯文哲合作。
从今年年初开始,民进党要不要在台北市长选举中自提人选,放弃与柯文哲合作,就屡屡成为话题。直到五月十六日,民进党“选举对策委员会”发言人郑运鹏正式对外宣布:民进党启动征召的程序,开始评估人选。
郑运鹏在五月十七日这一天宣布民进党和柯文哲“分手”,颇有一份“命运捉弄人”的味道。因为恰恰就在四年前 —— 2014年,差一天 —— 五月十六号,柯文哲开了一场记者会,公布了“人才海选计划”。
四年前的柯文哲,还是位台大医院医师,正以“政治素人”的品牌往参选台北市长的路上匍匐前进。但这场“海选人才”不是为了找主要干部甚至选战操盘手,这些高级幕僚早在他决定参选时就陆续就位,他们多来自民进党,需要招募的,多半是一些负责事务性工作的人,举办这场“海选人才”,对外宣示、展演的成份远大于觅才。
就在这一场“海选”前两天,民进党对台北市长由谁代表参选做出决定:姚文智将与柯文哲比民调,谁赢了,谁就出马选台北市长。但事实上,柯文哲团队或民进党党内党外,没有人不知道民调的答案是什么。因为当时的柯是政坛的人气王,拥有难以匹敌的气势。
果不其然,一个月后,柯文哲以百分之四十三的支持率对上姚文智的百分之二十八,在二阶段民调中胜出。民进党采取不提名本党候选人,而是“推荐”柯文哲的“在野大联盟”模式出征。民进党也承诺,若柯文哲当选,不会要求柯文哲入党,也不会干预柯市府人事安排。
回顾四年前这一段历史,不晓得该不该说“命运捉弄人”:一样是柯文哲和姚文智,但角色恰好颠倒,姚文智终于在二零一八年得到代表民进党出战的机会;在柯文哲方面,既然民进党决定自行提名候选人,四年前协助他打赢选战的民进党核心幕僚,已经无法再帮忙,甚至如市府副秘书长李文英,在民、柯合作一破局时就辞职走人。
柯文哲幕下人才凋零,如今必须自己想办法。于是他在今年五月十七日对外表示:“考虑海选竞选团队”。又一次。
错乱的府会关系
与民进党分道扬镳,是柯文哲从政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昔日的战友,如今成为对手。尽管政治本来就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是敌人,但柯文哲与民进党的合作关系,果真四年就玩完了吗?至少目前看起来是如此。
但为什么呢?
事实上,柯文哲与民进党会走到这一步,并不是最近几个月的事。早在柯文哲当选上任之初,双方的裂痕一步步浮现出来。关键在于:柯文哲与民进党在二零一四年盟结,是民进党首次与党外人士的结盟,当柯文哲上任后,该如何保有彼此的自主性,但又要民进党可置喙,彼此的关系如何界定这个重要问题,从来没有被认真讨论过。
促成与柯文哲合作的是民进党中央高层,但实际在市政事务中与柯文哲折冲樽俎的,是市议员及地方基层人士。在柯文哲上任后,民进党上、下阶层在看待柯文哲的关系和态度上分歧日渐扩大,党中央起先却不以为意,后来却演变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以(市政)府(议)会关系为例,台北市长自从一九九四年开放民选后,只有陈水扁因为国民党分裂而当选一次,其它时候民进党没有赢过。议会多数更是长年操在蓝营手中。
即使二零一四年,在柯文哲当选的同时,市议会蓝、绿席位比刚好是三十一比三十一,最后国民党的吴碧珠仍然能以一票险胜,蝉联议长。
问题来了,国民党拿下台北市议会正、副议长,等于控制,或至少掌握议事运作的主导权,无党籍的柯市长及柯市府,到底要选择跟谁合作,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民进党在选前承诺不干预人事,为了是让柯“看起来不那么绿”,考量的是选举利益。但选后多位民进党籍人士成为市府局处首长。这样一来,民进党与柯文哲的关系,究竟是“执政同盟”,还是“监督制衡”的执政与在野关系呢?
柯文哲和民进党台北市议会党团,就这样时常处于紧张关系里。在重大市政议题及法案,民进党团往往基于议会的形势、不能背负反改革之名等顾虑,被迫替柯文哲背书,却未必能换来柯文哲在民进党关切事务的支持,至此双方龃龉不断。
在上头种种问题都还来不及厘清的情况下,民进党随即投入二零一六年总统选举,理顺与柯文哲的关系这件事,就这样被搁置下来。
曾经想“更上层楼”的迹象
二零一五年,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进入热季时,深受绿营支持的柯文哲喊出希望让台北市成为“蓝绿非战区”。民进党七、八月忙于立委提名作业时,柯文哲也没闲下来,打算利用自己高名气帮不分党派的立委助选,组织一支“柯家军”,虽然他那时候说不会竞选二零一六年总统选举,但一位无党籍的直辖市长四处辅选立委,很难让人相信这不是在为往后的总统大位铺路。
但进一步仔细思考,所谓的柯家军,不也是急欲摆脱民进党制约自行组成的新兴政治势力?也就是说,从柯文哲当选那一天起,摆脱民进党的动作一直不断。而民进党当初扶植柯文哲后,并没有进一步与柯建立一套符合双方利益的政治论述和运作架构,正是造成今天双方分裂的原因。
民进党有强大的政治信仰、目标,进而有自己认定的价值,并且致力化为政策实践。但反观柯文哲这位“政治个体户”,既不用背负政党的包袱、框架,更无须提出严谨论述。口无遮拦、想说就说的问题一旦犯了,有时甚至得以“亚斯伯格症”来自圆失言。
“两岸关系”和“转型正义”,是造成柯文哲与民进党势同水火的两个关键词。很多论述把两岸关系部分简化为柯文哲说了一、两句“两岸一家亲”“(两岸)床头吵,床尾合”,惹恼了绿营。但其实问题远不只如此。
两岸关系立场触怒本土势力
由台北和上海共同主办的“双城论坛”,是前市长郝龙斌留下的两岸政治舞台。在柯文哲当选隔年,他要不要、能不能去上海成了各方关注议题。但就在三月三十日,柯文哲突然接受新华社、中国中央电视台,以及实际上由国台办操控的台湾中评社共同访问,在短短几分钟的访问里,柯文哲对著中国官媒说了这一席话:
“在当今世界上并没有人认为有两个中国,所以“一个中国”并不是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所谓一个中国,它的内容是什么?”
“尊重两岸过去已经签署的协议和互动的历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础上,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精神,促进交流、增加善意,让两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来。”
“两岸一家亲”就出自上述所谓的“一五新观点”,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出柯文哲希望在民进党与对岸关系陷入僵局的时刻,两岸议题上另辟蹊径,开宗立派。再从这个访问的设计,到国台办后来的高度评价,令评论者高度怀疑柯文哲和北京方面早有默契。而这种对著中共官媒表态的套路,也完全满足了北京政府总是要求台湾政治人物“答考卷”的癖好。
转型正义,是民进党及其支持者另一个极其在乎,时刻检视的议题。柯文哲的祖父柯世元也是二二八事件受害者,然而当被问及要如何看待他祖父问题的时候,柯文哲表示,他宁愿转过头面向未来,因为自己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和动机去揪出加害者。
同时,当面对其它威权时期的“转型正义”议题时,柯文哲可以不谈咎责,或者主张中正纪念堂的存废问题“交给市场决定”。
转型正义与国家主权两个绿营核心问题,柯文哲迄今的表现,恐怕正是绿营指控柯文哲缺乏“政治价值”信念的由来。
柯文哲当选那一战,网路操作立下大功,执政后这股力量仍然维系著,这一批死忠核心支持者,在网路上声量不小,这批支持者不愿意被蓝绿捆绑,以“白色”或“无色 ”自许。但如果从“以柯文哲为核心”的政治结构来看,柯文哲没有政党束缚,甚至是不存在责任政治的问题,个人意志就是一切,政党政治里党内所需要的程序、规矩一切都被省略了。
四年前为求胜选,民进党举整党之力帮助柯文哲。当柯文哲上任后,打选战的民进党幕僚全数退出,取而代之在柯身边的,仅有少数拥有相当的政治经验,但也有只是想“靠行”甚至牟利的政治浪人。
另一方面,当初透过海选的年轻干部,也从一六年起,纷纷离开柯文哲,一部分人士转往大陆工作。
与民进党的关系始终没有厘清,柯文哲的政治诚信也遭民进党内非议。例如兼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总统今年一月与柯文哲私下会面,当时传出柯以为取得绿营支持的保证,还毫不避讳地和友人提起。但如今证明完全是错误判断。
面对与民进党议员及支持者关系恶化,反弹四起时,柯自认可以用青年族群来抵销这部分影响。
由于错估形势,以至于当民进党选举对策委员会在五月初与他相约时,柯文哲似乎不认为自己需要向民进党求援。等到开始有民调结果出炉后,柯才惊觉事态不妙,但绿营和他寻求合作的时机已过,加上“两岸一家亲”这类引发反弹的政治表态,终究让柯在民进党的信用走向破产。
“柯文哲的政治之旅”会不会在年底画下句点,以现在三分天下的形势,变数仍多。但从柯文哲身上,确实反应出政治素人参选的两种极端情境:操作得巧妙,可以左右逢源,反之就变成两面不是人,这似乎就是柯文哲如今的写照。
選輸了就選總統,到時蔡英文頭大了…
說個笑話,深度報導XDDDDD
光是把民進黨視為一個單一想法的個體這點就令人搖頭,毫無深度了。
柯投機又說謊成性,謊言被戳破還能厚臉皮抓抓頭,心中毫無價值信仰,只是個崇拜毛澤東鬥爭路線的囂張狂妄自戀者。
我看這篇深入的只有某些民進黨人的內心吧
繼續無視柯文哲屢次在40歲以下的民調中拿到突破7成的異常支持率,民進黨只會倒的更快
「年輕人不支持我,一定是年輕人太蠢」,沒想到民進黨能這麼快跟自己批判的對象如出一轍
柯文哲要想连任,乃至于在政界进一步发展,需要建构自己的一套完整论述,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柯文哲的支持者也应该明白这一点。
這叫深度報導?
完全看不到有平衡報導的部分,與社群網站上的網軍文有什麼差別? 端傳媒的深度報導只剩下這種水準??
老柯本來就吃民進黨豆腐,撕破局也是差不多,這次丁守中來勢洶洶,老柯還想無黨無掛從政,只會愈來愈難走。
> 民進黨有強大的政治信仰、目標,進而有自己認定的價值,並且致力化為政策實踐。
就民進黨全面執政之後的表現,恕難認同其實踐政策之努力。
分道揚鑣的關鍵還是在於利益,柯文哲替台北是省了多少錢,做了多少事,就擋了多少人的利益,不分藍綠。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名嘴、政治評論者,一直抓著柯P少數失言窮追猛打,甚至栽贓抹黑。這兩年算是看清楚民進黨得勢後吃相不下國民黨,希望未來有更多如柯P的素人從政者超脫藍綠,讓台灣更好。
此文怕是民进党喉舌之人所做吧,立场不可谓不偏颇。
究竟民進黨會不會輸到脫褲,讓我們拭目以待。
說到底,姚 跟民進黨就是想上位,問題是先不說柯,連丁守中能不能選贏都是一個問號。
我不相信民進黨自己不知道,只能說權力沖昏頭了。
這篇文章的立場幾乎完全是「部份」民進黨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