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张图带你走进香港土地大辩论

今天,一场被批评为有前设、有导向性的香港“土地大辩论”正式展开公众咨询。特首林郑月娥的土地政策是否能对症下药?
香港土地大辩论。
香港

今时今日,一个普通香港人需要16年不吃不喝不穿不买,才能买得起一层中规中矩的住房,而他能有的个人居住面积可能只得160平方呎(约等于15平方米或4.5坪)。香港的住屋和土地为何这么矜贵?

历任香港特首都说要解决香港住屋问题,但问题依旧悬在半空。本届特首林郑月娥2017年甫一上任,便说要开拓更多土地兴建房屋,满足社会需求。她随后成立一个由30名官方与非官方人士组成的“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称要就香港未来的土地供应来源,“在社会上来一场大辩论”。

今天(4月26日),一场号称要面向全社会的“土地大辩论”正式展开公众咨询,为期5个月。

政府今次提出开拓土地,以一份在2016年公布的研究报告《香港2030+》为基础——报告推断香港在2046年对土地的需求将不少于4800公顷,如果目前规划的发展项目能够落实,仍欠1200公顷土地。

“土地大辩论”在过去8个月开了14次讨论会,列出18项土地来源,却一直惹社会巨大争议:居住问题恶化真的是因为“地少人多”吗?1200公顷“土地荒”怎么得来?政府真的不够土地吗?土地供应又该往何处寻觅?香港现在仍需移山填海吗?开拓土地存在官商勾结吗?

想了解关于脚下土地的规划,但在海量又艰涩的信息大潮前却步了?别担心,让我们用八张简单易明的图,带你走进拉开帷幕的土地大辩论。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筹备8个月、先后为18项土地来源选项展开讨论,在4月26日正式展开为期5个月的公众咨询,最后将向政府提交意见。“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之前进行的讨论,被批为有前设、有导向性,如前立法会议员、城市规划学者姚松炎及民间团体“本土研究社”认为,专责小组列出的18个选项,唯独“新界农地”一项写明要用公私合营发展(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却没有将其他土地发展模式作为选项供社会讨论,又指PPP模式存在官商勾结的风险。

“土地大辩论”是为寻觅土地来源而发起的,那为什么要开发新土地呢?一方面,政府提出“土地荒”问题,在2016年发表的《香港2030+》,以长远容纳900万人口为基础,指随著人口增长,香港到2046年仍欠1200公顷土地;另一方面,特首及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在不同场合提及土地供应或有助改善居住问题,如林郑月娥在今年3月出席扶贫高峰会时就说,要代居住环境恶劣的小朋友向反对填海的环保人士发声,称“我们真的需要多开拓土地、多兴建房屋”。

不过,政府对“土地荒”的计算合理吗?以900万人口为基础去预算土地需求,被指夸大:香港在2044年达到人口最高峰为822万,随后开始逐渐回落。不仅如此,《2030+》对土地的估算,也没有列出具体的计算方式,被批模糊。本土研究社举例质疑:《2030+》说“工业村”需要157公顷土地,但现时位于大埔、元朗及将军澳的3个工业村占地面积分别是75、67及75公顷,当中还有未用尽的土地,为什么还需要157公顷新地呢?

除了计算方法被质疑,反对派声音还提出与政府不一样的论述,指开发土地并不能真正解决港人居住问题,土地分配才是居住问题的根源所在。姚松炎向端传媒表示,政府实行“少土地供应政策”和“高地价政策”,令楼价推高,市民才买不起房。所谓少土地供应政策,是说政府垄断香港的土地所有权,透过每年控制卖地数量,来推高楼价,维护发展商、投资客等利益。而政府每年总收入其中一项主要来源就是卖地,地价收入从2015/2016年度占政府总收入的13.5%,跃升到2017/2018年度的26.7%,这种高地价的政策,最终将导致市民承受更高的楼价。本土研究社亦向端传媒强调,如果土地分配问题不获讨论,新造土地其实仍继续流入投资客手中,不能惠及普通市民。

政府真的在奉行“少土地供应政策”,有地而不放吗?《香港2030+》及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均强调政府不够“土地储备”的问题,然而反对声音却指,政府不仅有4000公顷空置官地,还有棕地1300公顷、军事用地2750公顷、会所用地400公顷等等可供利用的土地。即使减去经过政府调查认为不适宜发展的土地,剩余的空置官地面积,似乎仍然超过《2030+》所说、香港欠缺的1200公顷土地。

在枱面上的18个土地选项,面对著来自不同团体的反对声音。是善用已有的土地储备,还是另外移山填海?香港的土地来源,将向何处取?在接下来的5个月,我们继续追踪,拭目以待。

(资料收集:实习记者黄绮婧、刘家睿、陈芷昕)

资料来源: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政府统计处、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展局、立法会秘书处资料研究组、《香港2030+:规划远景与策略研究建议》、本土研究社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3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中長期應該加一個:移民火星。喔,對了,加一個好了,移民耶路撒冷,說耶路撒冷是全人類的土地,是人都有權利住在耶路撒冷。

  2. 不足的不是土地,而是地權。

  3. 直接對重屋跟空屋還有土地增值課以最重的稅,就根本不需要開發新土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