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解闷救台湾”曾是在台湾红极一时的电视节目口号,如今却成了台湾经济真实处境。3月1日,争议多时的《劳动基准法》修正案正式上路。但放宽工时弹性是拉动台湾经济的关键吗?或者台湾的“闷经济”其实另有解方?《端传媒》针对“闷经济”推出两篇系列访谈:中研院学者林宗弘和雅言文化社长颜择雅。两位受访者近期都以台湾经济发展为主题出版新书,更不约而同地暂时绕开传统的财经思路,从社会、人口、世代甚至国际关系等路径切入,提出各自的观点与洞见。本篇专访林宗弘以及中小企业老板林朝山夫妇。
“匡当!匡当!”皮带卷动飞轮、冲床张著强力的上颚咬合著模具,锻造出各式金属零件。一月上旬某个周六下午,《端传媒》记者来到台中大里乡间的这家小型冲床加工厂,车子穿梭在九弯十八拐窄巷内,与两侧众多铁皮工厂一一错身,目的地是间约莫1.5座篮球场大小的挑高铁皮屋,就坐落在水稻田边。
这间无名铁皮工厂全厂老板加员工仅有四人,包括59岁的老板林朝山与妻子,以及一位正职师傅、一位兼职临时工。他们操作厂内14台冲床,向中部地区40多家上、中游制造商接单,加工生产诸如面粉搅拌机零件、饮水机零配件、六角板手、套铜接头,到各种小螺丝等各式机械零件。
这天只有林朝山和妻子操作机器,一个早上下来,他已赶完一批货、脚边堆满一篮子白铁制零件。
“我们这是夕阳中的夕阳。”林朝山认为,现在年轻人比较不愿意待工厂,“他们都不要手脏,甘愿做服务业,卖房地产、做保险、旅游业……”,加上冲床加工业风险高,不小心就会受伤,现在类似他们这种小工厂已几乎征不到人,多数是夫妻、家人自己做。
以中小企业为经济活动主力是台湾特色。根据台湾官方统计,2016年中小企业占全体企业97.73%;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78.19%。而林朝山经营的工厂,就是典型的台湾中小企业。一小部分成功的中小企业会因时机和努力做大做强,但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就是以现有的规模,依附在地区主要产业炼里存活,例如新竹的电子、台中的航空、精密机械和高雄的石化、造船。
但近年来林朝山的经营碰上了困境。这不是林朝山一个人,而是台湾中小企业的共同困境。中小企业的困局,又是台湾整体经济的切片缩影。
台湾的经济发展,在早年的制造业、近年的电子业的拉动下,曾经被形容为“奇迹”。翻开统计图表,2000年之前,台湾每季经济成长率偶尔跌到5%以下,2001年开始,季经济成长率就在10%到-5%之间震荡,特别2001第三季、2008年底两波低谷,让台湾走进“闷经济”的格局,到今天接近20年。
这20年“闷经济”的格局从何而来?又要向哪里去?包括政府部门、公私机构和学者提出过数不清的论述。就在众声喧哗里,现任中央研究院社会所副研究员林宗弘、李宗荣共同主编、出版了《未竟的奇迹》一书,绕开了传统经济途径,希望从社会、人口的角度切入经济问题,对台湾二十年“闷经济”提出解释,也提出未来转型的挑战。
一例一休是假议题,人口减少才是真问题
林宗弘接受《端》的访问时认为,台湾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政府推动了旨在减少人口的“家庭计划”,以每户两个孩子为目标,这对经济长期发展造成了致命伤,“过去造成经济奇迹的因素,可能就是衰退的因素。”
“真正问题是缺工!”林宗弘指出,在台湾“少子化”浪潮下,2018年后,每年逾60岁退出职场者高达40万人,但新投入职场者降至27万人,补充率只有约六成。台湾各产业都面临人口急速缩减的问题,“你就要想像五年后你从大学出社会,厂商是不是有五分之一完全找不到新进工人?”
“劳动力马上就短缺了,企业劳动成本一定上涨,极端依赖低薪劳动力的中小企业边际厂商,很快会被迫退出市场。劳动力会流向条件更好的市场,因为中大型企业上市柜公司工资就是比这些中小企业高了(每月)大概七、八千元台币。”林宗弘说。
“要先看清楚什么东西正在制造你的衰退,然后把那些衰退的因素做一个处理。”林宗弘直言,人口数量衰退造成的缺工,就应该促进生育率,或想办法把中高龄就业人口挤出来,甚或引进新移民。当然,同时必须考虑如何放宽、又不会伤害到本地、造成失业问题。
林宗弘认,在缺少四成人力的情况下,缺工问题根本不可能透过放宽加班限制或工时的弹性解决,即使有,能解决的也大概也只有一成,“所以我才会说现在一例一休的争议是个假争议。”
修法苟延残喘
3月1日,台湾新修正的“劳动基准法”生效,共有15个行业在“七休一”上获得了较大的弹性,等于可以连续上班12天。“能不能放宽”、“能放宽多少”在修法过程里不仅激烈争论,甚至引爆了一波针对执政的民进党和总统蔡英文的街头运动。
去年11月底,时值《劳动基准法》修法争议喧腾多时、即将完成立法程序之际,行政院长赖清德在三立电视台政论节目中,面对节目主持人提问该法争议,他首先就以中小企业为诉求对象。
“台湾的中小企业总共130万至140万家,提供800多万个工作机会,是台湾经济的支柱,也是国际上很多隐形冠军的所在,他们靠的是什么?除了他们本身的创新还有他们的管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劳资的弹性合作!但是我们今天一例一休把弹性绑住之后,他们产生了困难……政府有责任面对中小企业经营的困难……我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电视上的赖清德语调沉稳、手势自信地宣示不惜一切捍卫中小企业存亡之决心。一个多月后,今年1月10日,立法院在民进党立委占绝对多数的压倒性优势护航下,三读通过了行政院版法案,提供企业主更大的劳动弹性。
林宗弘形容厂商目前只著眼于要求政府开放更多法规弹性,好让他们降低成本。他估计,受到修法直接影响大概是六、七十万劳动人口,分属于约百分之六到八的雇主,这些人可能会稍微苟延残喘一下。
如果只是“苟延残喘”,但为什么赖清德内阁会选择这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林宗弘推测这来自赖清德的“台南经验”:
“我算过六都的数据,六都里面台南确实是中小企业最多的。” 他指出,从基本的受雇人口百分比就能得知,台南的自营作业者跟无酬家属工作者是最多的;而这些都是微型企业中小企业家庭企业。相对而言,桃园和台中以机械业跟电子业为主,固然雇主也希望放宽工时限制,有些弹性,但他们不会因为工时限制经营不下去。
“让少部分边际厂商延迟退出市场,也许减少他们的一些痛苦,可是这基本上是安慰剂!因为它不起实质作用,吃下去以为变健康了,但其实它根本没有药性。”林宗弘这么评价。
更何况,“这跟实际市场供需会造成的调整是相反的”,他强调,台湾长期、结构面上的问题是人口减少导致工资一定会上升;此刻真正该做的是认真面对问题,更是思考是不是该抛弃依赖低薪劳力思维的时机,“三、五年内你还是必须转型,手上有资金的厂商,他们现在站在台湾产业升级的决策关键点。”
依靠大陆的叶克膜经济
比起升级的艰难和风险,多数厂商总是选择容易的解决方案。例如台湾制造业从1990年代吹起的“西进风”,也就是将工厂、设施、技术人员整个搬到中国,利用廉价的人力、土地、能源和政策优惠继续营运。
如今回头,林宗弘把它称为“叶克膜 (香港称‘人工肺’ )经济”:
“这个叶克膜经济就是说,你自己心肺功能不好,赶快去吸一个氧气罩,用很便宜的生产要素来生产。”他指出,这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的心肺功能不再复苏”,也就是不寻求生产链上的技术的升级。原本能够“体内(台湾)循环”的运作模式,就成了“体外(台湾 — 中国)的循环”。
但这个模式终究有时而穷。“那一代台商现在在中国也做不下去了,往东南亚走,一样要面对当地政治上的抗争、劳动的组织要再造等问题。除非不停地追著低工资跑,否则只要回台湾,就要面对转型问题。”林宗弘观察,转型的第一个迹象,就是台湾企业“大型化”的趋势似乎再难避免。
“台湾企业大型化的趋势挡不住了!”他在书中引用统计数据指出:台湾前一千大企业占全国企业的资产总值与营业额,从1991年的五成上升到2011年的七成以上;雇用劳动人口从25%上升至30%。而在外销方面,中小企业产值占台湾出口产值比例大幅下跌,1987年高达78%,2005年却只剩下18%。
升级的必要和困难
“现在所有的先进国家都面对很大的问题,所以升级通常都是地区性的,”谈到升级,他举例,在美国,就是硅谷加州做得比较好,有些州一蹶不振,例如特朗普(川普)主要选民所在那些地区。
谈及政府角色,林宗弘建议,政府应鼓励创新,“回头面对台湾社会福利的需要,我们的优势是机械业、电子业,应该拿一部分这优势在台湾本土福利需求上做创新。”“政府本来就要花那个钱,例如长照体系,比如你聘30万名外劳要花新台币200亿薪资,但你拿这些薪资其中的50亿去做鼓励业者发展机械辅具、电子穿戴设施,那就减少对于外劳劳力密集的需求。这就是把老化、社福需求转化成创新的动力。”
在《未竟的奇迹》中“从头家岛到隐形冠军:台湾中小企业的转型”一文,以制造业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撰文者中研院社会所副研究员谢斐宇提出了她对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观点,认为技术升级的动力来自于技术工人在生产现场累积的训练与实作经验;因此,关于产业升级的政策讨论重点应在于“如何把人带回工作现场”,强调技能的重要性。这点出了包括林朝山工厂在内的中小企业遭遇的真正困境,或许,也提供政府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向。
场景回到林朝山的工厂。“我们这些技术要养成,要很久的时间!”林朝山边熟练地操作著冲床边说,从各种不同零件加工,到更高难度的设计、开模(制作模具)技术,需要经年累月学习、操作才能逐渐上手;如今,随著找不到承接技术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技术出现断层、失传了。
这些弹性对林朝山而其实言可有可无,降低劳动成本从来不是让他担忧顾虑的首要烦恼。
“以后看我儿子要不要做啦!不要做,(工厂)就收起来;如果要做,就给他接……假如走到没办法,自然淘汰就淘汰了。”铁皮工厂内,林朝山这么说著,对于自家企业的未来,态度倒是相当豁达。
而当我们离开林朝山的工厂时,偌大的铁皮屋内冲床的飞轮还在高速运转著,仿佛使尽了全力,想要跟上时代巨轮的转速。
香港製造業何嘗不是如此?
http://varsity.com.cuhk.edu.hk/index.php/2018/03/remaking-manufacturing-hong-kong/
給一個個人觀點:
當你看到以下這句話你有什麼想法:「零件加工,開模技術,都需要經年累月的學習才能上手。」
如果你覺得這個機械加工好像很困難,那請看下面一句話:
「收取回數票,辨認假鈔,都需要經年累月的學習才能上手。 」
再看下一句話:
「知道客群在哪,規劃最佳路線,都需要經年累月的學習才能上手。 」
如果你沒有感覺,再請看下面的故事:
有一個人叫支離異,跟了一個屠龍師向問天。向問天20年前,上了梁山,殺了一隻龍。
那顆龍頭還在他的道館正中央。
支離異把家裡的千億黃金拿去買屠龍刀,鐵布衫還有Gore-Tex的防水靴,去跟向問天拜師。
向問天看看他,淡淡說出:「亢龍有悔、見龍在田、飛龍在天,都需要經年累月的學習才能上手。」
支離異雙腿跪下,行拜首禮說:「無論有多困難,都請師父給我磨練,因為我真的好想屠龍啊!」
三年後,支離異拿起了屠龍刀、鐵布衫還有Gore-Tex的防水靴,爬上了梁山。
梁山山頂上有個紀念碑,紀念向問天在此殺掉龍,英挺的雕像拿著一把屠龍刀指向月亮。
支離異大吼一聲:「來吧!龍!盡管來吧!」
但他在山頂8天7夜了,除了寒風,沒有龍的蹤影。
第8天夜晚,當他倚靠在紀念碑旁準備睡覺時,突然看到地面有另一塊殘碎的石碑,上面寫著一行字:
「龍,學名:大蛇。多腳有鱗爬蟲類,能飛行。梁山特有種,保育類動物,瀕臨絕種。」
支離異突然領悟了什麼,不禁悲從衷來大叫:
「師父!你把最後一隻龍殺掉了!」
人口减少是问题,但提高效率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谈什么引进外劳是跟不上时代的专家们的古板思维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人口減少本身也是假議題,轉型太慢才是真問題!哪個先進國家沒有少子化?為什麼韓國新加坡美國不會有這個問題?那些短少的四成勞動力難道不能透過人工智慧跟工業4.0做彌補?難道這些代工中小企業無法轉換成單人產值高的品牌嗎?與其去檢討怎麼才能把十人的勞力加諸在六個人身上,還不如想怎樣創造百人的產值。
另外回應局外人,傳產不一定就是低技術,像生產自行車的捷安特或美利達,或是有能力利用回收寶特瓶生產機能布料的宏遠,研發的投資應該都不少呢
這或許是資本主義發展到後來的必然趨勢,企業需要累積越來越大量的資本去研發投資,或是依靠規模大量採購降低成本,再加上跨國界的障礙越來越低(譬如前陣子看到Telstra利用物聯網技術協助澳洲的牛奶生產公司在極短時間就能將鮮奶上架到中國超市),當這些成為常態,企業面對競爭的壓力也更大,中小企業除非走利基市場而且有獨特技術,在沒有政府介入的情況下,很難跟大公司直接PK。
但是都是大企業大財團對社會就是好事嗎?恐怕也不一定,韓國就是走這條路,優點是企業研發資金充裕,還可以乾脆一條龍所有零組件全部自家關係企業生產,降低成本,但是對於一般民眾而言,雇主選擇性很少,勞動條件的議價空間也小,如果想創業也可能剛冒出頭就可能被大企業打死了,而且還沒說到官商勾結的問題。
除了少子化 因為崇尚大學跟 學科制度, 也讓很多學生會下意識的抗拒做傳統基礎工業, 父母輩的教育也是希望大家都不要做基層勞工的工作, 當大家都要小孩去考公務員以及 不用沾染手的 行政工作 , 覺得不想要小孩吃苦, 加上缺乏專業, 就算是念 工科的 大家還是想走工程師設計師, 基層的勞務人員幾乎就沒有了,就算其他系畢業的人後來想轉職,也缺乏相關知識去投入這樣的工廠、製造廠,這也是問題 …
若要跟韓國相比,1997年金融風暴重創後韓國的確大轉彎了,九零年代韓國國內金流都朝房產、金融去,並不注重創新升級,金融風暴後,政策開始轉向。技術製造者,大企業不僅自身研發,大企業也扶植小企業研發升級,傳統產業、文化則開始走向品牌化。
沒有技術升級或品牌的台灣企業,只能一路靠低廉勞力(人工肺)存活,而沒有痛定思痛的轉向,就只能一路向下滑走。而靠人工肺在外賺到錢的,過去十年錢回台灣也只是炒房;多數中小企業又沒有餘裕去研發;政府也常常被台商與政治傾向綁架,政治因素使該做的事的都沒做。
顏擇雅曾經提出一個問題:「台灣走出去」到底是指什麼東西走出去?是人走出去嗎?(中國方面的說法是台灣年輕人要走出去。如是,愚見,和菲傭有什麼不同?)
顏認為所謂「走出去」不是指產業出逃(一堆低技術工廠逐低人工的水草各處遷徙,再輸血回來供養台灣這個老人。)而是指台灣產業要在國際上有個屬於她的安穩的位置。或以韓國的文化產業為例,她走出去的,是產業的影響力,而不是整個產業搬去別的地方去享受他處的發展紅利。
始終要「固本」。廠家只管自己生存,照顧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和前瞻,是政府的責任。循簡易短效的方法,只是讓自立的能力一再被削弱。
@AJIh 也許是因為韓國多是政府扶植起來的大型企業,產業大多也是已轉型的高技術、高科技業,台商在東南亞投資的產業多是紡織、製鞋等低技術產業,而韓國大公司如三星、LG多是製造以手機、家電等高產值的商品為主,自然有所差距。(個人見解,非專業評論,也希望有專業人士解答。)
人工肺经济的理论来源是什么呢?同样是将大量产业转移到大陆、东南亚的韩国为什么能一直保持经济活力?
說得切中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