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变成付费媒体之后,我们学到的事

付费这件事,并不仅仅是一场交易。3个月,7000位付费会员,希望这是端探索“作者﹣读者﹣资金”正向循环的开始,打开媒体未来的真正想像空间。

Follow the money.

每一个读过新闻专业的学生都知道,这句话是做调查报导的金科玉律。当所有线索断了?Follow the money。表面上一团和气无问题?Follow the money。查公司报表,查注册资料,查房产信息,查账目往来……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条线索往往是能否突破一个重要故事的关键,对新闻人来说,也是魂牵梦萦的焦虑所在。

不过,最近两年,同样是在新闻界,对“钱”的焦虑,我有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Follow the money" 的钱,又要从哪里来?

查资料要钱,做采访要钱,研究账目要时间,时间也是钱。一个调查项目,钱砸下去,却没结果,是常有的事。而就算有了结果,在互联网世界推出去,要依赖
Facebook、Google 等平台,而平台的逻辑是──想要触及更多人?那么请给钱。

现在,整个新闻业都知道,坐在办公室等广告商上门买版面,钱哗哗进账的好日子结束了。

新世代的互联网公司以巨型平台模式,垄断了人们接入互联网的入口,进而垄断用户的时间、流量。若画出今天硅谷的四巨头 FANG(Facebook, Amazon, Netflix, Google)与中国的三巨头 BAT(Baidu, Alibaba, Tecent)旗下所有产品和云端服务的列表,相信你此刻打开手机、连通网络的几乎所有理由,都会被涵盖其中。这种流量垄断,在广告商那里可以轻松套现,注意力经济的基本格局因而改写,全球广告市场的蛋糕几乎被互联网巨头瓜分殆尽。

而上一个时代,曾经占据人们注意力的是媒体。当注意力的“入口”被彻底夺走,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电视台、新闻网站,只能变身依托大平台的“内容提供者”,或者在大平台的缝隙里(比如宝贵的 App 通知/推播)试图抢占读者的一点点眼球。

那情景,就好像以前店铺都开在街道上,借着地景、实力,各有各的客源,各有各的精彩。但现在街道不见了,整个世界变成三、四个巨型 Shopping Mall,吃喝玩乐都在里面,顾客首先要选的是走进 Mall 的哪扇门,而沿街店铺也都变成了 Mall 里面的一个个小商铺。

这一变化,从三个层面击溃了传统新闻产业。第一,旧有的社会精英与大众之间中介者的角色不再;第二,垄断性的信息发布与新闻事实守门人的角色不再;第三,基于广告的商业模式难以为继。

其中第三点,是令整个行业痛感最显著,也是大家讨论最多的。

端传媒两年前创立,同样走入媒体行业动荡的轨道。坚持高成本的深度原创报导,令这条路更举步维艰。在初始投资者的“烧钱模式”过去之后,“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成了最大困扰。

过去人们说,办媒体就是要烧钱,三年五年后,媒体有了影响力,钱可以透过广告再挣回来。网络时代,“影响力”三个字往往可以更为直观地用“流量”来表达。流量是虚拟世界的流通货币,它水涨船高,越来越贵。而用内容吸引流量,从资本角度,算得上是成本最低的方法之一。于是,今天不少财务投资者仍愿意投内容:前期靠内容,积蓄流量,后期靠流量变现,换成钱。在这一核心逻辑之下,直播、短视频等,是从“内容”这个筐里被挑选出来、获取流量最有效率的形式,因而吸引资本大量聚集,形成风口。内容创业者们应势起舞,落后就要挨饿。

但上述逻辑,显然不适合原创深度新闻这行当。这个行当,不做低成本的整合分发,而做高成本的原创;不做流量稳定的碎片化信息,而做有流量风险的深度报导;又不回避雷区重重的时政社会新闻。以端为例,如此定位,似乎注定走上高成本低流量、有品牌但少广告的道路。

在做过各种努力,犯过各种错误,尝试了种种不成功、或尚未来得及成功的挣钱方法之后,2017年4月,创立22个月后,端传媒遭遇断崖式资金危机,不得不大幅裁员求生。

在绝境里,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做这件事的初衷。为什么执著在原创深度内容?为什么执著在中港台跨区域?它真正希望影响的、吸引的,是谁?让专业的人专注地做专业的事,有这个可能吗?

做一家“好媒体”的初衷,肯定不是挣大钱。否则,两年前投资买比特币,今天已经翻了十倍不止。以端来说,无论是有心的投资人,或者各怀绝技加入的团队同事,都带着让我们所身处的言论与公共环境“更好一点”的朴素目的而来。一个表面看来信息过载的世界,在最重要的地方,却处处都是信息洼地,甚至空白。一个人人都可发声的世界,却演化为发言者比拼虚荣的舞台。真相无绝对,但接近真相的机制客观存在,它建基于尊重事实、理性思辩。今天“后真相”说法的流行,也折射出现状常常是意见胜于事实、立场先于是非、情感决定认同,而非反之。

这是为什么我们选择做原创:以筛选、整合、分发的方式做信息策展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推进边界,尽力填补信息空白,哪怕只是一点点。这是为什么我们坚持做深度报导,并强调跨区域视角:和碎片化的信息相区分,我们希望呈现事件的完整脉络,避免因片面和标签带来的偏见;我们希望一个好故事,可以带出超越在地、又可反观诸己的视角,带出共情,并在此基础上,让世界的面貌更复杂一些,不易单一论断。

既然初衷不改,我们决定尝试营运模式的根本转型:在资本、广告客户与读者三者之间,我们选择与读者站在一起。因为最终 ,填补信息空白也好,重现复杂性也好,真正面对的是读者。

不少优秀的同道选择公益性质、靠捐助维系的非营利机构。我们仍想尝试另一条路:在商业社会经由市场检验,可持续地生存下去。2017年4月,端试行付费会员计划;6月,启动推广会员计划的集资 Campaign;7月,付费墙上线,深度频道内容在成为会员后才可阅读(其他频道和重大公共议题则全部免费开放);8月,集资 Campaign 成功结束,长期的付费订阅计划继续运行。

在中文世界,尝试内容付费的网络原生新闻媒体少之又少,几乎找不到前例。不过,在完全无法设置预期的情况下,端的会员发展情况,远比我预料的要热烈、积极。

目前,端已有超过7000名付费订户,其中7成是缴纳年费(年费原价498元港币,推广期385元港币)。有一半的订户,是在我们为深度内容设置付费墙之后的一个月内进入,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订户付费的核心动力,是内容。这个数字,每天仍在稳步增加。

在推行付费墙之后,网站整体阅读量有所下降,但下降值,同样比我想像要低:付费墙后两周与付费墙前两周相比,总流量只下降了约16%。但注册用户数量、APP用户数、文章的留言活跃度,都明显增加。

如今,在端的后台,记者们可以看到,自己写的哪一篇文章,令读者忍不住付费,成为了会员;也可以看到,读者的评论更积极、也更犀利──现在,他们是花钱读文章、并真的读完来提意见的会员了!有些会员会分享自己与文中提到的相似经验,有些会指出文章中的错误,也有些会直言:付了费可不可以给我看更好、更有深度的文章?在 Facebook 的端会员社群,编辑、记者与会员,曾就某些文章热烈争论……这些经验,正一点一点,打破原有“编辑室﹣读者”固定在两端的生态。

付费这件事,若追求的只是“作者卖文章”、“读者买文章”,无论在商业价值链上,还是在原有媒体生态里,仍然停留在下游和底端。但若“付费模式”的下一步,能激活数千到数万付费会员与编辑部互动的能量,这才是打开了媒体未来的真正想像空间。

2013年靠群众集资创立的荷兰独立媒体 De Correspondent 是一个可供参考的例子。

这家荷兰语媒体靠内容付费机制运营。付费会员不只可以阅读文章,还会在记者/编辑与优秀的网页设计引导下,参与投稿与针对内容的知性讨论。De Correspondent 甚至把记者定位为“对话领导者”,即通过报导引发对话的主持人。如此,借由付费带来的紧密联结,媒体从单方面的信息提供,到编读两端真正形成沟通对话、进而相互流动,形成一种新形态的亲密关系。它使 De Correspondent 介于一般用户均质化的社群网站和关系截然区分的传统新闻网站之间,成为一个新闻与知识的交流平台。4年时间,他们在1700万人口的荷兰收获了5万多名付费会员,每人每年的会费是60欧元。每一年,他们给会员写信,告诉他们钱花了哪里。2018年春天,他们还将成立美国版,这个筹备中的项目备受瞩目。

在新模式的探索上,端才刚刚起步。

过去三个月来,是付费支持的会员伙伴们,帮助端迅速止了血,让我们有能力展开下一段旅程,也令我们可以把所有心思,放回到内容与读者身上。希望未来付费机制不只是交易,更可以帮我们建立起“作者﹣读者﹣资金”三者之间的正向循环。

在流量的世界里,这条小而美的新路,谢谢你们,愿意陪我们一起走下去。

付费订阅端的文章,成为会员,请点这里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请点这里
我们还推出了 独家深度旅行团,跟中港台澳四地的朋友以及专家一起,走进国际新闻背后的真实世界。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10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其實有點擔心會員名單是否安全

  2. 為了「讓專業的人專注地地做專業的事」,會一直支持!這個平台對華文區的思想交流太有意義了。剛剛讀了3周年主編的信和重讀了創刊詞,真是又一次被感動得一塌湖涂!

  3. 真的是付費機制不方便,才遲遲拖到這麼晚才訂閱。(沒有信用卡的人...)

  4. 身為大一的學生,我非常支持你們的做法。 希望你們也別讓我們失望了~ 第一次訂閱就給你們了~~~

  5. 昨天刚从solidot关于信息走私客的一篇文章跳转到端传媒,发现网站做得很清爽,看起来非常舒服,今天刚好发现会员首三月降价了,因此买了会员服务。针对付费阅读,其实大陆自媒体也有尝试,罗辑思维就是目前发展最好的自媒体,其app得到与名人合作推出了18个付费订阅专栏,年费199元,订阅总份数130万,订阅最多的专栏: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共计有12万份订阅(http://tech.sina.com.cn/i/2017-02-21/doc-ifyarrcf5303139.shtml),因此,付费阅读已经有很好的例子了,端传媒值得尝试,也希望能够成功。但是目前的月付费49港币,感觉还是有点高,如果能参照罗辑思维的年费199元,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订阅。
    以后多与端传媒互动,希望端好好发展下去。

  6. 祝越办越好

  7. 498真的有点贵,但还是咬着牙买了,一来深度报道实在好看,二来看新闻的地方越来越少,我都快忘记中文里还有新闻这种文体了。

  8. 只是希望大陆的整年价格稍微便宜点,所以才订了一个月的。
    毕竟还不是全面小康,刚刚温饱,哈哈

  9. 很感謝端在我付不起4月試集資的時候推了學生版,雖然也差不多是半個月的飯錢。
    付款的時候幾乎一腔熱血想救端。
    不過以一己之見,想提醒端的是,雖然自由主義 民主自決是啟蒙後的政治正確,但請不要因為付費固定了讀者群之後讓端變成一群盲目自由主義者的意淫。
    這個自由主義式微的年代,自由主義者需要的也許是對自由與民主自決本身的理性批判和探索。甚至還有對威權通過訴諸同情的理性探索甚至諒解。李家翹老師的中國與城共舞史這篇的同情諒解讓我印象深刻。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0. 一直很喜欢你们的客观公正,现在能够静下心读一篇好的文章的平台越来越少了,加油!

  11. 你們的深度文章實在好。
    千萬別倒下。

  12. 希望你们可以继续走下去,打破华文圈的壁垒,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和深入的解读

  13. 没网银的学生党只能看免费的啦

  14. 我相信消費不只是一次性的交易, 而是為我想要的社會生態作投票!
    支持你們! 感激有你們努力認真地做報導!

  15. 我的的想法相反,我希望端能够提供较少但是更加深入的内容。其实一个人一天的阅读量是有限的,所以我觉得即使一天只有一篇深度,只要内容足够深入就是值得的。

  16. 加油,請多提供點深度的報導

  17. 希望尽快支持国内用户的付费体验

  18. 请问下支付宝如何订阅?墙内的

  19. 学生用户略有点压力..

  20. 莫低俗,莫編造新聞,莫臆測新聞,保持純真公正的新聞之心,別做妖艷賤貨。

  21. 从前一直是看腾讯新闻的,比起大陆其他哗众取宠的资讯媒体,腾讯虽然也很浅,良莠不齐,但是已经很努力了,可让我受不了的是评论区里的非黑即白的骂街声。为什么不能成熟一点,冷静一点呢?直到遇到了端。幸好在外国留学不用考虑翻墙,不然我那微薄的工资就不能支持我看端了。

  22. 端傳媒絕對有實力可凝聚志同道合者,但願各位記者編輯與撰稿人勿忘初衷,任重道遠,踩鋼線之餘,切記好好保護自己!祝福你們。

  23. 在這個媒體低智商化的時代,或許這樣的模式可以注入一股清流
    加油加油

  24. 想要錢直說、虛偽

  25. 污者自付,用者自付,讀者自付。

  26. 加油加油!

  27. 希望能在中国区App Store上架,不然真的太麻烦了。

  28. 会员年费还是太贵了…

  29. 内地没有信用卡用户该如何支付呢?

  30. 迷你端说,今天推出内地版。好久不见!支持端传媒!

  31. 大陆用户支付真的有点麻烦……

  32. 加油! 不過建議給個代碼超商繳費的方式
    我想訂閱但沒有信用卡啊…QAQ

  33. 请继续坚持!

  34. 還好端走在前面,現在陸續有其他媒體也開始募資,但我今年已經沒有預算了。(以後有預算還是會增加訂閱對象的)

  35. 希望能走的更远!端传媒是我唯一一个主动付费且特别愿意付费的内容产品!

  36. 關於付費牆,作為讀者以及付費會員,想在此提出一個不知道實際上是否可行的想法。這個想法是來自我自己的消費方式,不知道這是否具有代表性。
    我不算是一個常用互聯網購物的消費者,但有一些範疇上我倒是傾向在網絡上付費。第一個是音樂,以往我習慣買CD, 但近來幾乎都在 iTunes Music 上買音樂。原因在於快捷,在那刻衝動間以幾塊錢就能買到想聽的歌,下決定的門檻是非常低。
    第二個,是新聞。今年生日,作為給自己的「禮物」,我向英國衛報捐款,以支持他們的營運。這種不設付費牆捐款的模式效用如何,我倒是沒有深究。
    付費牆本身的作用清楚,就是希望內容的水準夠高,讓讀者願意付費支持。不過這牆到底有多高,即讀者願意一次過付多少,往往是最難拿捏的。
    在我思考自己在這方面的消費習慣時,有時候不禁希望在新聞界出現像 iTunes Music 的平台,能夠付費予個別的報導或評論。當然,詳細的機制還是得仔細的考量,但我覺得在網絡消費普及的今天,這樣的新聞媒體付費機制或許有其潛力。不知端在轉變成付費媒體時曾否考慮這種做法?

  37. 嘗試向學校自薦吧!香港的中學應該對端的高質素專業深入報導有興趣的,特別是通識科,需要用上做教材。你們可以給一個套餐價,或按報導逐篇收費。另外一條路是走明星記者路線⋯⋯

  38. 另外一個好處是灌水然後永遠在跳針的五毛少了~

  39. 也謝謝端堅持寫深度文章

  40. 厉害!!我也是付费墙之后才注意到,成为会员的。哈哈。但也离不开之前大半年时间的免费阅读里,端带给我的深刻影响。加油!!

  41. 在浮躁的今天,做慢深度內容越來越不容易,加油

  42. 繼續支持勇敢、不逐流的《端》。

  43. 畢竟這個時代認真寫新聞的人不多了。快餐式的新聞並不會成為主流,我們想要的仍是這種擁有敏銳視角,客觀中立的立場。加油

  44. 自古真情留不住,從來套路得人心。

  45. @Carolzlee 讚!!!

  46. 已经付费了一年会员,又做了有史以来最“疯狂”的事,在微博上为一条推端传媒会员制的博文买了推广。唯一的原因是,希望你们成功。

  47. 希望端能继续坚持下去

  48. 挺好的呀,就是内陆付费不方便,我特意注册了paypal才成功订阅的。

  49. 坚持高质量高成本,政治中立的事实报道,又没有资本家的靠山,注定是苦差路。但是,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坚持高端的新闻守操这份毅力。加油!
    希望瑞传媒的报道能横跨港、澳、台、星、马的中文读者。让我们读者能从你们这里收益。

  50. 能持續運作下去就好。希望以後能有更豐富的付費方式,以及讀編互動方式。

  51. 低成本整合、高成本原創......值得思考

  52. 每次看到端就会想到写作和阅读给我带来的乐趣。加油,走下去

  53. 大陆用户表示好想买,可以用支付宝微信就好了。

  54. 买了一年端会员,只能网页浏览,哪天vpn被墙了,也就彻底上不了端了。端传媒加油。

  55. 对于学生来说定价的确是有些高了,希望能出一些针对学生的优惠

  56. 太贵了,普通学生用户承受不起!

  57. 加油!我們一起走下去。

  58. 大概是一五年,知道了端,那時候不用翻墻就可以看新聞,後來有段時間沒用,才知道需要翻墻了。從一開始不付費變成了付費,其實很好。但是似乎,內陸的用戶不能付費啊,挺想付費來著。

  59. 从高一到高三,整个高中可以说端给我这个内地学生很多优质的文章了,非常喜欢端,希望这里越来越好呀。

  60. 作为一名非付费会员,冒昧对“端”的付费模式提2点意见:
    1.按月付费能否开通支付宝付款或微信支付的渠道?
    2.深度内容的付费畅读能否改变一下模式?比方说设立一个时限(如一个月),在此时限后非付费会员便可以畅读深度内容(由于是非付费会员,我以前收藏的深度内容如今都无法阅读全文,略苦恼)

  61. 理想是好事,吃饭是大事!一年一套杂志钱,不贵(虽然想捐5000港币买个终身会员。)

  62. 端成為少見連結兩岸三地地氣的華文媒體,內容挑選與深度都值得肯定,很高興自己能夠出一分力。

  63. 距离学会翻墙已经有接近10年了,只记得当时的工具叫自由门,里面充斥着各种法轮功的新闻。作为无神论者,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google上找了很久也没有想看的新闻。随着各种社交网络崛起,新闻越来越短,越来越及时,也越来越多。经过网络主流媒体的调教,很多人失去看长文章的耐心,喷战,段子手成为评论的热门。偶尔一个机会接触到端传媒,只是看了几篇就能看出编辑选题紧贴热门时事,但能用数据深入分析事情,不是理所当然,这些都让我收获不菲。会员费是我那么多会员里面最贵的,但我觉得值,也希望端传媒保持着初心,继续在华人的精神土壤中成长。

  64. 希望端可以始终为关心事件的读者提供细节,细节在时代已经弥足珍贵了

  65. 個人而言並不希望端走很多主流媒體所謂的''客觀中立''路線,新聞不可能客觀更沒有必要客觀,在大是大非事實分明時還強作中立只會強化既有制度混淆真相無益於監察權力實踐公義。
    期待你們時不時還會再來點調查報導,告訴讀者一些他們從未聽過的故事。

  66. 正如编者所讲,不一样传媒变成读者买文章,作者卖文章的模式,而是希望能够透过读者互动与作者互动,而传媒又有收入来源的方式,能够支撑下去,所以我希望编者是否探讨一下,收费的费用是否定得过高(本人可能对商业模式认识尚浅,若所提意见太眼浅,还望多多指教不吝指点),或者有没有空间能够降低,因为端传媒初衷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能够解决财困,而更不是为了用收费阻隔不一样付费或付不起太高费用的人阅读文章,所以我希望能够以低收费模式达到薄利多销,既解决到财困,亦能让更多人能够读到端传媒,能够让更多人进行思维碰撞,以达致读写两方的更充足的交流,多谢!

  67. 愿端传媒能保持中立的态度,不忘初心,成为华文媒体的一处希望所在。

  68. 謝謝你們堅守住華語媒體最後一片淨土。

  69. 認同現在社會極需要深度和中立的傳媒, 所以付費了,希望這兩大原則可保持下去:)

  70. 早些时候在google搜关于小粉红话题时搜到了端的文章,觉得分析得很在理,于是找了个美区账号下载了端,除了政治,还看到了各种其他方面的声音和思辨,直至付费。怎么讲,寄望于你们能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而不被侵蚀,提供更深深刺入心脏的报道

  71. 付费的理由是真的没什么华语深度新闻媒体了。只能订阅已尽微薄之力,希望能一直做下去

  72. 虽然我自己身在 VC 业内,但挺认同 Franklin Foer 在《When Silicon Valley Took Over Journalism》里写的,真的要做好内容媒体,也许就不该拿 VC 的钱,因为投资人在乎的是快速增长,而不是品质。这里面存在本质的矛盾。好的媒体,还应该是读者「供养」的——而这样的商业模式,就注定八成做不大了。

  73. 很担心能否继续....如果实在支撑不下去请不要勉强,因为端不亏欠任何人...希望订阅者越来越多

  74. 加油!希望越来越好!

  75. 其實從公布的數據來看,來自會員費的收入對於一家媒體來講,並沒有很多。我付費的原因,是因為在這裡能夠看到足夠深刻的文章,有沒有中共那骯髒噁心的味道。希望端越辦越好,能夠成為獨立客觀深刻的中文媒體的標竿。如果有一天,在端這裏嗅到了中共或是低俗的味道,我也會毫不猶豫地離開。我最擔心的是端具有紅色背景的股東,是否真的會恪守中立。
    另外想問問端的小編:近期在端上看到的文章多為對人物的專訪和對事件的分析和評論。幾乎沒有看到對事件的調查性報導。我想近期中港兩地都不乏爭議性事件,例如民主黨成員疑似被內地執法人員在香港綁架。如果端能夠增加針對諍議或重大事件的調查報導,我會更喜歡端。

  76. 现在每天都会打开端,已经养成一个习惯。起初是为了获取墙内无法获得的咨询,如今却从这段日子的阅读中慢慢找到一种新而广阔的视角,得以窥见世间的不同面貌。非常喜欢「深度」,即使话题是自己不曾留意或是不感兴趣的领域,也依然能从文字中感受到共鸣的部分。我庆幸于自己的这种变化没有来得太迟,感谢端,也感谢这场相遇。祝越办越好,作为读者的我将一直支持下去,与你们同行❤️

  77. 端7000個訂戶中的70%是年費用戶。由於年費有原價推廣價之分,我姑且取一個平均,平均年費是440,來自年費的貢獻就是7000x0.7x440=2156000。其他用戶的消費水平端沒有透露,我只好大膽估算這是年費的一半,那麼他們的貢獻是7000x0.3x220=462000。端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來源,例如深度旅遊和軟文置入。我極粗略估計這些雜項收入加上訂閱收入,大概是一年三百萬左右?
    我看了網上一篇筆錄自資深傳媒人劉進圖先生的演講的文章,他透露早些年的立場新聞一年開支是幾百萬港元,團隊規模少於20人。我不知端的團隊規模和成本結構為何,但我估計目前端的財政狀況還算不上穩妥。我謹希望端能持續壯大,畢竟華文媒體在中共強力滲透之下,沒剩下那家好看的了

  78. ❤️💋🌹🌞💰

  79. 這個時代沒必要知道的偽新聞、詐騙流量的內容真得太多!那些免費的內容,其實最貴!因為付出的,是最寶貴的時間。
    但還好有端傳媒,花在閱讀你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值得。

  80. 在大三时候 朋友借我国外id账号 下载了端 现在大四毕业 即使在vpn越来越不稳定的现在 还是决定支持端 国内媒体环境乌烟瘴气 想看到有所坚持有原则的中文媒体

  81. 加油!在大陸媒體全部淪陷的今天,感謝端讓我們看到這一絲絲的希望。請不忘初心,永遠支持你們!

  82. 好的东西是需要支持的,不能被现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彻底淹没了。

  83. 加油,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之路刚刚开始!
    有个小疑问,记者可以在后台里看到文章带来了多少付费,假如读者喜欢猎奇的文笔、极端的观点,发表这些会带来更多付费会员,记者会不会朝这种方向转变,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84. 坦白说,作为一个大陆人我也不知道看什么媒体好一些(不想两岸三地追很多家),既然觉得端还不错就支持(付钱是天经地义的对我而言),同样的,如果有一天端的水准下降了或者出现了更强的竞争对手,我也会考虑别的选择的。 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华文媒体采取收费制以刺激竞争产生更优质的新闻

  85. 见证里付费媒体端的诞生,我有预感这回事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86. 我之所以付费是作为一个新闻读者的吹毛求疵,我们相信新闻绝不是阿猫阿狗就可以写的,不是随便写点什么搞个推荐算法就可以称得上新闻的。中文媒体可看的真的不多了,大陆新闻全面沦陷,不订端媒体难道看今日头条吗?

  87. 看見端才知道中文媒體沒死。感謝你們。

  88. 除非有一天再也没有人想看深度新聞了,那才是端結束的一天,但同時也是世界走向墮落的里程碑。
    資金絕不能是阻礙端繼續提供深度新聞的原因,加油!一定有辦法繼續走下去!

  89. 加油 希望你們成為媒體界的領頭羊!

  90. 支持小端😘

  91. 两年付费会员支持你们!!!

  92. 端已成為我手機裏唯一的中文類新聞App,在基本沒有新聞自由的大陸,其他的主流新聞App要麼充斥著各種標題黨、迎合低級品味毫無新聞價值的文章,要麼是罔顧民意現實,滿篇粉飾太平,阿諛奉承上層的噁心文章。而端傳媒的深度、客觀、理性的新聞報導則成為吸引我的最大理由,即使翻牆不易,即使閱讀付費,但是為有價值的事物付費,我感到理解與認同。

  93. 加油主编!

  94. 希望事情一直变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