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香港岛的北角有一道油街,作家潘国灵就住在附近。适逢香港文学生活馆与油街实现合作的“油街写作-隐匿的鲸鱼歌唱”计划邀请他去驻场,于是诞生本篇〈我在油街的日子〉。错置与暧昧,他的笔在流动书台间挖掘了怎样时空的深重连系?

父母家住炮台山,油街实现这地方我是不时经过的,但真正与它建立更深连系,还要等到去年十一月,获邀参加“隐匿的鲸鱼歌唱──在油街写作”计划,为期三月,算是第一个我在本地参与的驻场写作计划。这计划也是油街实现首次举办的,在一个以视觉艺术为主的展览活动场所中,开放地融入了一点文字文学的元素。我是首位参与这计划的作家,但凡开荒牛的角色总添上一份吸引(当然也有疑虑),最初便抱着难得有此机会,何妨一试的心情参与。
犹记去年十月十八日,为这计划到油街实现首次开会时,正值大雨滂沱(翌日发出黑雨警告),一级助理馆长珍妮花穿着水靴上班,凌厉的雨水落在路面角落积聚成一个个浅浅的水洼,天气恶劣无阻这城的持续拆建,前边酒店在拆后边大型住宅酒店在起,重型拆建声如四面楚歌袭来,包围着这幢上百年历史建筑物。那时心想,未来三个月在这地方不知可实验出什么东西来?眼前的横风横雨比风和日丽更好,离开自家书桌,转换环境,有时就为了迎接多点陌生和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