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闫呼和没有想到,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制作的视频“说出我的名字”(Say My Name)会一夜间成为海外华人圈的舆论焦点。除了在脸书(Facebook)收获数十万点击之外,他的视频更被多家媒体转载, 甚至登上了大陆的中央电视台。
最初,他的目标只是获得三万点击量——那差不多是哥大的学生人数。
2017年农历春节期间,哥大学生宿舍发生了一系列骚扰事件,不少学生挂在房门上的名牌被莫名撕去。被撕走的名牌多带有中文拼音——不论学生来自大陆、台湾或香港,还是移民后代,都有可能成为目标。事发后,被波及的学生集体上报学校。哥大的“校内偏见回应组”(Bias Response Team for CC and SEAS)也立即开展调查,并初步认定这是一起针对东亚裔学生的行动。
闫呼和是哥大为数不多来自中国的本科生(哥大本科每年录取不超过20名中国学生),今年读大二,因为换了新宿舍而幸免“被撕”,但这种公开针对某一族裔的骚扰行为,发生在以自由著称的常青藤校园,仍不免令他震惊。
闫呼和迅速在脸书上发了一条状态,邀请挑衅者来撕他的名牌:“抱歉,我的名牌写着‘Jack Yan’,显然这给你们定点骚扰亚裔学生造成了诸多不便。”
不日,他把宿舍“Jack Yan”的名牌,换成了拼音“Yán Hū Hé”。
哥大:排外主义高涨 闫呼和:我们的声音还不够响
哥大反应迅速。收到投诉后一天,2月1日,校园生活与多元文化办公室副主任Melinda Aquino给亚裔学生团体发来一封措辞严谨的邮件,写道,“正如你可想像的,越发高涨的排外主义使这一事件的影响力变得更大了,许多同学都感到焦虑。”(As you can imagine, the growing climate of xenophobia furthers the impact of this action and the anxiety felt by many of our students.)
Aquino同时表示将开放投诉渠道,受影响的学生可通过多种方式举报骚扰。
然而,以往对类似仇恨事件,哥大采取的措施更为严厉。2015年,闫呼和住在Carmen宿舍楼,在LGBTQ权益宣传活动中,他参与制作的跨性别宣传展板被人撕毁了三次。校方当时很快发邮件给全校同学,表示该行为是“极其恶劣(egregious)”的仇恨犯罪(Hate Crime)。宿舍负责人Aaron Hukari也随即在宿舍楼发起了“安全空间”集会活动,让受到威胁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想。
但对这次撕名牌事件,闫呼和认为校方没有给予同等的关注,存在区别待遇,“我们的声音还不够响,”闫呼和说,“(通知)应该给全校警示”。
既然学校并没有把这个事件推送给所有学生,闫呼和决定自己来。
“我的名字,被你们解码出种族和国籍来攻击”
2月3日,他和卢依然——一个在北京长大的美籍华人——在校报《哥伦比亚观察者》(Columbia Inspector)上发了两篇评论,探讨撕名牌事件背后的身份政治,然而反响并不大。
事件发生前,闫呼和本来对中文或英文名并无所谓。他的中文名“呼和”取自出生地内蒙古呼和浩特,而英文名“Jack”则像许多同龄中国学生一样,来自英语老师在课上派发的一张英文名列表。
“Bob被人挑走了,”他说,“幸亏没叫Bob。”
进入哥大社会学系近两年,除了一位学过中文的电影老师坚持称他“呼和”之外,周围的人都称他作“Jack”。毕竟更顺口,也更方便些。但针对东亚裔名字的骚扰事件,突然令闫意识到名字背后的身份政治。
“我的名字,对我来说这么亲密的东西,被你们拿来解码出我的种族和国籍来进行攻击,这是令我很不舒服的地方,”他说。
文字评述影响力有限,闫呼和便转而制作短视频,采访来自中国的本科同学,让他们分享中文名的优美含义。
“放眼望去都是中国人,哪有什么歧视?”
2月6日正午,题为“Say My Name”的2分30秒短片在闫呼和的脸书页面上发布,第一天便超过了三万的点击率的既定目标,第二天便呈指数增长。不但欧美媒体如BBC和Buzzfeed迅速跟进,一周后更是被中国大陆各大媒体和公众号疯传。
“环球时报特别流氓地下载下来,强行贴了字幕,”闫呼和说,“我也很意外。”
大陆媒体把视频放进国族主义的框架里,解读出的讯息与和闫呼和所想表达的相去甚远。“看我们中国学生大国风范、不卑不亢、理智对待骚扰……”闫有些哭笑不得,“你知道那种语气”。
缺乏事件背景的情况下,观众们从2分30秒的视频里找出了各自想要的信息:国家尊严,文化自信,富二代,排华浪潮……公众意见可大概分为三派:支持留学生的,支持“入乡随俗”的,以及针对留学生本身。
“你不是爱国吗?那你怎么还说鸟语?”有网友评论道。
“现在反歧视,将来还不是投靠你们美爹啊。”另一名网友说。
一位旅居中国的外国人,专门从脸书发来信息,质问闫呼和为什么不敢在中国抗议维权,只敢在美国做这件事。他不知道,过去两年,闫为中国大陆NGO志愿服务,帮助宣传女权以及性小众议题。
“中国是个高度同质化的社会,”闫说道,“国内网友对歧视、排外这些概念,还是蛮疑惑的。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学生,会在美国这个环境下发出这样的声音。”
他对这种质疑表示理解,但仍感到无力:“国内大环境下,关于性取向和女权运动,稍微有一些讨论的声音就被打压下去了。这无助于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讨论环境,”他说,“想像一个评论区的网友,他走在街上,放眼望去都是中国人啊,哪有什么歧视?男女平等,女性尊严可高了,也没有同性恋——他不会考虑这些,因为他看不到。”
说到底,就《说出我的名字》这视频本身,闫并不认为这是来自身份政治的抵抗或是抗议。
“这就是一封邀请函,”他说,“一封邀请你参与这场对话的信。”
当事人不喜欢环球时报下载视频贴字幕加评论很正常啊 谁都不愿被别人拿着当枪使
中国这一代的年轻人,只有一件事很精通:做表面功夫。
你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全世界都知道。
把在中国大陆学会的表面功夫带到国外,你会有苦头吃的。
祝你们好运。
“他走在街上,放眼望去都是中國人啊,哪有什麼歧視?”
这是明显的逆歧视!
歧视是不可触碰的禁忌,这关乎政治正确。
但是,很遗憾的告诉你:禁忌反映的,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
如果美国社会的民意,觉得到了需要讨论这种逆歧视的地步了。那么,把歧视的受害者标签搬出来,反而证明这种现状(逆歧视)的不合理。
这是美国,是美国人的地方。
美国社会对逆歧视已经深恶痛绝了。
懂吗?
中国人就走这种模样:在自己家里扮演乖孩子,在外国的地方扮演受害者。
反过来就不行了,你可以试一试:在北京你抗议歧视,在美国扮演乖孩子。
这就是爱国?
笑一笑好了。
他走在街上,放眼望去都是中國人啊,哪有什麼歧視?你连歧视的概念都不清楚,你在美国留什么学?
@xhgej
我想滴水的意思是打算用明亡清存,但朝鮮卻懷念明朝的事實,來駁斥你前面『有錢就有文化』的論述。不過這個涉及朝鮮人的華夷觀,還有儒學的正統論,所以不是很好的舉例。
其實我覺得你的論點沒錯,一個社會中,最有素質的往往是從有錢人開始,畢竟衣食足方知榮辱。
只是不知何故,中國人走這條歷程特別特別長。作為一個曾在上海陸家嘴生活過多年的人,我只能說各階級各行業都有無禮的人,但中國的富人似乎特別多極端值,您如果在國外待過,應該很明白我說的。
川粉们最痛恨的政治正确来了
@xhgej 笑死我了,合着朝鲜在明亡后三百年还尊大明正朔是因为大明很有钱啊hhhhh不对嘛,我大清富有四海怎么没见朝鲜人穿旗装马褂说满语?坏球时报下面的SB评论还用得着选择报道?您这熊样就应该老老实实呆在深度谣棍坏球时报义和团中央的评论区,少出来蹦跶秀下限。
很好的設計。共匪宣傳部門善於異化各種信息,自不必管它,跟它們嚼舌就像在跟川普辯論,拉低智商,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就好啊。
環球時報那個太真實
一個國家崛起,不是靠錢,靠的是文化,看看美國,日本,以至今天的韓國,所以請環球日報。。。背後的政府好好讓國內百花齊放,而不是禁完了警匪槍戰戲,禁穿越,只知道到處找朝陽大媽,有屁用!
閆最后一句话講的很好."一封邀請你參與這場對話的信". 至於對話的對象和主题 閆沒有很直接講出來. 如果對話的對象也包含中國國内民眾, 那添加中文字幕,和環球時報有它自己看法, 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過視頻放在臉書, 我想主要對象應該是美國社會吧 ......
"大陸媒體...解讀出的訊息與和閆呼和所想表達的相去甚遠".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問題 : 當我們引用別人時 如果我們解釋的訊息和原作作者不同可以嗎? 我想大家多會說不妥吧. 的確 ,一般來說, 原作作者的立義是最權威的. 其它別人的解讀是次要的,不能違反作者原義. 不過有趣的是,當代十分有名的作家 T. S. Eliot 在文學上和這觀點持相反意見 , 他們認為作者的定意是一回事, 你怎麼解釋是另一回事 ........
被環球時報誇 "有大國風範、不卑不亢、理智對待騷擾" 不好嗎 ?這個我想要看個人的取向, 我覺得在這件事上沒啥問題. (作者不同意除外). 比如如果紐時提我我會覺的很光榮. (當然不是殺人放火上新聞頭條的那種) 但是萬一北韓朝鮮人民軍報誇我,用我的論文, 我想我可能會嚇的屁滾尿流吧.哈哈.
当事人的本意如果果真被曲解,的确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情。环球时报还是不要如此的乱贴标签吧。
以及路过提醒大家一下楼下某个xhegj用户多次在多个主题下发表莫名的嘲讽言论,不排除是拿钱发帖的,还望诸位ignore这种东西,别被带到坑里去影响了自己的好心情。
咦。
闫呼和曾经是上海骄傲节(Shanghai Pride)的志愿者,论性别和平权意识不知道把国内键盘侠们吊打到几个次元以外去了。
Hats off to 端, for their marvelous capacity of finding the negative angle whatever the story is.
恩,文中的说环球时报的那一趴,还是十分环球时报的,读者评论基本也是这种风格
Get l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