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多路窄?看京都人以堵车来解决堵车问题!

历史与传统如此脆弱,车一辗过就碎,京都坚守着自己的价值,不受“经济发展”的媚惑,才让这品牌慢慢成形,化为我们喜爱的京都。
风物

[SITE SEEING] 走到哪,看在哪,看建筑,看人文,看风景。

京都市政府在2001年宣布了“步行城市·京都”的发展方向,四条通的修路工程也是为了配合这计划。摄:林琪香
京都市政府在2001年宣布了“步行城市·京都”的发展方向,四条通的修路工程也是为了配合这计划。摄:林琪香

在绕进四条乌丸的路口上,我跟老公几乎要吵起来了。这条见鬼的公路,本来就常堵车,数个月前修路工程结束,车路竟然变得更窄了,原本往来各有两条行车线,现在减至只有一条,只需两分钟的车程,如今我们却在路上一抖一抖的爬行了十五分钟仍不见终点。早就说过了,坐坂急电车不就好吗?骑什么摩托车呢?

一个“先死而后生”的改路方案

四条乌丸至四条河原町一带,是京都市主要的购物商业区,高岛屋、大丸百货、0101百货、寺町商店街、新京极商店街的入口,都设在这段路上,当地人在此区购物,旅客来京都时必定到访,大部份于京都市穿行的公车,都会路经此地。修路以前,行人在路上只能蚁行,汽车亦如是,即使不是繁忙的上下班时间,都能看到长长的车龙。公车、计程车、准备下货的小货车、私家车辆、摩托车,都一脸不耐烦,唯有于车辆狭缝中穿梭的脚踏车还算自如。

修路前这段四条通的行人路仅有七米阔,每小时有七千人通行,而有十五米宽的车路,每小时则只有二千二百人能使用。

面对着教居民、于此地上班上学的人们头痛的堵车问题,重新规划公车路线,或是加阔行车路等一向都被认为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不过京都市政府却不以为然,反而作出惊人的决定──收窄四条通的行车路。

京都市早在2001年时,便宣布了“步行城市·京都”的发展方向,四条通的修路计划亦于2005年时开始咨询,直到十年后的2015年,总算正式动工。修路前这段四条通的行人路仅有七米阔,每小时有七千人通行,而有十五米宽的车路,每小时则只有二千二百人能使用。

汽车与脚踏车共享着收窄了的行车路。摄:林琪香
汽车与脚踏车共享着收窄了的行车路。摄:林琪香

一个已发展的城市收窄车路,引致交通严重阻塞,看来似是削减了经济效益,然而数字告诉我们,宽阔的车道跟狭窄的行人道相比,受惠人次实在相差太远。此次修路工程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乌丸通至鸭川的一段四条通,将一半的车路让给行人,以扩阔行人道,同时借此导入以行人及公共交通工具作为道路优先使用者的概念。这可谓是一个“先死而后生”的方案,先让不好好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硬开着私家车辆到来的人(亦即我跟我老公)尝尽堵车的苦头,吓怕了,从此懂得绕道而行,当然更好是能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京都优质品牌的炼成

京都市并非首次推行如此惊人的政策,若比较东京都与京都市的繁华区,便会发现京都市的市容暗淡多了。京都市政府对商店的招牌有着严格规定,大楼屋顶上的广告被全面撒走,走马灯式的告示版是被禁止的,色彩也有各种限制。

让不好好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硬开着私家车辆到来的人(亦即我跟我老公)尝尽堵车的苦头,吓怕了,从此懂得绕道而行,当然更好是能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在这些规例跟前,全球分店铺天盖地的麦当奴也得让步,撒走原来的大红招牌,换上枣红色的。邮局也不例外,全国的邮政局招牌都是橙底白字的,来到京都市便改为白底橙字。当然,都市的高楼外常见的抢眼巨型高级商品广告,也无机会在京都市登场。另一方面,2007年重修了大厦高度限制,无视地产发展商的不满,规定新建的大厦不得高于七层。

京都市对招牌的规定极为严格,不在指定用色以外的色彩,只能占整个招牌的百分之二十,悬挂着大厦上的,也不能高于大厦楼高的三分二,整体阔度不可以超过行人道。摄:林琪香
京都市对招牌的规定极为严格,不在指定用色以外的色彩,只能占整个招牌的百分之二十,悬挂着大厦上的,也不能高于大厦楼高的三分二,整体阔度不可以超过行人道。摄:林琪香

现在的京都市努力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她亦曾经迷失,一心要演化为如同东京及大坂的大都会。到了1980年代日本处在泡沬经济的时期,为保护京都市景观而设的大厦高度限制一度放宽,在此期间,大量传统町家被推倒,建成了一幢幢窄长的高楼,眼下的京都,快要朝着日本随处可见的二三线城市的道路走去,1990年代的经济泡沫爆破,京都市才惊醒过来。各人有各人的路,京都市自有自己的价值,京都市政府重新重视自然环境、传统工艺以及历史留下的生活智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她亦曾经迷失,一心要演化为如同东京及大坂的大都会。

京都市长门川大作,自2008年上任以来,一直很积极地把京都当作品牌来经营。在公开场合上,门川大作都坚持穿着代表了日本传统的和服,又推行被称为“用清酒干杯条例”的政策──日本宴会开始时都会干杯,在这条例下,官方宴会在干杯时,弃用啤酒,改用日本酒,又鼓励传统产业的团体跟随,借此推广日本酒文化。

在今天的日本人眼中,京都已成为了特别的存在,她象征着传统与质素,京都出产的东西都被认为是好的,京野菜的价钱也比其他地区的昂贵,产品名字上的“京”字,仿佛成为了信心的保证。这个品牌是由历史堆积而成的,但历史与传统如此脆弱,车一辗过就碎,京都坚守着自己的价值,将之捧在手里好好保护,不受“经济发展”的媚惑,才让这品牌慢慢成形,化为我们喜爱的京都。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