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教育者说:“我们做得再差,也比应试教育强”

那些被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浸泡多年、没能等到中国教育市场勃兴的成年人们,大概是要长恨此生了。还好上天给了他们第二次机会:用孩子投票。
北京临川育人学校的学生在武术课上进行武术练习。
大陆

1988年第11期的《上海教育》杂志提出了一个新词组合:“素质”+“教育”。自那时开始30年,这种新型的教育思想表面上仍然不敌以考试为中心的主流应试教育。中国现行公立教育制度按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执行,而这十二年教育服务于一个终极目标:向高考冲刺,考上好大学。学生的命运、教师的职称、学校的等级都与这目标紧紧挂钩,“教育”变成一条高效的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着“考分机器”。

尽管中国的大学录取率已经逐年擢升,尽管体制内的教育者尝试改革,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成长空间;但数量庞大的学生和紧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对比,始终没能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图景。每到考试关头,少年人便重回战场,相比起“富二代”或者“官二代”,他们甚至觉得,战场最公平。

中国湖北省武汉一间小学,学生在课室上念书。摄:China Photos/Getty
中国湖北省武汉一间小学,学生在课室上念书。

但总有家长在寻找,战场之外的桃花源。

最有勇气的家长选择了在家上学(home study)。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2013年发布了《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报告称,目前在中国大陆选择在家上学的群体规模约有1.8万人(包括父母和孩子)。其中,基于216个样本的调查,他们选择在家上学的原因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54.19%)、学校教学进度过慢(9.5%)、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7.26%)、孩子厌倦学校生活(6.7%)以及宗教信仰(5.59%)。

更多的家长,将眼光投向比较符合他们期待的体制外“新式教育”。

需求源源不断,行动者络绎不绝。“新式教育”在中国已经出现各种流派,百家争鸣:志在复兴传统文化的人们回归了传统的私塾与学堂,在消费社会中感到疲累的人们投奔了华德福的世界,想要孩子从小面向墙外广阔世界的人们选择了国际学校,还有蒙特梭利体系、瑞吉欧体系……
较之传统的应试教育,新式教育通常呈现如下特点:

图:端传媒设计部

因为“新式教育”包含的对象驳杂、且部分仍被官方定义为“非法办学”,至今未有这个人群数量级的统计。单单是华德福学校,2004年在中国开了第一家,到现在有数百家,“新式教育”的井喷式发展就可见一斑。

就端传媒记者观察,选择“新式教育”的人群以企业家、教师、海归人士、学者、自由职业者居多。

在现有体制和文化中,新式教育仍然困难重重。

“越到高处越吃力——新教育是要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新问题,接受传统教育的人会用成功的经验解决问题,现实中本来想搞点改革,遇到问题,有创造性思维的人还好,但大多数人没有创造性思维,干过的又穿新鞋走老路,又回去了,很难突破。”教育研究者郝少林认为。

不过,端传媒记者在接触新式教育从业者过程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做得再差,也比应试教育强。”

我们对三个体制外的教育案例做了深度调查报道,希望考察他们分别如何在民间发育壮大:

四海学堂,它是中国传统私塾教育复兴的一脉,见证了国学信仰者们重拾失落的传统,希冀培养一批现代社会“士君子”的宏愿;

华德福教育,舶自德国,它引入了一套中国人前所未闻的全新理念,实践着工业与消费社会里,如何让一个孩子身心灵健康地成长;

临川国际学校,是将中国纳入国际化背景的考量,倡导中国现实与当今世界接轨的精英式教育。

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也是现代中国人对价值观的思考与选择,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塑造实验。这种实验,又会如何影响中国?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