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夸大废物回收率 环保沦为数字至上的生意?

为了粉饰数字,港府一味夸大垃圾回收率,无视持续增长的固体废物,在我城,环保还是只被视为一盘生意。
数洞 香港

“都市固体废物产生量错误计算。”

“数量不明的进口可循环再造物料。”

“都市固体废物回收率被高估。”

以上三句评语,出自10月27日政府审计署发布的对环境局辖下环境保护署的审计报告,检讨“政府管理都市固体废物的工作”。报告直指环保署计算错误,高估回收率,简言之,在统计上“做数”(虚报)。

100%成功回收的“洋垃圾”

“错误计算”的主因,是香港大量入口的“洋垃圾”。

早在2013年7月,有线新闻《新闻刺针》已质疑“环保署回收率计法疑有重大偏差”,原因是本港回收商从发达国家直接购入当地不要的“洋垃圾”,在港初步处理后,再当作可循环再造物料出口大陆。

这些回收率相当于100%的“洋垃圾”,大大拉高了整体回收率数字,令环保署2005年时定下的“2014年回收率达到50%”的目标,在2010年就轻易“达到”。

香港固体废物都由那里产生?。

经过加工的报告,将光鲜的回收佳绩呈现在公众面前。这种经过粉饰的“做数”(虚报)年复一年,沿用至今。究其原因,是政府始终视“环保”为一盘生意。

“但环保不是生意!”香港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主席陈克勤接受端传媒记者时坚决地说,“环保是有社会责任的工业,并非纯粹赚钱。”

10月6日,香港政府环境保护署成立的回收基金正式启动,首批申请截止至11月底。据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主席陈克勤于11月11日透露,启动一个多月只接到两宗申请。申请手续繁琐,资助项目隔靴搔痒,或是业界兴趣不高的主因。

在商人逐利的大前提下,该基金又变成“大白象”工程,无人问津。归根到底,因为环保回收这一行在此时的香港环境无法致富。但环保本就不是纯粹用来盈利的工业,而是社会必须共同参与的事业。

本地垃圾不断上升 政府无视现实

环境局在2013年发表的《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以下简称《蓝图》)中,认为香港当前面临的挑战有“废物量多、公众疑念、吸纳回收物料的容量限制、以及未完备的基础建设”。

《蓝图》中提及,自1982年至2012年的30年间,香港的都市固体废料总量增加近80%,而同一时期,人口增长仅仅为36%。记者综合了近18年统计处的人口资料与环保署的都市固体废物的每日平均量,尽管本世纪最初10年都在缓步下降,但达到2011年的最低值每人每日1.27公斤之后,又逐年回升到2014年的每人每日1.35公斤。

《蓝图》曾设立目标,要在2017年将人均固定废物将至每人每日1公斤以下,而到2022年将至0.8公斤,但这根本是天方夜谭。

都市固体废物人均弃置量及政府减废目标。

讽刺的是,根据环保署近18年发表的统计数据,都市固体废物的每日平均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其中,家居废物确有轻微下降,但工商业废物则逐年增加。而堆填区接收的固体废物总量,最近4年又再次回升。

环保政策,讲的是“节源”与“开流”,面对“垃圾围城”的压力,香港特区政府现时的对策主要集中在“开流”,包括扩建堆填区及兴建焚化炉等。香港现有的三个堆填区分别将于2015年、2017年与2019年爆满,政府便推出的“三堆一炉”捆绑式方案,扩建三座堆填区,建造石鼓洲焚化炉,并于今年1月获得立法会财委会的通过。

但面对庞大的废物量,真正治本还得靠“节源”,即“源头减废”。而对于“减废”,香港政府始终在纸上谈兵。减废的其中一把利器,便是资源循环再用,或者回收再造,亦即是审计署批评是次“报大数”的环节。

要“报大数”才能达标,是因为实际的香港现时“废料无人收,有人无废料”,回收链严重断裂。

一木知林 香港回收业断链

回收链的断裂,从废木回收的问题可见一斑。

环保署宣称,都市固体废物整体回收率在4成上下,但其中木材的回收率仅仅一成,成效尤其低微,根据环保署最新一期的《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2014年废木5.2%的回收率仅仅高过纺织物的3.8%,比玻璃(7.5%)、塑料(11.8%)、纸(57.5%)和含铁金属(93.73%)都要来得低。

12月圣诞节即将来临,香港在满城欢庆之余,又会产生很多废木。大小商户都会摆上圣诞树来装点节日气氛,完成使命后,这些圣诞树便会进入堆填区。圣诞之后新年接踵而至,寓意爱情和鸿图的桃花,也重蹈圣诞树的覆辙。

“圣诞节前,单单一间园艺公司,就会有5、6个(装着圣诞树的)货柜从欧洲、北美来港,何况香港有二十多间主要园艺公司,”香港环境保护协会(HKEPA)主席樊熙泰深感可惜,“那么多木材其实都可以循环再造,好端端就被扔了去堆填”。

2012年起,协会开始回收节庆后被弃置的圣诞树与桃花,现在两个节庆一共回收到的废木达100吨,差不多覆盖了8成机构,但樊熙泰对端传媒记者说,“市民家居用的圣诞树和农历春节的桃花,数量比这大得多”。

香港多少废物成功回收?废木呢?

比起被扔进堆填区的废木,这有幸被回收的100吨仍显得微不足道。根据政府的统计数字,在香港,每日有330吨的废木被拿去堆填,年均废弃量近12万吨。根据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助理教授钟姗姗的研究发现,这个数字可能被严重低估,每日被弃置的木材或达670吨。

推高废木总量的,是货运中经常使用的木卡板。碍于运输与仓储成本,木卡板回收商大多零散、规模小,回收所得不仅良莠不齐,且难以满足木卡板通关所必须的杀虫要求,无法应对进出口贸易所需的大批量供货。(详细请参见:《每日埋葬600吨木卡板 香港沦为木材坟墓》

而令回收量始终徘徊在低位的原因,大抵有二。首先,废木再造的产品——木碎或木煤——所产生的利润十分低,受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影响,今年木煤的售价亦应声下挫。这令现有回收商无法做大规模,亦难以吸引新人入行。其次,在回收的过程中,废木体积大导致运输成本高,令本已薄弱的利润雪上加霜。

2013年,环保署在答覆立法会关于木材废物分类的质询时,亦承认“由于废木材价值低廉,而回收废木材的运输成本高昂,因此香港的废木材回收行业并不活跃”。但同时,环保署还称自己“一直积极联络各废木材生产者及收集者,包括政府各部门,鼓励他们直接把废木材运送到环保园或其他合适回收商作处理”。

但“积极联络”与“鼓励”也仅流于言语,对位于屯门环保园内的鸿伟人造板公司而言,政府唯一实质有做的,便是他主动与香港环境保护协会合作,在两个节庆回收圣诞树与桃花时,多提供数十个回收点。鸿伟的负责人黄建澄忿忿地说:“入驻环保园时,政府承诺会协助收集原材料,为何至今不见影踪?”

废木利润微薄,要协助回收,无外乎对垃圾进行分类后直接运送到回收商,但在额外产生的成本以外,政府还有更多顾虑。“帮了回收业,其它行业呢?帮了木材回收,那塑胶、纸等等呢?政府担心自己是否会被指责为‘官商勾结’或者‘偏帮’。”年年就环保政策向政府献计献策的樊熙泰,这样告诉端传媒记者。

这种考虑,显然是港府用相同的“生意”角度,对待商界与环保业使然。

可持续发展出路?阵痛难免

对香港环境保护协会主席樊熙泰而言,“节源”虽有诸多难处,却绝非无能为力,出路之一是:“强制分类,强制回收,垃圾征费,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生产的垃圾负责”。

香港人赴台旅行,常会感叹台北市的干净整洁,但也会抱怨寻找垃圾桶的困难,买了一杯珍珠奶茶逛街,回到旅馆才有垃圾桶丢弃。台北市于1997年推出“垃圾不落地政策”与“资源四合一”,后者即生产者责任制,后来更在2002年推出限塑政策。

而香港直到今年4月1日,才正式全面推行塑胶购物袋收费。

“推胶袋征费前,政府也很多顾虑,觉得业界会反弹,市民不买帐。但真正推行发现都很顺利。市民的环保意识已经到位,企业也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政府完全可以行多步(再进一步)。”樊熙泰说,根据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在2010年进行的《市民对环境保护意见调查》,在500余名受访者中,四分之三表示关注环保,逾9成半同意环保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有些生活方式上的改变,确实会带来不适应,对工商界也会有压力,但这样的阵痛是必须经历的。不然真的『垃圾围城』时,可以逃去哪里?”樊熙泰道。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