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一名香港杂志的编辑在玩智能手机,突然看到同事的Facebook聊天组分享了一条消息:《壹周刊》推出自愿离职计划,削减一半人手。
他定了定神,手机聊天室讯号又来了,那是高层传来的一条长讯息:
“管理层将削减一半人手,请同事自动表态谁人想留低,谁宁愿离开,第二天早上9时前一定要答覆。”
他想,留下比离开可能更需要勇气,因为讯息中说明《壹周刊》9月后的命运仍然悬而未决,大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4天之后,壹传媒集团(上市编号:0282)在7月20日宣布终结娱乐杂志《忽然一周》的印刷及网络业务,《忽然一周》附送的饮食杂志《饮食男女》和时装杂志《Me》将会与时事杂志《壹周刊》合并。根据7月30日出版的《壹周刊》编辑室手记,《壹周刊》“一半员工已离职”。
这场在媒体界闹得不大不小的裁员风暴,实际上已酝酿超过一年。早在去年3月和今年3月,《壹周刊》内部已进行了两次裁员,业界一直盛传,这本拥有25年历史的老牌香港杂志将于今年之内寿终正寝。新闻业界没有人会质疑媒体转型有多迫切,然而,《壹周刊》管理层似乎太晚才意识到危机感。多名《壹週刊》员工和前员工表示,《壹週刊》如此结局,既是大势所趋,也是铁达尼号船长和领航员们错失转軚(扭转方向盘)最后机会的结果。
《壹周刊》转型的经验,不啻是整个香港传媒转型的重要一章。
《壹周刊》无力转型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令印刷媒体(又称纸媒)读者人数大减,这是老掉牙的全球大势。香港最早严阵以待的当数壹集团旗下的报章《苹果日报》,老板黎智英在网上节目多次断言,“将来一定是手机天下”。但同属壹传媒集团的周刊《壹周刊》,它的转型却来得特别的晚。
《壹周刊》创办于1990年。根据壹传媒集团年报,在1999年,这本杂志每期平均销量高达逾15万本,直到2010年末仍保持12万,但自此销量开始急跌 。《壹周刊》本来一刊两册,分为时事和娱乐,为吸引更多广告,2010年10月,管理层决定添加主打时装美容的第三册《Next+ONe》。这策略当时立即见效,次年2011年,《壹周刊》广告收入比上一年上升16.8%。
公司还有钱赚,管理层弥漫着一股惰性。
然而,这种多印一册的策略,与数码媒体的发展可谓背道而驰。当《苹果日报》发展数码动新闻和手机app时,《壹周刊》却反而加印纸版,直至2013年才推出手机app和Facebook专页。前员工指出,当时的管理层认为如果读者可以在网上免费阅读大量内容,只会令纸本销量跌得更快。而且尽管纸本销量下跌,却一直有固定广告及收入。
“公司还有钱赚,管理层弥漫着一股惰性。而且管理层多是四、五十岁的上一代媒体人,少有认真思考媒体数码化的前路。”一名前《壹周刊》员工回忆说。
改革迫在眉睫,《壹周刊》2013年成立数码新闻小组。“不过没有提供任何正式培训,本来写稿的记者突然转写剧本旁白,拍照的摄影记者突然转拍短片。”该名前员工形容当时的处境简直是赤手空拳,摸着石头过河。
也是在同一年,管理层指示一位记者为《壹週刊》开设公司社交媒体Facebook专页。“但他只是兼差性质,本身的编采工作未有减少,更没有任何统筹和指示,无权决定内容,基本上只是应老板的要求把内容copy and paste(复制及黏贴)到Facebook上,”该名前员工摇头叹息说。
媒体转型牵涉数以百计的员工,当中不少更可能是极富经验的资深记者和编辑。以是次《壹週刊》为例,杂志编采部约有80人,约70%﹣80%是老一辈的传统媒体人。
两份本地报纸的管理层接受采访时亦不讳言,要协助资深员工转型是管理层的极大挑战。“有些中年编辑连荧幕上的字也看不清楚了,更遑论管理Facebook专页、剪片或掌握网上文化。”
公司进行改组及转型,同时亦要求员工重新学习,但这个过程通常阻力重重。“转型需要成本和时间,若不协助员工转型,只有如黎智英处理《壹週刊》般,壮士断臂。”其中一名报纸管理人员说。
高度压缩的新闻时间
错过了数码化的时机,《壹周刊》回魂乏力。2014年下半年,《壹周刊》每期销量已跌至6万。这也许只是个别企业问题,但互联网和科技的出现将新闻的时间性高度压缩,确实大大缩小了每周才出版一次的杂志的生存空间。
由周刊揭发,今天出版后等到下期再跟进,下周已是旧闻了。
现在的新闻世界里,一周已恍如隔世。“举例而言,2012年2月13日《明报》于特首选举前爆出唐英年(侯选人之一)涉及僭建,报纸能逐天刊登更多更新的内容,当事人今天回应,明天的新内容便能证明他说谎,整个过程极度精彩。相对,由周刊揭发,今天出版后等到下期再跟进,下周已是旧闻了。”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报纸前网络版主管说,科技发达令新闻变得“即时”,而报纸往杂志的深度方向进发,周刊又往哪里去?
更让人忧虑的是,在即时新闻风行的同时,许多报纸也加强报导的深度,往“杂志化”方向发展,周刊若不转型,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壹週刊》一直最引人入胜的,一是调查报导,二是法庭和突发新闻的后续故事,他们总会找到报纸一直找不到的当时人或亲友现身说法。但近年愈来愈多报纸加入这种报导方式,并做出成绩来。”多位曾任职报纸和周刊的媒体管理层均认为,报纸“杂志化”意味周刊的独特性受到挑战。
纸媒全面萎缩?
周刊暂且改革和缩小规模,但尚在人间。香港历史悠久的报章《新报》最近终于走入历史;而传出财务问题多年的《成报》被申请清盘,由7月17日起停刊,暂定8月6日复刊。这两份报纸曾于八十年代大受欢迎,但近年影响力渐减,新报管理层更明确表示受到科技带来的冲击。
《新报》的结业声明中曾提及管理层曾进行“多番适切改革”。报导引述社长顾尧坤指,自去年7月上任后已裁员及削减阅读率低的版面以求控制成本;除原有的《新报》网站外,同时创办跨媒体部门和“火点”网,制作和发放多媒体新闻影片,希望将报纸转型为多媒体,可惜火点网由2月16日面世之今,不足半年便随新报结业而一同画上句号。
其他大报似乎亦难以独善其身。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教授李立峯认为,香港印刷媒体萎缩或转型其实已经落后于世界。
“其实香港只是一个7百万人口的城市,报纸却有十几份,相反,纽约除了地区报,全市性的大报只有3份左右。早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香港报业已被认为接近饱和,所以95年《苹果日报》为行业带来很大冲击,当时已导致《天天日报》和《快报》结业。”
在《苹果日报》创刊前夕,《华侨日报》也因亏蚀多年而结业,90年代初面世的《今天日报》和《现代日报》也只是昙花一现。“事后看来,更加可以证明当时市场的确已经饱和。”李立峯说。
李立峯分析说,近年香港先后出现5份免费报,对收费日报的影响甚大。“全世界除了北欧国家,几乎没有一个地方的免费报如此普及。”2014至2015年,《苹果日报》每日销量由19.5万份下降至17万,跟2000年37万份已不可同日而語。
当纸媒萎缩到一个均衡点时,便会稳定下来,当然,没有人知道哪时才会出现。
尽管如此,李立峰依然相信印刷媒体不会完全消失。“美国媒体学者虽然在讨论媒体萎缩,但不会有人以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会消失。”
他指,每一场科技革命之后,媒体都需要重新定位。“当年电视出现,令电台由广播剧转做清谈节目和音乐节目,黄金时段也由晚饭时间推迟至深夜。”李立峯续说。“当纸媒萎缩到一个均衡点时,便会稳定下来,当然,没有人知道哪时才会出现。”
纸媒不会死,纸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