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陆深度

专访政治学家裴宜理(上):对研究中国的学者来说,现在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

我们面临种种不利因素,比如中国普遍存在的对美国的反感,还有获取材料的难度——曾经开放的档案现在即便对中国人自己也不公开。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会场外工作人员准备雨伞。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会场外工作人员准备雨伞。摄:Damir Sagolj/Reuters/达志影像

特约撰稿人 李菁

刊登于 2023-04-11

#裴宜理#政治学#专访#中国革命史#中国研究

在研究中国的美国学者里面,裴宜理(Elizabeth Perry)有一个特殊的身世:1948年,她出生于上海,父母皆为当时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教授。因为中国时局的变化,1951年她随父母迁居日本东京,在日本度过童年。她后来打趣说,也许她一出生便与“革命”两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她终生对中国的革命抱有兴趣。“没有革命,我很可能在中国长大,我自己对中国革命一直很好奇,而且想知道革命为什么发生,又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

裴宜理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全球“革命”与左翼运动汹涌澎湃的浪潮中度过的,这更坚定了她未来的学术志向。中国的大门打开之后,她成为第一批被允许进入中国进行田野调查研究的外国学者之一,她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等方面。她著述丰厚并屡获大奖,包括1993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的《上海罢工》。《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评价她“兼具社会科学家对秩序的热爱与历史学家捕捉精彩故事的眼睛”。

裴宜理先后执教于亚利桑那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97年起任教于哈佛大学政府系,并先后出任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及亚洲研究学会主席;自2008年起,她出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至今,为中国研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生和学者,是中国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

中国这一百年发生太多太大的变化,有朝代交替、有政党交替、有领袖人的兴衰沉浮……作为政治学家,这或许正是吸引裴宜理研究中国之处。“中国在过去150年里,几乎有各种各样的政治实验,研究它们的得失成败,令人兴奋而着迷”。

本次与裴宜理教授的访谈分两篇发出,在今天的上篇,她谈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政治学家的学术认同,对麦克法夸尔、亨廷顿、福山等政治学者的个人评价,以及当下时代的危机,和对政治的变化与本质进行研究的趣味所在。下篇将于本周四发出,我们会看到她对中国革命研究的历程,她对于中国共产党动员民众的方式及其不断书写与改写自己历史的着迷,和她曾提出“慎言告别革命”的含义。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