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解封大陆深度

中国疫情海啸:老年重症高峰初现,医疗系统面临极限挑战

中国农历新年将近,他觉得心里没底,“你不知道病人会有多少。‍‍”

2022年12月27日,北京疫情期间,身著防护服的医务人员在医院的发热门诊为患者看病。

2022年12月27日,北京疫情期间,身著防护服的医务人员在医院的发热门诊为患者看病。图:Reuters/达志影像

端传媒记者 赵莱 发自新加坡

刊登于 2022-12-31

#疫情海啸#中国式解封#老年人#新十条#疫苗犹豫

彻底放弃动态清零不到一个月,中国各省已被Omicron全部攻陷。12月26日,中国政府宣布不再按照甲类传染病这一最高级别管理Covid-19病毒,并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次日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对此解释说:“我们打的是有准备之仗,而绝不是被动的放开。”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20条”“新10条”在相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出台,中国的防疫政策几乎在一夜之间180度调头,不再转运隔离、不再扫码、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甚至此前最为严格的医院就诊也不需扫码和查验。在Omicron开始全国大流行之后,中国几乎取消了全部非医疗防控措施。

虽然中国已经开始接种第四针加强针、准备口服抗病毒新药、扩充急重症医疗资源,但毒性减弱的Omicron却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并且逐渐渗透到全人群当中。根据端传媒与多方核实的一份卫生系统12月21日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12月1日至20日,全国估算累计感染人数2.48亿,累计感染率达到17.56%。累计感染率超过50%的省份有两个:北京和四川。

会议纪要显示,12月20日当日,全国估算新增感染人数为3699.64万,单日新增感染率为2.62%,比19日、18日新增感染率持续增加。但全国各地区疫情流行存在较大差异,预计12月下旬,多个省份将陆续进入疫情流行高峰期。目前疫情上升迅速的省份,正在或将要呈现由省会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辐射的态势。

感染人数以千万级飙升之际,承担了全部救治任务的医疗系统正在经历什么?而随着全国范围内重症和危重症高峰的渐次到来,从一线城市到县城乡镇,从三甲医院到村卫生所,医护人员在疲于奔命之外,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调配资源,以尽力减少老年人等脆弱群体的死亡?

2022年12月27日,四川省成都,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在医院急诊室外用担架运送一名长者。
2022年12月27日,四川省成都,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在医院急诊室外用担架运送一名长者。摄:Tingshu Wang/Reuters/达志影像

北京:全国的预演

马明对端传媒表示,老年重症病人如果治疗效果好,可能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但久治不愈的老人会逐渐沉淀在医疗机构里。“需要一波一波的消化,确实有救不过来就没的。”

12月10日,“新10条”(12月7日,中国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新10条,标志着防疫管控全面放开)颁布三天后,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外科医生马明因为确诊阳性开始居家隔离。

彼时的北京市,各大医院开始迎来发热门诊和急诊的就诊高峰。医护人员阳性感染比重也随之飙升。马明的医院像其他医院一样要求员工确诊阳性后需居家7天。医疗系统减员严重。以中日友好医院为例,12月8日以后,发热门诊、急诊患者出现快速增长,到12月10日,发热门诊量已经高达905人次,位居北京首位。中日友好医院是中国知名三甲医院,作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以呼吸医学为强势学科。(注:中国公立医院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下划分甲、乙两级,三级甲等为最高级别)

马明所在的科室一共5个人,他是第3个因为阳性居家的。因为减员,他们科室不得不控制床位使用率,减少择期限期的手术数量。“值班都不好值了,只能一个人扛所有。”马明当时对端传媒说,“现在资源全用来保发热门诊和急诊,全院各科室支援。”当时他认为,医护人员感染趋势这样下去,医院可能会要求阳性员工继续上班。他在朋友圈看到已经有医院正在这样做。而那家医院正是北京当时急诊量最高的医院之一。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