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块墓地深度

暗黑旅行團:帶你去一次死亡深度遊

怕死的我們,卻被他人的痛苦深深吸引。

插画:Wilson Tsang

刊登于 2022-10-29

#暗黑旅游#寻找一块墓地

“寻找一块墓地”是端传媒新开设的专栏,我们希望在这里认真地和读者谈死亡﹑遗憾﹑悔恨,但也谈生命﹑爱﹑希望,和那些无法解决的道德难题。最近亚洲各国都开始放宽防疫措施,大家终于能够相对自由地出游,所以我们想趁这个机会,和大家聊聊暗黑旅游(dark tourism):我们怎么总是爱旁观他人的痛苦?(内文关于灾难历史的描述可能引起不安,请斟酌阅读。)

大家都听过的“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是英国著名连环杀人犯,但我一直觉得他名大于实。想想较近代的连环杀人犯吧:“密尔沃基狂魔”Jeffrey Dahmer(即Netflix《食人魔达墨》的主角)杀了十七人﹑以长得帅并拥有大量女性粉丝而闻名的Ted Bundy杀了超过三十人﹑一直未落网的“黄道十二宫杀手”杀了最少七人﹑“洛杉矶夜行者”Richard Ramirez杀了十四人。但在十九世纪末伦敦白教堂区活跃的“开膛手杰克”只杀了五人。我一直觉得,作为连环杀手才杀了五个人,未免太弱了吧?

今日的白教堂很时髦,Spitalfields市场开的都是奢侈品店;但在1888年,白教堂是真正龙蛇混杂之地。那时大英帝国如日中天,工业发展和帝国内移民令伦敦人口极速增长。而当时挤不进伦敦市(City of London)的新移民和草根劳动人口,则外溢到东伦敦,然后很快也把白教堂区挤满了。这些劳工白天去伦敦市工作,晚上就回到白教堂租床位睡觉。也有大量租不起床位的人只能去“roping”,即是像小龙女一样挂在一根绳子上面。白天一到,旅馆老板大刀一剪,所有人就从绳子上掉下来:又是时候开工赚酒钱了。

去年某个冬夜,我们在白教堂区红砖巷吃过印度菜后,即兴加入了“开膛手杰克观光团”,跟著导游穿过白教堂区的大街小巷,寻访当年的凶案现场和发现尸体的地点。在夜色衬托和导游绘形绘色的形容下,我几乎想像到维多利亚时代的白教堂:臭气薰天,老鼠横行的贫民窟,一到夜里满街都是流莺和醉汉。这里脏乱得即使地上有不明来历的大滩血迹,大部份居民都不以为意。开膛手杰克的五名受害者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导游将第五名受害者的尸体照片投影在红砖墙上:这名叫Mary Jane Kelly的女子当时约二十五岁,她在自己租的公寓内被杀,乳房和手臂被切除,腹腔和大腿几乎被全部扒开,死状极为恐怖。

1889年9月21日于《Puck》杂志发表,由著名漫画家William Mecham所绘,逍遥法外的开膛手杰克得意地看着大众对他真面目的种种猜测。
1889年9月21日于《Puck》杂志发表,由著名漫画家William Mecham所绘,逍遥法外的开膛手杰克得意地看着大众对他真面目的种种猜测。图:wikipedia

去过这个观光团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开膛手杰克的重要性:他可能是现代社会其中一个最早的连环杀人犯。怎样的条件才能有“连环杀人”?首先要有理论上的人人平等,即底层妓女和维多利亚女王理论上有同等生存权,才会有“谋杀”的概念;古代贵族杀掉一个佃农就不是“谋杀”。然后要有人们每天摩肩接踵但很少交集﹑生活像千万条平行线的现代都市。最后还要有大众传媒,以及识字的大众。开膛手杰克给警方发去的第一封信(信中自称“Jack the Ripper”),很多人相信是英国小报杜撰来卖纸的假信。那个年代的小报靠著连环杀人制造的集体恐惧,以及对少数族群的猎巫刺激销量。英国小报(tabloid)的煽腥文化,就是在那个年代兴起的。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