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

热有几种、困住了谁?汗涔涔的难受如何成为致命危险

这个夏天不是某种极端的孤例,难受的热也不是熬一熬就可以过去的。

插画:Rosa Lee

特约撰稿人瓮羊

刊登于 2022-08-14

#危险季节#热浪#极端天气#气候变化

【编者按】今天是2022年8月15日,立秋已过一周,据The Weather Channel,以下这些城市今日的最高气温为:上海、40°C,北京、35°C,杭州、41°C,香港、31°C,台北、35°C,罗马、31°C,伦敦、29°C,多哈、41°C,巴格达、41°C,纽约、27°C,新德里、31°C⋯⋯

常住北京的程田发觉,她的衣柜已经不再适应这个夏天。7月的一个早晨,她先是换了条薄长裤,从房间走到阳台,小腿开始冒汗。她又从衣柜里换了一条棉质短裤,太厚了,再换上第二条短裤,裤子面料触碰到大腿那一刻,她的脑子发出信号:好热。最后,她从洗衣筐里拿出前两天穿的裤子,它是唯一一条穿起来不热的裤子,可惜,她想尽办法,也辨别不出这条夜市买到的裤子是什么面料。

到了8月,程田更觉得任何有衣袖的衣服都不再适应北京的夏天,她打开网购平台,“背心”一词后面,跟著“火焰”的标志,意味著近期很多购物者在搜索它。7月以来(截至8/13),北京市气象局已经发布了5次高温预警,它的影响正渗入这座温带城市居民的生活细节中。

在英国,谷歌搜索量急升的一个主题是“风扇”,过去30天里,大量英国人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风扇这个关键词,它的搭配包括“把冰块放在风扇前”、“如何让风扇吹出冷风”。而同时,谷歌在英国的数据中心设备因高温故障,导致部分网站瘫痪。这个被形容为“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国家,在今年首次迎来了40°C 。

高温真正来袭之前,科学家早就在预告它的危险。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发起了一个改名活动,试图用“危险季节”来替代“夏天”——由于阳光充沛,假期密集,夏天一词给人颇为明亮、愉悦的印象。它甚至是四个季节中最常被用作人名的一个。

但如今,明亮的夏天很可能意味著生命威胁。随著史无前例的热浪席卷欧洲,死亡人数一直在攀升,截止7月24日,最严重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已经有2000多人受高温影响死亡。

我们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聊了聊“热”这件事。在人们眼里,热并不一定意味著即时的危险,一开始往往像开头的片段那样,落到一条裤子,一层粉底,或是一个失眠夜的困扰上。

“热”的无数种

广州人Wendy仍要每天化妆上班。离开家,走百来米就会出汗,她打著遮阳伞,用纸巾慢慢擦脸,才不会花妆。走路时还有些微风,等红绿灯、车站等车,一停下来,热伴随著窒息感。到公司进入室内空调房,才感觉活过来了,能够呼吸。

杭州是今夏的“热点”,好几天气温超过了40°C,走在柏油路上,仿佛小腿被火烤著。这让星星想起2017 年的夏天——那是杭州最近一次出现40℃以上的极端高温。高温天来得太早,比三伏天还早,台风却迟迟没有出现。回家打开水龙头,自来水是热的。

因为害怕中暑,人们格外舍得在空调和打车上花钱。但网约车司机也耐不住暑热。一名司机告诉星星,最近,他们都是上午睡觉,傍晚才出来,中午宁可不赚钱也不接单,因为车内的冷气也抵不住车外的高温。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