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深度

聊聊台湾迷因:我们知道这很地狱、很多中国梗,但真的很好笑

有趣才能被看见,但同时保有幽默感与道德敏感度并不冲突。

新闻系学生萧淳云与光电系学生Tony。

新闻系学生萧淳云与光电系学生Tony。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王怡蓁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22-07-13

#迷因#流行文化

这是台湾迷因专题的第一篇报导,我们关注了迷因的流行、制造及其中的中国元素,并邀请你一起思考:好笑有没有边界?今天还同步推出了小游戏:测测你多了解台湾迷因,建议与本文一起服用。本周六,我们还会推出一篇深度报导,探讨迷因为何好笑?又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老师老师,我要跟妳说一个小灯泡的笑话。”

“是什么呢?”

“我从头说起喔。”

这并不是公民老师颜渺津(化名)第一次听到学生流传关于遇害女童小灯泡的迷因(meme),在短暂的下课时间,她只能严正告诉学生她不喜欢。“老师告诉他们不行,他们顶多不在老师面前说,但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对。”颜渺津说。

“(迷因)很好笑啊、分享快乐”——这是端传媒在采访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迷因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张梗图、一段音乐,在日常生活中,因着“脑洞大开”这个特性,透过网络被大量复制、改造并传递。

迷因从次文化逐渐走入主流文化,无论是慢半拍的政府宣传还是能嗅到商业气息的品牌宣传,都大量使用迷因。让许多原本对政治、严肃议题不感兴趣的人,也注意到新的资讯。

迷因具有无意义、无厘头、好笑、易懂、嘲讽等特性,但也经常因政治不正确、地狱梗等特性,在网路上引起争议,反对者多认为不应该开弱势的玩笑,支持方则多以“正义魔人反击”,嘲讽对方开不起玩笑、不懂幽默感。

端传媒采访当红“规工欸”水母梗创作者、图文帐号经营者、喜爱迷因的学生及他们的教师,尝试理解:他们如何在日常中使用迷因?迷因是怎样被制造的?又该如何理解其中的中国因素?以及,好笑究竟有没有界线?

韦史密夫(Will Smith)的梗图。
韦史密夫(Will Smith)的梗图。网上图片

无处不在的迷因:“有趣才能被看见”

“生活压力很大,看迷因很舒压,同时也能了解流行、时事。”静宜大学四年级的男学生吉吉滑开IG(Instagram),全都是迷因。他说没办法选出一个最喜欢的,有些看过就忘了,再看一次,还是很好笑。

在打工的短暂休息时间,吉吉会透过迷因帐号看新闻,“之前不是缺鲑鱼?我看阿尼尛(ANIMA)写争鲜的鲑鱼之乱才知道。”他说自己不会再去搜索新闻做进一步了解。

受访学生们指出,平时最常在IG上接收讯息以及交流,他们会追踪迷因帐号,还有人自行成立迷因帐号;其次才是脸书、YouTube、Dcard等平台。高雄凤山高中学生张平书与高雄新庄高中学生吴幸安(化名)为了得知国外最新流行的迷因,追踪了不少粉专、频道。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