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中国地方财政危机:当超级国家能力一再冻结“危机”,谁将承担后果?

“没有经济危机,不是一件好事。”

中国地方财政危机:当超级国家能力一再冻结“危机”,谁将承担后果?
2022年4月21日,北京,一名工人在繁忙时段骑著满载货物的自行车进行回收。

赵从林是北方某省份一个地级市的公务员,他被告知,去年的“精神文明奖”(大约1万元人民币)确定不发了。他已经算幸运,很多区、县一级的公务员有两个月领不到工资了。“5月份发现10多例(Covid-19确诊病例),主城区封城一个星期,财政就花了一个亿。”他告诉端传媒,这约等于普通县城一个月的财政收入。端传媒有报道指出,若14亿人的一半人口进行一年的常态化核酸,需要花费0.9万亿元人民币。

体制内降薪潮

一个亿仅仅计算了政府在封城期间防疫上的支出,还没算上地方经济活动停止造成的损失。赵丛林说,地方政府财政缺钱,主要还是因为经济变差,税收收不上来。基本的支出也因此成问题。他在民政部门工作,有一个“居家养老”的项目,为全市约一万名瘫痪老人配备护理床,需要2000万元预算,“中央给了1000万,省里给了500万,我们只需要配500万就能把这个项目弄下来。”但他去跟财政部门却一分钱都要不到,对方说:“今年就没有给你们留预算。”

甚至福利彩票的收入也遭到挪用。赵丛林介绍,福利彩票的钱本来是专项资金,财政部门只过一遍手,钱会让民政部门用于补助养老机构的运营等开支,“结果卖了几百万的彩票,钱被县政府挪用到其他的事情上了,老年人的高龄津贴(一个月50-200元)发不出来,引起上访。”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