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评论深度

评《The Economic Weapon》:当制裁对战争再次“失效”,还有什么选择?

历史学教授Nicholas Mulder:当惩罚性的经济制裁失去作用,国际社会更应该思考“给予及支援”的积极意义。

2022年3月31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市郊,数名乌克兰士兵在一辆被炸毁的俄军坦克上拍照。

2022年3月31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市郊,数名乌克兰士兵在一辆被炸毁的俄军坦克上拍照。摄:Vadim Ghirda/AP/达志影像

谢梓枫

刊登于 2022-04-11

#乌克兰战争#制裁#书评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逾一个月,至今逾350万乌克兰人逃离家园,被俄军包围的主要城市出现人道主义危机。美国及欧盟落实对俄经济制裁,并向乌克兰提供军事、人道、经济支援。但碍于介入战局有可能导致欧美与俄的全面冲突,北约显然不倾向有进一步军事行动。外界陷入这样的窘境——经济制裁似乎无阻普京的决策,而受苦的更多是俄罗斯民众;对乌的支援行动尽管必要,此时此刻却仍显杯水车薪

“经济制裁”在过去二十年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由美国领导的世界政治金融体系,恒常地透过制裁手段惩罚国家或个人,以改变他国的政策决定。但面对如今的局面,我们该如何理解“制裁”的效果——它为何无法阻止普京?

康乃尔大学历史学教授Nicholas Mulder,今年1月在耶鲁大学出版社的新作《The Economic Weapon》恰逢其时:这本书指出,出现于一战后的“国际制裁”,本身起源自战争手段,却被国际社会用以遏止侵略行为;然而,在大部份历史案例中,制裁并没能阻止军事冲突,甚至有可能加速侵略者的行动。

Mulder指,关键在于,制裁盛行多年,现今国家多少已经适应这种国际秩序,甚至发展出经济和资源的必要自足性,削弱制裁效果。与此同时,历史上与制裁同为一体两面的“支援”手段,近年却没有被国际社会充份地建立及运用。因此,当军事冲突发生于相对自足的强国与“孤立无援”的弱势国家之间,侵略者便看准了国际社会并不会持久地支持被侵略者,更加肆无忌惮。

这观察与当下的俄乌战事遥相呼应。正如主流分析指出,尽管俄罗斯经济并非毫发无损,但再大力度的制裁恐怕亦不能遏止俄军。同样地,虽然国际积极支援乌克兰,但问题在于支援要如何可持续及系统化。战争可能要很久了。当惩罚性的经济制裁失去作用,阅读此书有助我们理解“制裁”的局限,思考“支援”是否将更有效。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