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科技深度

用时间工具抵抗焦虑的人

“工具最大的迷惑性是,当你拿起工具的时候会以为掌握了某种能力。”

端传媒记者 门悦悦 发自新加坡

刊登于 2021-10-29

#App#时间管理

郝海龙把鼠标速度升到最快那档,手指稍一挪动,白色的箭头光标就像离弦的箭一般飞出去。接着是训练自己眼睛的移动速度——为了跟上快到几乎看不清的光标。

调整速度是为了节约时间,郝海龙想着:“能省1秒也是1秒,一年下来我能省多少秒。”那是北京奥运前夕,他刚从陕晋边陲的贫困县小城,来到首都全国排名前列的大学。五光十色的都市、充满可能性的校园,郝海龙一头扎进瞬间开阔的生活,“什么都想做”。他选难度最高的数学课、担任社团主管、在校园报社里熬夜排版……他会把一份日报每个版面的每个字都看完,包括广告。家乡的小城贫瘠到只有教材,他报复般地抓住每一个新的生活体验。对他而言,北京的生活信息量过载,但也幸福。

时间成了这种生活里最重要的资源。他时常压缩睡眠时间,每日只睡四五个小时;计算地铁出入口、电梯和车厢的距离,找到最快的换乘路线。周围同学也在与时间较劲。许多人在大一就开始为日后的工作规划,去哪实习,参加什么比赛可以为简历加分,都纳入这些刚挥别高中生涯的学生的计划表。对他们而言,一个人如果大三才开始思考未来,“就晚了”。

时间是一个现代性观念。科技史家刘易斯 · 芒福德在著作《技术与文明》中指出,现代工业时代的关键机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现代关于时间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的出处被冠在各种名人身上,即便大多被证实为讹传,传递的精神却依旧成为社会认同。对现代人而言,什么时候吃饭并不取决于是否饥饿,而是饭点到了,错过饭点甚至还会带来莫名的烦躁。时间已成为现代人工作和生活的规范指导,直到人们已不满足跟着时间走,超越时间才是共识。

女性或零工经济者可能更会感受到时间的紧迫。前者在雇主给出的严格工作时钟之外,还承担着到点结婚,到点生育等社会和生理时钟的压力。而后者的收入直接与时间挂钩,​​一篇在大陆火爆的描述外卖骑手工作状态的文章提到,骑手准时率低于98%时一单扣一毛钱,低于97%一单扣两毛钱,即便他们平均一单的工资也不过几元钱。准时的概念也在逐年压缩,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全行业外卖订单平均配送时长比3年前减少了10分钟。

大学还未毕业,郝海龙就在北京一个著名的外语机构做起英语老师,但他依旧感觉到焦虑,有太多事情要做,追求着最新最快的商品和信息,讨厌计划好的日程被打乱,学生也在向他讨教提升效率的办法,希望得到一个最佳的事项安排表,赶紧出国。

“有没有发现,用在金钱上的词都用在了时间上,浪费,节省……”郝海龙说。

2020年7月7日中国北京,中国学生于一所高中参加全国高考前,在学校外读书。
2020年7月7日中国北京,中国学生于一所高中参加全国高考前,在学校外读书。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时间工具带来的秩序感

不想把大学时忙碌又拖延的状态带入工作,郝海龙决定使用工具。

会使用工具曾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技能,即便后来发现部分动物也有使用工具的能力,但在理解、使用和创造工具上,人类依旧有着一骑绝尘的优势。

几乎顺理成章的,人类也希望用工具应付时间和效率。市场上有大把时间管理工具,番茄钟、待办事项 App、GTD工具(Getting Things Done,一种行为管理方法)、白噪音专注力工具……他们教你专注25分钟再休息一段时间,或者把任务分成轻重缓急一个个完成。这是一个热闹的市场。App Store 中有专门的效率 App 分类,里面有 199 款免费 App 和 200 款付费 App,其中最贵的是一款有任务管理功能的日历,售价198元。许多人以此为生,科技编辑们每隔几月便要测评最新推出的时间管理工具;效率类 KOL 在各大平台分享工具使用心得;还有顶着西装和自信笑容头像的卖课老师,在各大知识分享社群写下一大段时间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后,在文末留下联系方式,等待心急之人的垂询……

一年前,张青成为公司核心管理层,公司大到业务方向,小到员工考勤,以及不时出现的突发状况,全部事情都压到她的身上。事情已经多到自己记不住,她选择使用待办事项,将所有待做事项挪到上面,35条,排满一整页。

她觉得自己重新掌握了秩序感,做完一件事的时候看一眼列表,下一步要做什么便不再慌张,不再怕被突然插入的事情打断手上正在进行的项目,也不怕再忘记事情。“我觉得工具是在强制自己well-organized。”她说。

更热情一些的工具爱好者会迷恋起工具本身。尝过工具带来的不忘事的甜头后,郝海龙开始疯狂收集起市面上几乎每一款口碑不错的效率工具,“电脑里头买的软件可能比电脑都贵”。他形容自己如同女生迷恋收集包一般,醉心于这些最新工具的设计、理念、以及背后对效率提升的承诺。

有时手上的事卡壳了,他会什么都不干,把事务从正在使用的工具倒腾到另一个工具。相比休息娱乐,在工具中徜徉给他一种安心的感觉,“就像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时候我会觉得自己至少还在做正事的状态里,不是在浪费时间。”

哪怕内容多时,这种切换一换就是半小时。

人们需要工具,特别是忙碌的人。哈佛大学 Sendhil Mullainathan 和普林斯顿大学 Eldar Shafir 带领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发现:过于忙碌的人会因为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 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为了赶截止日期, 人们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紧急的任务拖累, 而没有“带宽” 去安排更长远的重要事情。同时,计算力、专注力、认知力、坚持计划和自我控制这些推进事情完成的重要能力,也会因为注意力的稀缺而下降。

这种情况下,更强硬的工具或许更受欢迎。学者Rajneesh Suri 和 Kent B. Monroe发现,时间压力增大时,个体在决策时更多地依赖自动快速的策略。这也符合柳毅的观察,他是一名独立开发者,名下有一款叫 OffScreen 的专注工具,在用户玩了太久太多次手机时——大约是拿起超过60次,使用时长超过6小时——这取自用户使用行为的平均数据,App就会频繁弹窗,像一个唠叨老妈一样,提醒你少玩些手机。

柳毅发现有用户嫌弃 App 太啰嗦,还有用户在尝试过后,直接把 App 删了,也有在删了又装,装了又删中反复挣扎的用户。他认为OffScreen 不是一个强硬的工具,这缘于 iOS 系统的权限开放度小。他表示在海外有一些相似的工具,可以直接关闭用户正在使用的 App,更激进一些的,甚至能断开网络连接。而这些强势的工具反而获得更多用户好评,“评论里都是在感谢这款工具让自己戒掉手机依赖,专注手上的事情。”柳毅说。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