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豆瓣“一星运动”:小粉红当警察,这回倒霉的是小津安二郎?

年轻一代的“小粉红”和“道德警察”正在利用上代人努力争取的网络言论自由,用看似民主的打分进行着某种无形的封杀行动。

豆瓣的应用程序。

豆瓣的应用程序。摄:陈焯煇/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黄爱琴

刊登于 2021-09-10

#小粉红

2005年,网友“阿北”创办了豆瓣网,他的初衷并不复杂,想要建立一个基于针对影音书(电影、音乐和书籍)的评论而具有社交功能的网站。可以说,在豆瓣最初的设定上,“阿北”参考了数个国外影音书评分网站,将其做了一个大综合:如今,评论书籍的goodreads,电影资料库性质的IMDB和乐评人网站Pitchfork都被认为是豆瓣模仿的对象。

但不管如何,阿北成功地将文艺青年所喜欢的影音书和当时流行的论坛形式纠结在了一起,很快就在小范围内聚集了一批用户,形成一个小众但热闹的平台。如今,这个平台已经成为有2亿注册用户的网站,尽管一直被互联网业内批评“不温不火”,但谁也不可否认它在中国前后三数代文艺青年心中的地位。

最初,豆瓣的小众是一种坚持,一些用户甚至舍不得让它变得大众起来,它像是现实之外的飞地,让遍布全国各地的青年人获得一种虚拟但真实的连结。

记忆里,我是在2007年注册并使用豆瓣的,彼时豆瓣用户不足100万。不夸张地说,在其后十四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会登陆,见证了这个网站从小众文艺到逐步“出圈”的变化,不少“豆友”也变成了现实中的朋友。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