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

从中国被收养之后,她们寻找「我是谁」的答案

原来自己的经历是独特和宝贵的,她们慢慢为自己搭建起“跨种族收养者、华裔美国人和亚裔美国人”的三重身份认知。

插画:Rosa Lee

特约撰稿人 马斯敏 发自华盛顿

刊登于 2021-07-06

#跨国领养#Black Lives Matter#亚裔美国人#种族歧视

2001年,阳春菊出生在广东省阳春市,她是一个弃婴。 这一年出生的孩子,福利院的人会为其取名为“阳春+花卉的名字”,她被叫做“菊”。一岁六个月的时候,她有了一个英文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白人家庭收养了她,养父是匈牙利移民后裔,为她取名Mary Ruth Tomko。平时,大家都叫她Mei。

她在宾夕法尼亚的小城约克长大。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美国乡下”,“学校里96%是白人,4%是非裔美国人,基本上没有亚裔。”从小到大,她都觉得孤单。从外貌上,她看起来格格不入,身边也没有人对亚洲文化感兴趣。养父母支持她去学习自己的种族文化,他们付钱让阳春菊上中文课,为她报名专门为从中国被收养的孩子打造的文化夏令营,后来还牵线搭桥让她去上海实习,增加了解中国的机会。但是,她都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去,父母从没一起参加过。“他们通常会说,‘哦,你可以去做这个。’他们自己却并没有很大的兴趣。”

在白人社区、并被冠以白人姓名长大的过程中,没有人告诉她作为亚裔美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她认识为数不多的亚裔同龄人,是夏令营里的朋友,还有被从中国广东领养的哥哥。“但他们对亚裔文化一点兴趣也没有,”她的哥哥更习惯和白人交朋友,“所以我和他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而夏令营,她觉得“又假又奇怪”,孩子们在那学习简单的中文对话,试着煮一些中餐,学习武术招式。给她上课的老师们不是华人,而是收养了中国孩子的白人。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