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

谁的双赢、谁成囚徒?遇到“中国胃口”的塞内加尔花生

一粒花生仁背后的产业、市场、政府和国际政治杠杆——以及当中赢了和输了的人。

塞内加尔农民正进行花生的采收工作。

塞内加尔农民正进行花生的采收工作。摄:Michel RENAUDEAU/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吴雨 发自塞内加尔

刊登于 2021-05-24

#一带一路

人在塞内加尔的中国花生收购商李维,提到去年同胞被抢一事,仍心有余悸。时隔一年,他在电话里,脱口便说出事发日期:2020年的第一个周末,1月5日。那日凌晨时分,塞内加尔考拉克区(Kaolac)的桑戈尔(Sanghel)小镇上,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抢劫案。二三十人带着长枪大刀,闯入中国商人的花生加工厂,重伤一名当地门房,卷走近2000万西非法郎(约人民币23.7万元,港币28.7万)。总统马基·萨勒(Macky Sall)也被惊动,第二天便谴责暴行,派警务保护中国商人。就在事发前几天,附近小镇马达库纳(Mbadakhoune),上演几乎同样一幕,那户中国商人损失较小,大概200万西非法郎。一周之内,中国商人两次遇险,曾引发不小的恐慌。

2014年末,中塞签订《塞内加尔花生输华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随后塞花生大规模出口中国。中方免收关税,塞内加尔花生价格便宜,吸引一批批像李维这样的中国商客跨洋“淘金”。目前在塞内加尔注册的中国公司或近百家。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的1月到11月,中国从塞内加尔进口花生约32.3万吨,同2015年相比,翻了近三倍。塞内加尔是非洲第三花生大国,花生种植涉及逾半数农村人口——近400万人的生计,堪称国民经济支柱。大量花生用于出口,其中九成运往中国。

两次抢劫案发生的时候,中国商人和当地油厂正因抢购花生,竞争进入白热化。中国人出价高,农民销路增多,国家花生出口外汇收入走高;但塞内加尔各大油厂原料告急,大批工人下岗,本就脆弱的花生油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面临空前挑战。每逢花生收购季,“中国收购商高价抢购花生”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甚至引发国际社会热议,中国商人被打上“逐利”、“投机”和“不正当竞争”的标签。

李维便是当地人口中的这样一名“中国收购商”。他来自中国山东,入行小二十年,在老家一农产品进出口民企负责海外采购,六、七年来,一直在中塞之间奔波。他随花生收购季节,一般10月底到,来年5月底回,塞内加尔一待便是大半年。可能应了那句富贵险中求的老话,抢劫虽给李维心头蒙上阴影,但丝毫没削弱他的士气和战斗力。去年赶上天时地利,他为公司创收2000万元,“堪称暴利”。2021年,塞花生产量高至180万吨,他早得到消息,签好大单,特同十名同事赴塞,准备大干一场。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