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中欧投资协定加速通过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对欧盟进行战略拉拢的驱动下,中国在消除市场壁垒方面作出了关键让步和承诺。

2020年12月30日比利时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的视像会议。

2020年12月30日比利时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的视像会议。摄:Dursun Aydemir/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21-01-04

#中欧投资协定#张梦圆#评论

12月30日,欧盟与中国原则上同意《全面投资协定》(The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后简称CAI),前后谈判历时七年。实际上,不同于欧盟与日本、韩国、越南等经济体已经签署的一步到位的自由贸易协定,这项投资协定涉及的领域更狭窄和局限,主要解决中国向欧洲企业进一步开放市场以及双方企业进行更公平竞争的问题。

投资协定的本质是为彼此领土上的私人投资提供法律保护措施,外国投资者遇到纠纷时可以诉诸国际仲裁机构而非当地法院。中国与欧盟成员国(除爱尔兰)之间现存26项双边投资协定,多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签署,过时的文本已无法解决当下中欧间愈发复杂尖锐的经贸冲突,拟定一份更全面平衡的新协议的呼声由来已久。

事实上,在投资协定谈判启动的2013年,也是中欧间经贸争端升级的时候,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惩罚性关税,并遭到中国对欧盟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报复性措施。欧债危机阴影下的欧盟,希望通过与美国和日本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打开经济局面,但与中国进行类似谈判既不现实也不成熟,CAI可看作是双方决定先从“小处”着手的尝试。

即便如此,两边仍低估了协议的错综复杂性,35轮谈判向社会公布的内容细节极为有限。外界认为欧盟对中国可持续性发展的过高期望,以及中国在市场准入环节不愿让步,导致谈判多年陷入僵局。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本身对投资协定兴趣寥寥,而愿把更多精力放在与周边地区谈判的、能促进本国商品流动的自由贸易协定上。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